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清远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清远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清知〔2022〕5号)

来源:本网访问量:-发布时间:2022-03-14

清远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清远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反馈。







                                            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清远市知识产权局)

                                                       2022年3月10日




附件:


清远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年2月


目 录


导言 - 1 -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 1 -

(一)发展基础 - 1 -

(二)发展形势 - 5 -

二、总体思路 - 6 -

(一)指导思想 - 6 -

(二)基本原则 - 6 -

(三)发展目标 - 7 -

三、主要任务 - 10 -

(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 10 -

(二)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 11 -

(三)加快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 13 -

(四)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 16 -

(五)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 - 18 -

(六)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 21 -

(七)统筹知识产权区域发展 - 22 -

(八)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与文化建设 - 23 -

(九)拓展知识产权领域交流合作 - 24 -

四、保障措施 - 25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25 -

(二)加强经费保障 - 25 -

(三)动员社会参与 - 26 -

(四)实施监测评估 - 26 -





导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清远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成为粤北地区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清远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知识产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专利申请24531件(至2020年11月)、专利授权14461件、发明专利申请5556件(至2020年11月)、发明专利授权88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79件,年均同比增长分别为41.67%、38.60%、60.55%、23.22%和141.05%,累计商标有效注册量27044件,中国驰名商标12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117个作品获得著作权《作品登记证书》,多项指标位居粤东西北前列。至2020年底,我市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9件,较“十二五”时期末增长3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3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9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累计149家。五年来,清远企业获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广东专利优秀奖2项,两个专利项目入选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百强。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持续提高。引入华发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清远)平台,设立“清远知识产权对接转化中心”对接高等院校优秀专利技术成果,实现企业自主专利转让许可费用逾5400万元。累计扶持专利技术实施项目39项金额660万元,扶持项目产品新增销售金额23亿元。设立1000万元规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为企业贴息26.7万元,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8亿元,质押专利101件。促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证明商标运用,英德红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首批“100+100”互认互保产品清单,协助举办“清远鸡”文化节、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英德红茶文化节、“电商节”等品牌推广活动,推动佛冈竹山粉葛、连山大米、阳山西洋菜、连州碳酸钙等15个产品申请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开展“雷霆”“护航”“剑网”“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五年来,共立案处理专利侵权假冒案件67宗,商标侵权假冒案件402宗,查处各类版权侵权案件29宗,专利侵权纠纷结案率100%,重大专利侵权案件保持“零发生”。对参加市内外重点展会企业开展展前侵权风险排查、展中巡查监管、展后侵权线索跟踪处理。严格规制非正常专利申请,排查处置非正常专利申请615条。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立市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推动建立高新技术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增设市、县两级行政调解工作站,在清远高新区、广清产业园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加强“两法”衔接,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关于共建清远市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机制备忘录》。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快建设清远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高新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等创新主体服务平台,连南县成立“连南县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立覆盖8个县(市、区)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推动成立清远市知识产权协会、清远市版权协会,组建知识产权专家队伍,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在库专家110人,共引进专利代理机构4家(分支),信息服务机构1家,专利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知识产权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深入落实《清远市贯彻落实〈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年)〉实施方案》《清远市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清远市激励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清远市推进专利工作实施办法》《清远市科技成果获奖者资助方案》《清远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文件。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发动媒体宣传、深入企业指导、设立教育试点等方式,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进园区、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我市获认定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累计达到30家,共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2个。五年来,共举办知识产权相关宣传培训活动逾100场,覆盖人数逾20万人次。

    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知识产权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投身知识产权领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成效显著。落实《清远市推进专利工作实施办法》,引导扶持企业开展疫情防控科技创新工作。搭建市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57亿元,有效缓解企业因受疫情和延期复工造成的经营困难。对医护人员及疫情防控作品实施免费著作权登记。严厉打击疫情防控相关商标恶意注册申请行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十三五”时期我市知识产权事业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支撑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普遍不高;四是知识产权高端服务能力不足;五是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仍待优化。

