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专栏 > 民生实事

清城横荷6年投入近2亿元建设民生基础设施

时间:2015-04-30 02:25:50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字体:

A02_A02_0017


  以人为本,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是横荷街道办事处近年来的工作重心。2009年至今,横荷街办投入约2亿元,建设民生基础设施。其中,自来水建设共投入资金1.1亿元,让161条村小组接通自来水,解决了4万多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让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2014年,横荷街道办事处在继续大力推进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壮大财政收入,让民生实事的落实有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建设 投入1.1亿建自来水惠及161条村4万多人

  2015年4月,清城区横荷街岭背村这个拥有近200名村民的村庄终于有了方便卫生的水,告别了祖祖辈辈找水、挑水、抢水喝的日子。村民们像过节一样,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由于该村一直引用井水,全村常在干旱期饱受缺水之苦,加上近年来,井水受到污染,村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能“敞开喝水”的路子。

  了解到岭背村村民饮水难的情况后,横荷街办相关领导带队,迅速开始对辖区存在饮水难情况的村子进行实地调查。横荷街办正式启动了岭背村的饮水工程项目,加上村民们起早贪黑、众志成城,经过1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竣工通水。

  如今,村民喝上放心水已由梦想变成现实。看着清澈干净的自来水,村民说,以前祖祖辈辈挑水吃,村里小伙子找对象,别人一听说东边这个村,都不敢来了,担心这里没水喝,现在好了,哪怕天气再干旱一个月,都不怕没水喝。

  2009年以来,横荷街共投入资金1.1亿元建设自来水工程,惠及全街161条村小组,解决了10645户共42566人的自来水饮用问题。

  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医疗服务配套也不能拖后腿。对此,横荷街投入4000万元建设的横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主体2014年8月已投入使用,惠及横荷街6万多居民,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  

A02_A02_0018


  改变 新农村公路成为农民的致富之路90公里道路装上路灯照明

  路通,才能财通。这是横荷街办为改善辖区居民生活的另一举措。

  自深入推进农村道路硬底化、道路亮化以来,辖区的村小组面貌发生了巨变。一条条硬底化道路不但解决了农民群众的“行路难”问题,而且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青山一村至青山二村道路、大有下寮村道、C297线青山小学至石联段等7条共计5公里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完成后,村民出行的交通结构也发生了转变,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出行工具由小轿车替代了摩托车,农产品运输由拖拉机变成了大货车。坦途大道所到之处,乡村群众生活包括住宅、农业生产和其他娱乐生活有了极大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加上此前已修建的道路,横荷街办共完成了38公里的道路建设,让道路环境大有改观,而这也让新农村公路已成为民心路,农民的致富之路。

  横荷街办还投入了3000多万元,完成90公里乡村路灯安装,实现各行政村主干道通路灯的目标。道路建好后,他们为这些道路安装上路灯,方便群众出行。

  亮灯工程于2014年8月已全部亮灯,横荷街办还创新性将路灯维护工作外包给社会企业运营,从根本上解决路灯“装而不亮”问题。

  成果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23条村小组全部成立村民理事会

  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村小组。为进一步完善横荷街村级组织建设,横荷街全面推进党组织设置、农村公共服务和村民自治“三个重心下移”工作,切实提高农村组织化水平。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努力,横荷街10个村居共223条村小组全部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采取由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加若干村中威信高的乡贤代表组成的“2+X”模式,完善了村民理事会的人员组成。各村小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各自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立足于村规民约,把村民组织起来,实现了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办、自己管的自治局面。

  目前横荷街10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党政公共服务站平台建设。其中,玉塘片区党政公共服务站更是成为了横荷街的示范点。该服务站站长均由片区党总支书记兼任,负责服务站全面工作,并配备3至7名工作人员。党政公共服务站做到了场所规范、职能规范、制度规范,实行“五公开”制度和服务“四制”。“五公开”制度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理依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岗位职责公开。服务“四制”即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投诉举报制,逐步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群众提供便利、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农村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更让横荷街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情高涨。横荷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居)两委班子和村民小组的主导作用,村民小组长亲自带头参与,村民主动融入,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村(居)委会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多年的建设,横荷街投入600多万元帮助9个村小组完成“美丽成果”惠及群众3000人。

  在清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横荷街“三个重心下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一步,横荷街将按照要求,着力打造车头新屋村、玉塘曲塘村、大有上大角村、横荷格岭村、青山上海村等一批村民自治示范点的建设,继续深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切实提高辖区农村基层组织化水平。  

  保障 2014年全年工业总产值32.14亿元同比增长26.91%

  横荷街办在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同时,也大力发展经济,确保每项工作得到落实。

  2014年横荷街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扩容提质、推动转型升级,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横荷街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贯穿转型升级主线,紧紧围绕加快扩容提质的核心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桥头堡”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推动全街经济呈现从容发展、转型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统计,2014年横荷街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14亿元,同比增长26.91%,完成年度目标94.54%;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24.73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预期目标98.9%。财政收入方面,横荷街收入15472万元,同比增长15.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6.3%。国税、地税收入全年合计3649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1929万元,地税收入14562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