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清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省驻清和市内各大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市食安办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发言人曾庆中代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食安办,主要通报了2016年以来全市食品药品抽验情况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强中秋应节食品监管的工作部署。
曾庆中通报,2016年以来,针对群众日常食用较多的水产类、面制品、熟食肉类、食用油等重点品种食品开展抽验,共抽检样品1593批次,已检不合格13批次,主要存在水产类、熟食肉类非法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在日常监督抽验中,对我市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类餐饮店等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抽样,截止目前共抽验687批次,其中,食品生产环节共抽检434批次(其中乳制品63批次),已检不合格75批,其中标签不合格64批次,净含量不合格1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10批次;流通环节共抽检126批次,暂未检出不合格产品,餐饮环节共抽检127批次,已检不合格2批次,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散装类的茶叶检出含稀土。完成国家总局、省局的监督抽检任务74批次,暂未检出不合格产品。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药品评价性抽验116批次,未检出不合格产品;完成药品监督性抽验597批次,已检不合格45批次,已检靶向命中率10.77%;完成保健食品监督抽验23批次,完成省医疗专项监督抽验33批次;完成化妆品监督抽验37批次。
监督抽验及风险监测已成为我市食品药品稽查打假的一把利剑,对抽验不合格的产品监管部门一律认真核查,经核实属违法行为的一律依法从严查处。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食品药品违法案件中,案源为“抽检监测”或“监督抽验”的案件共178宗,占全部违法案件的49.3%。
曾庆中介绍,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月饼等节令性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特点,加大月饼等中秋节令性食品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工作力度,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监督抽验。全市现有月饼生产获证企业33家,目前已经开始生产的有5家。本次专项检查重点是月饼生产企业所用原料、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生产车间卫生以及产品出厂检验等情况,尤其加强了对添加剂使用情况的检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安排专项资金对所有月饼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抽检,共33批,经营环节安排抽验48批(含市场和餐饮),预计在农历8月13日前可以全部检验完毕,有关抽检信息将及时公布。
曾庆中还发布了《月饼消费警示》,强调月饼类保健食品属虚假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
发布会上,各媒体记者分别就食品药品抽检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新旧版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区别等问题作了提问,曾庆中一一作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