    (二)发展形势

    1.全球科技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诉求与日俱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既是大国之间开展博弈的核心资源,也是影响未来国际竞争乃至总体国家安全的关键变量,必须以全球眼光谋划推动清远市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2.我国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我国已步入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保障引领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清远推动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3.地理标志品牌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对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签署生效,迫切需要提升清远市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的声誉和影响力,助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发展。

    4.“入珠融湾”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新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加速一体化,提出建立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发挥清远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知识产权交流合作,为我市推进“入珠融湾”“广清一体化”战略夯实基础。

    5.知识产权成为清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市面临稳增长与淘汰落后产能、环保督察、节能降耗等两难、多难抉择,迫切需要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效率服务,为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强劲支撑。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建设,为清远建设“融湾崛起排头兵,城乡融合示范市,生态发展新标杆,‘双区’魅力后花园”提供有力支撑,为广东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实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知识产权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注重改革创新。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知识产权工作新理念和新模式。

    ——筑牢保护屏障。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工作,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聚焦产业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聚焦支柱产业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等战略需求,推动清远市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体现清远特色。重点围绕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等工作任务,结合清远实际,先行先试,创造清远经验。

    (三)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全市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明显,对清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新发展格局区域节点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清远发展条件,到2025年,基本实现知识产权创造活跃、运用高效、保护严格、管理科学、服务优良、人才集聚,知识产权工作持续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更优。到2025年,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量显著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PCT专利申请量、国家级和省级版权兴业示范园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地理标志商标量等指标继续保持粤东西北领先地位。

    ——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信息开发运用水平明显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益明显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与项目数、知识产权和技术合同交易额、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量等实现新突破,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

    ——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升,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司法案件执行率和结案率实现较快提升,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

    ——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到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站、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及网点建设持续推进,培育和引进一批专利代理师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

表1 “十四五”时期清远市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主要指标

单位

基础值

规划值

属性

2020年

2025年

1

高质量创造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0.89

2

预期性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236

350

预期性

3

著作权登记量年均增长率

%

31

≧30%

预期性

4

广东省最具价值版权产品

-

2

预期性

5

高效益运用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项目数

亿元、项

1.57、11

15、

(50)

预期性

6

知识产权和技术合同交易额

万元

6645

(10000)

预期性

7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值规模

亿元

83

103.53

预期性

8

省级以上版权兴业示范单位

-

2

预期性

9

高标准保护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调解办案量

件/年

4

(35)

预期性

10

专利、商标行政案件结案数量

115

(605)

预期性

11

版权案件查办量

12

(25)

预期性

12

法院一审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服判息诉率

%

-

≧80

预期性

13

高水平服务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站访问量

人次/年

-

≧5000

预期性

14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数量

-

≧3

预期性

15

知识产权社会满意度

%

-

≧83

预期性

    注: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口本市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二是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三是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四是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五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

    2.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值规模数据参考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管年度报告。

    3.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站包括:一是指全市各级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官方网站;二是全市被认定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机构所运维的网站。

    4.(   )内为规划期间新增数。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措施,研究制定我市有关政策措施。印发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政策体系。总结凝练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有益经验做法,将其上升为常规性政策措施。围绕中国(清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创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举措。研究出台地理标志、瑶族传统文化、非遗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老字号等清远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支持重点品牌获得驰名商标保护。

    创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激励政策。研究制定清远市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办法和优秀专利成果的奖励办法。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院所参与国家有关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赋权改革试点,探索按发明人(团队)贡献程度及发明所获经济效益以约定方式给予合理报酬。全面取消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环节的资助措施,逐步取消对各类专利授权的资助,加大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转化运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和公共服务扶持奖励力度,形成有利于高价值专利产出的鲜明政策导向。

    完善知识产权发展评价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建立经营业绩、知识产权和创新并重的国有企业考评模式。推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科技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职级晋升,以及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认定的重要条件。把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绩效等知识产权指标作为政府资助项目评审、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监测,以应用为导向优化各项知识产权考评机制,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作为知识产权奖励的重要指标。

