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汉文帝(公元前179~公元前163年)置桂阳县(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连州、连南、连山,县治在今连州镇)。此为连州境内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年(590年),在桂阳县置连州,此为连州设置之始。此后,连州曾短暂改名为熙平郡、连山郡,其余时间均称连州。到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连州升连州路总管府,治所移至连山。十九年(1282年),桂阳县升为散州,称桂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桂阳州入连山县。十三年(1380年),于桂阳旧治复置连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置县,连州改置连县。1958年,连县、连南、连山、阳山4县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撤连州各族自治县,分置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1994年6月,撤销连县建立连州市(县级),省政府委托清远市代管。2011年,连州市下辖10个镇、2个民族乡。
“连州”得名缘于山。置州时境内有黄连岭(今连山境内),盛产黄连。(《舆地纪胜》载:“隋平陈,郡废置连州,因黄连岭以为名”。《湟川志》载:“连以山制名,地介楚粤之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