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民族民俗

【民俗】英德“黄花醮仪”

时间:2013-09-25 08:49:33 来源:市文广新局 访问量: -
【字体:


 
    黄花醮仪是流行于英德市黄花镇的一个大型民间庙会。黄花醮仪多为太平清醮,没有宗族纠纷、械斗的现象。醮仪内容丰富,涵盖佛、道、儒三教,文化底蕴深厚。
    醮仪举行期间,镇内各村男女老少都可到醮场内完成各种仪式活动。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一种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基本保留了中国传统醮仪文化的原始原貌。醮仪主要有:封醮、开坛、答祖、诵经、奏表、起幡等二十多个仪式,内容丰富完整,为国内所不多见。黄花醮仪主要有天醮、大醮、禾醮、灯醮等几种,天醮10年一次,大醮5年一次,禾醮3~5年一次,灯醮2~3年一次。
    黄花镇的醮仪是地方独特宗教信仰的体现,保留了中国传统醮仪风格特点,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内容具有相对的完整性,通过该醮仪,可以观照中国醮仪的大概面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1月24日上午,民俗活动走村串户。

2014年11月24日上午,民俗活动走村串户。
  2014年11月25日下午4点多,英德市黄花镇三山村林祖婆庙前坪,人山人海,“先生”和“道士”在一处“刀梯”前拔活鸡和活鸭的毛,后放进两大缸米中,点香、烧纸钱、跪拜。

11月25日,一位男扮女装民间法师艺人在民俗活动中表演祭神舞蹈。在传承青黄不接的现状下,少数年轻人继承了此项民俗文化。

11月25日,一位男扮女装民间法师艺人在民俗活动中表演祭神舞蹈。在传承青黄不接的现状下,少数年轻人继承了此项民俗文化。
  这里正在做一场醮仪,五年一次的英德黄花大醮,是清远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民俗文化。

  整个醮仪的程序多且紧凑,几乎不怎么休息。按照规定,到醮场的人必须吃斋饭。当天斋饭的菜肴是炒萝卜、豆腐等。

活动中穿西装、打领带的财神像。


  传统的醮仪还有点现代“幽默”。在一个搭建的小棚子内供奉着一尊财神,只是这尊财神戴着纸扎领带,穿着真西装,还挎着皮包。不时有村民过来上香,将红包塞进财神的挎包内,祈求年年丰收富裕。

  当天下午4点多,醮场举行“上刀山”和“罗汉粥”的仪式。

11月25日上午,许多村民挑着食品来参加祭祀活动,兴奋不已。

11月25日上午,许多村民挑着食品来参加祭祀活动,兴奋不已。
  醮场数百人,很多人带着装满衣物的塑料袋,甚至还有小学生的书包,等着“过刀山”喝罗汉粥,为求平安。

竖起刀杆之前,用活鸡鸭来祭祀祈求平安。

竖起刀杆之前,用活鸡鸭来祭祀祈求平安。

民俗活动的重头戏:上刀山,许多村民带着衣物床被排队上刀山。据传,人使用上过刀山的衣、被后身体健康,出行平安。

民俗活动的重头戏:上刀山,许多村民带着衣物床被排队上刀山。据传,人使用上过刀山的衣、被后身体健康,出行平安。
  其实“刀山”是用9把刀将两根竹竿固定的“刀梯”。两名打醮人拔掉事先准备好的活鸡和活鸭身上的毛,放进两缸大米当中。不过拔毛时发生一个小插曲,鸡和鸭子逃跑了,引得人们哄堂大笑。

  仪式结束,“先生”上“刀山”,在上面,用一根绳子将在场的人拿的衣服过了“刀山”再放下,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

11月25日,村民们等待喝“罗汉粥”。

11月25日,村民们等待喝“罗汉粥”。
  罗汉粥的仪式大致相似,该仪式结束后,数百村民排队喝粥,图平安吉祥。

  英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林超富介绍,活动举办时,附近村庄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外出工作,都积极回来参加,加上舞狮等其他民俗活动的举办,比过年还热闹,是方圆数十里重大的民俗活动。

  民间打醮有严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大总理”1人,“总理”16人,“缘首”大概70人。“总理”是“话事人”之一,打醮前,十多位“总理”首先要集中起来商量有关事宜,商量好后,通知“缘首”,因为“缘首”都分布在各个村民小组,依靠他们逐个通知村民打醮的时间、地点等。还要筹措打醮所需的资金。

  通知下达后,上千人着手准备搭建打醮需要的木棚,即“醮厂”;还要写好各处需要张贴的对联等等。打醮开始后,邀请民间打醮人开始了打醮的各种仪式,包括上刀山、过火海等项目。直到12月26日上午,活动持续了三天四夜后,才告结束。

  融合佛、道、儒三教的醮仪文化

  醮仪本是道士祭神的礼仪,黄花镇庙宇众多,这里的醮仪属大型民间庙会。

  黄花醮仪为太平清醮,醮仪融合佛、道、儒三教,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有天醮、大醮、禾醮、灯醮等几种,天醮10年一次,大醮5年一次,禾醮3至5年一次,灯醮2至3年一次。

  醮仪主要有:封醮、开坛、答祖、诵经、奏表、起幡等二十多个仪式,内容丰富完整,为国内少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