    (二)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开展案件繁简分流试点工作,探索符合知识产权案件规律的裁判方式。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公证存证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共享,提高审判质效。严格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加大对重复侵权、故意侵权等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赔偿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重点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其他严重侵权行为从重处罚。重点整治小商品、家用电器、家具、汽配、图书及音像制品等专业市场,加强大型商业场所、电子商务、展会等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和监督力度。扎实推进软件正版化,对全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情况检查全覆盖。严格规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行为。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建设分工协作、快速反应、执法高效、处置得当的行政执法队伍,形成高效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资源调配与协调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充分发挥清远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在保护制度建设、执法培训、执法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方面形成合力。推进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措施的落地实施。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工作规范、人才队伍建设和支撑保障。推动形成行政执法、调解、公证、仲裁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实知识产权专家人才队伍,推广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侵权判定咨询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技术支撑。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服务机构的行业自律。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志愿者队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保护治理。

专栏1 全市维权援助“一张网”工程

支持清远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健全工作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维权援助需求较强的主要产业集聚区、工业县(市、区)增设服务分中心或工作站点,加快形成全市维权援助“一张网”。

“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主要产业园区维权援助站全覆盖。

    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加强对通过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转运的侵权货物的重点监控。持续加强对输往北美、欧洲、南美、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侵权货物的监管。加强对涉嫌侵犯重点保护企业及产品知识产权的风险分析与查控,严厉打击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违法活动。完善海关与其他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合作机制。

    (三)加快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激发企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活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载体建设,推动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企业高质量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支持初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分级分类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和建设工作。培育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壮大知识产权强企群。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试点,面向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提供申请质量评估、信息咨询、专利布局、预警监测等托管服务。鼓励企业建立专利申请前质量分析评估制度和专利申请风险排查等质量把控机制。加快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强化高校、科研机构高质量创造动能。鼓励符合条件的在清高校院所贯彻《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加快建立包含专利文献在内的查新检索、预警分析以及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切实提升高校、科研机构专利申请质量。鼓励在清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开展协同创新、集成攻关。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瞄准“卡脖子”问题,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一批产学研知深度合作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在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汽配等主要产业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指导各类创新主体根据不同研发阶段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研发项目专利情报分析预警和专利布局,强化研发全过程的专利跟踪分析,保障高价值专利培育活动有效开展。

专栏2 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

积极培育中国专利奖、广东专利奖项目。每年筛选一批优质专利技术项目,推荐申报广东专利奖或中国专利奖,对获得中国专利奖、广东专利奖的项目及牵头单位分档次给予财政奖励。

实施一批高价值培育布局项目。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

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

    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深入实施国家商标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培育高价值重点商标、知名商标、海外注册商标,发展一批代表优势产业、反映清远特色的知名商标品牌。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扶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一批企业品牌、精炼一批产品品牌,持续推进“1+N+X”农业品牌体系(1个“清远农家”市域区域公用品牌,N个“清新优品”“阳山深耕”等县域区域公用品牌,X个“英德红茶”“清远鸡”“连州菜心”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重点开展“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山有机米”“连南大叶茶”“清新桂花鱼”品牌提升工程。对获得认定的驰名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给予奖励。

专栏3 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工程

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鼓励注册商标和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实施区域品牌示范区建设项目,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

    促进高影响力版权创造。加快培育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3D和巨幕电影等新兴文化产业的版权精品。推进作品登记制度改革,提升著作权登记数量和质量。深化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创建,扶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参选国家级和省级版权兴业示范园区(集群)、版权兴业示范单位、最有价值版权作品。

专栏4  版权创新发展工程

面向县(市、区)及园区持续推进版权示范工作。完善版权登记体制机制。推进版权交易、保护、服务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精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版权资源。推进版权保护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各类作品价值评估、登记认证、质押融资等服务。探索在版权确权、用权、维权中引入区块链技术。

