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访谈直播回顾

革命先烈后人赖大钊、赖应红上线“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微访谈

时间:2019-09-05 01:42:55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字体: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在74年前,在民族危亡的最关键时刻,在全民抗战、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清远人民不畏艰难、同仇敌忾、奋勇拼搏,为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清新区太和镇五星村是革命老区,是大革命时期清远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武装在清远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走出了赖松柏、赖德林、邓如淼、赖树林等革命先烈。在距离五星村40多公里的清城区龙塘镇银二村小组,清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就在这里,馆里留存多处日本侵略我国的铁证,也留存着清远人民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爱国热忱的记忆。

  2019年9月3日下午,赖树林烈士后人赖大钊,赖寅倣烈士后人、赖寅倣烈士纪念馆馆长赖应红,做客“中国道路·中国梦”微访谈“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专场暨“铭记历史永续精神”微访谈,和大家一起缅怀历史,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

  访谈活动由市文明办、市委网信办主办,清远发布编辑部、清远日报社承办。

  “抗战精神就是‘团结’,不管多大牺牲都要继往开来,一代一代地跟着来”

  “我是烈士赖树林的儿子赖大钊,赖树林是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的,在清远地区的游击队里参与活动。1945年年底时,与游击队奉命北上,被国民党袭击,整个分队全部牺牲。牺牲的时候,我只有2岁。”出生于1942年,今年78岁的赖大钊回忆起从小到大母亲、亲友和他讲述的父亲的革命事迹,逻辑仍然很清晰。

  赖大钊的家位于清新区太和镇五星村,是革命老区,整个家族有20多人参加革命,牺牲了8个人。“我们家族虽然牺牲了那么多人,都还是比较坚强的。以前参加革命,后来参军,每代人都有参军,我的孙子也当过兵。”从小就耳濡目染了革命先烈的事迹,赖大钊认为,抗战精神就是“团结”,“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都能够团结起来,不管多大牺牲都要继往开来,一代一代地跟着来。”

  由于家庭困难,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政府都为赖大钊免除学费,大学时还提供生活补助。“我能够读完书,都是靠政府的支持。”从单位退休后,赖大钊对党和国家仍怀有感恩之情。他也用“团结”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的后人,希望他们成才报效国家。

  赖寅倣烈士纪念馆留存日本侵略我国的铁证

  在清城区龙塘镇有一座赖寅倣烈士纪念馆,作为清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人士来到这里缅怀先烈、弘扬爱国情怀。当天,赖寅倣烈士的孙子、赖寅倣烈士纪念馆馆长赖应红也来到现场,和大家分享爷爷的革命事迹。

  赖寅倣,1911年11月出生,初中未毕业就被清远县中学保送到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学习。期间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活跃在广州、清远等地,向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反蒋抗日”政治主张,唤起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最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被杀害于广州。

  赖寅倣烈士纪念馆是一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民国早期青砖瓦房建筑,房屋为三房三廊一厅一天井格局,占地面积共410平方米,建筑面积215平方米。赖寅倣故居于2011年被清城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清城区不可移动文物”。2015年在清城区和龙塘镇以及赖挺骧(赖寅倣之子)家人共同努力下,各级共投入20多万元,对赖寅倣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升级改造。

  目前,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内设有纪念小广场、赖寅倣故居、纪念花园三大部分,其中赖寅倣故居内设置有赖寅倣生平事迹展览室、广州文总六烈士事迹展览室、中国抗战图片展览室、清城抗战图片展览室和宣传教育室,制作展览8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展览遗物200多件。

  “现如今,纪念馆内还留存多处日本侵略我国的铁证。”赖应红介绍,其中一处为故居南边墙上,墙体清晰可见1937年、1938年日军入侵清远县时,轰炸银盏坳铁路大桥时的炮弹片射入故居墙体留下的十多个弹孔;另一处为日军侵占该房屋时,在屋内四面墙体开挖的十多个逃生洞口。

  希望新一代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

  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已有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员工、学校师生等群体到访参观。作为馆长,赖应红表示该馆将肩负宣扬革命烈士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内还设有讲解员,赖应红要求他们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最优秀的成绩报效祖国,把爱国热情转化到行动上。”

  岁月的长河几乎能湮没一切,但有一种精神会永远闪耀,尤其是革命战士为信仰而战的精神,永远激荡在人民心中。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赖大钊希望新一代青少年要牢记历史,把中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赖应红寄语新一代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进行到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