    (四)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出台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扶持优秀专利技术转化实施。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产业专利技术对接转化工程,建设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发布平台或渠道,组织开展专利技术转化对接活动,推动产业园区、重点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加强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权化、市场化、产业化。

专栏5  专利技术对接转化工程

扶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择优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本地优秀专利技术转化实施,使之形成产品乃至产业。

实施专利技术对接转化工程。围绕本地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国企专利资源,畅通技术要素流转渠道,促成一批高校院所和国企专利技术在清远成功落地转化。鼓励我市优秀专利技术对外许可转让。

    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标准。引导创新主体开展专利与标准协同管理,推动标准研制与专利布局有效衔接。支持创新主体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制定和修订,推动优秀自主专利技术纳入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形成标准必要专利。支持选取重点产业布局标准必要专利,加快推动自主专利技术通过标准化途径产业化、市场化。探索在新材料领域建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筑产业技术专利池,加强标准制定和专利池构建的有效衔接,促进技术、专利与标准协同发展。

    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支持清远高新区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以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运营为重点,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生态系统。支持企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市场化运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知识产权研发、运用和产业化,鼓励创新主体将知识产权以作价入股方式创办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投资等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在清高校院所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支持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专栏6  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工程

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引进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力量,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促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营。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动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项目对接活动。支持在清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机构等各方共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形成便捷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流程与服务体系。支持运营机构开办知识产权投融资业务,引导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代理、法律等服务机构进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市场。推进知识产权保险市场化进程,形成政府、保险公司、服务机构、企业等多方协同的保险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风险补偿资金引导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专栏7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工程

推动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融资纳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及扶持政策,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多样化运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支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以企业需求导向,研究设计一批知识产权保险险种。

“十四五”期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累计达15亿元。

    (五)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全市重点产业体系布局知识产权创新链条,出台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支持举措,组织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工程,积极推广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规范专利导航工作实施和成果应用,建立面向企业免费开放使用的区域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提升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支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重点企业开展专利微导航,运用专利导航明晰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和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益和运营效益。

专栏8  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

以高端汽配、新材料、新型陶瓷、生物制药等产业为重点,开展专利导航,确立产业专利布局,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深度合作,引导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

到2025年,知识产权有效融入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完成重点产业专利导航5个。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围绕陶瓷、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重大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化和关键零部件的专利布局。加强产业核心技术专利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关键技术环节形成专利储备、强化专利保护,引导传统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实施一批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制造工艺专利技术。

    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发展。支持“三品一标”基地建设与认证、地理标志申报与保护,制定清远农业品牌监管保护政策措施。加大英德红茶、北江特色鱼、水晶梨、连州菜心、清远鸡、连山大米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控制和特色品质保持,培育一批有重大价值的经济作物优良品种。加快注册一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强原产地域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大力实施商标富农、地标兴农工程,推进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紧密结合的农产品经营模式,试点建设一批市级区域品牌示范区。建立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保护和发展机制。力争推动更多特色鲜明、产品质量优异、市场前景广阔的地理标志产品纳入跨国跨区域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范围,助力我市优质地理标志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专栏9  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工程

加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及原产地证明商标、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品牌建设。依托清远鸡、英德红茶、清远乌鬃鹅、连州水晶梨等2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立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制度,鼓励企业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企业商标,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体系。加快蔬菜新优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步伐,巩固和发展“连州菜心”“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西牛麻竹笋”“竹山粉葛”“星子红葱”等具有清远特色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用好外展平台,加快清远农业品牌农产品走出去步伐。

    促进全域旅游品牌高质量发展。擦亮“山水名城·岭南绿都”旅游品牌,打造“亲情温泉、激情漂流、热情民族、闲情山水、奇情溶洞、浓情美食”旅游精品,推动我市旅游品牌化发展。深入发掘历史遗迹、历史文物、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古驿道等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具有清远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名镇名街名村,加强知名景区景点名称、旅游商品商标开发和利用,推动其扩展注册为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商标。发掘民族生活方式、技艺、风俗习惯等文化资源,举办壮家戏水节、瑶族盘王节等活动,打造传统节庆活动品牌。

    (六)构建便民利民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大知识产权领域简政放权力度,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窗通办”和“网上办”,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利用“粤商通•清远”等平台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设立商标业务清远受理窗口,委托开展受理商标注册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商标转让申请、商标权质押登记申请等业务。加快推进清远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整合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咨询、维权援助、供需对接、交易运营等服务内容,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专栏10 “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构建集信息展示、项目申报、维权援助、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低成本或免费提供基础性、前置性知识产权信息、代理、交易、法律、金融等咨询指导服务。  

“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知识产权办事服务“零”跑动、一网通办。

    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开发运用。推动多类型、多层次知识产权信息开发运用,加强对全市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数据加工处理,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免费向社会提供。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分析及动向监测,把握产业发展态势,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强公共资源商标监测预警和地理标志产品信息的采集推送。培育引进高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发展知识产权信息商用化服务。

    发展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业。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运营服务向专业化和高水平发展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综合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项目,促进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有机衔接和互动发展。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业态。研究知识产权分类服务措施,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直通车”“定制式”“托管”等特色服务。

    (七)统筹知识产权区域发展

    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积极推动清远高新区、英德高新区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发挥知识产权服务对高新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创新创业。加快培育转化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加快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快集聚知识产权优质服务资源。鼓励各县(市、区)依托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知识产权“特色工程”。

    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县(市、区)。推进县域知识产权工作,建设一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运用和保护水平较高、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知识产权强县(市、区),支持清城区、英德市、连州市培育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市、区)。支持知识产权优势县(市、区)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运用效益、保护效果、服务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的产品和企业,使知识产权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八)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与文化建设

    统筹推进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选拔一批发展潜力大、业务水平高、工作业绩强、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人员,列入清远市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和培育对象,培育更多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队伍的知识产权培训教育。打造全市知识产权智库,发挥知识产权专家在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维权咨询、法律援助、项目评审以及政策制定等领域的智囊作用。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教育进校园,培育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科普讲座、创新实践等系列活动,持续提升青少年知识产权意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专项活动,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用好融媒体,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宣传,大力宣传锐意创新和诚信经营的典型企业,引导企业自觉履行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推动知识产权文化与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深度融合。

专栏11  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

加快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储备。凡符合清远市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条件的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经评审认定后可享受我市高精尖缺人才补助。鼓励本地户籍人员和在我市就业、创业及求学的外地人员参加专利代理资格考试,通过专利代理资格考试的,报名费用全额资助。

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社会机构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对获批建设市级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的,培训期间的场地租赁、教材编印、师资聘请给予财政补助。鼓励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对获认定国家级或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给予奖励。

    (九)拓展知识产权领域交流合作

    推进知识产权“入珠融湾”“广清一体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清一体化、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战略规划,鼓励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及创新企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大湾区交流与合作,引导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广交会、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等重大展会赛事。

    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重点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注册境外知识产权、收储海外专利、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引导企业在主要贸易目的地和对外投资目的地加强与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合作。增强企业应对知识产权诉讼、防御知识产权风险、处理涉外知识产权事务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各级政府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将规划的目标任务细分到部门和年度。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组织推进本规划实施。各县(市、区)要根据规划中的重点工作内容,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本规划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举措、压实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预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相关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发挥作用。

    (二)加强经费保障

    加强规划实施财政经费预算保障,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重点任务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加强政府知识产权发展资金统筹使用,强化市县之间、部门之间财政资金的协调联动,提高财政投入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投入。

    (三)动员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对本规划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增强社会各界对规划的认识和了解,充分调动政、产、学、研各方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采取专题沙龙、座谈交流、媒体专栏、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拓宽规划宣传渠道。

    (四)实施监测评估

    创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方式,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参与绩效评估。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和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重要情况按程序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本规划可根据国家、省知识产权工作最新部署及清远市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对有关目标和内容作合理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