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之际,清远招商引资工作传来捷报:2024年,全市新引进合同投资金额2000万元及以上项目425个,投资额共计约695.7亿元。
这组数据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清远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既面临着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晋位之争,又面临着产业转型、创新起势的突围之战。只有通过一个个实打实的高质量招商项目,才能加速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筑牢城市经济发展基础。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清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之需、制胜之道,2024年该市聚焦主导产业,坚持招大引强,围绕产业链、商协会、展会活动等持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项目,做大产业发展“生态圈”。
从春天到冬天,一场场推介活动、一笔笔项目签约、一个个工程开工……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绘就追赶超越的生动画卷,掀开了清远大地建设、发展一页又一页的新篇章。
精准招引 “培”的效应愈加凸显 当前,清远充分发挥区位、生态、资源等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和旅游度假目的地。 锚定这一发展定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清远希望不断牵手新的“发展合伙人”,为实现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清远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去年,清远立足产业基础,进一步明晰了重点招商方向,包括“百千计划”十大细分领域工业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文旅等,提升招商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这份招商“导引图”,也是全市的“作战图”。清远市委、市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勠力同心,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狠下功夫。 去年5月,清远市专用汽车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清新,该项目由“中国民企500强”程力汽车集团牵头,联合广东广龙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打造华南地区新能源和无人驾驶专用汽车生产基地、东南亚专用车出口生产基地。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1万台各类专用车,年产值达30亿元,新带动就业1000人。 这是清远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的一个缩影。清远正奋力推动汽车制造产业发展,黄埔材料研究院轮胎产业基地、金禄高端新能源汽车电路板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先后落户、加快建设。2019年至2023年,全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近20%。 一方面注重提质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又积极开拓新兴领域,撬动新质生产力。清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对接优质企业,宣传推介清远,深化务实合作。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2024年清远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的招商足迹,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发电等多个领域。这些行业领域都高度聚焦一个“新”字,与清远新兴产业的布局、规划高度契合,可谓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通过精准发力,“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聚集效应不断释放。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清远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94.03亿元,同比增长11.3%,高居全省第一。 以项目之稳支撑制造业当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巩固转型之基,一大批“链主”企业也以实际行动昭示,清远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投资清远大有可为。 实干争先 “引”的节奏不断加快 以长跑之立意,描绘蓝图;以冲刺之状态,实现蓝图。 2024年清远招商引资成绩飘红,无疑是全市争当“拼命三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取得的积极成果。成绩的背后,是一套在实践中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方法论。 ——强组织,凝聚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 好项目不会主动送上门,招商引资不能守株待兔。 清远自2024年初便掀起一波“全员招商”热潮,从市党政“一把手”,到县(市、区)主要领导,再到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分赴北京、武汉、上海、浙江、福建、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满满当当的日程表,充分彰显了清远求商若渴的招商态度。通过主动出击,成功推动软通集团、罗曼股份、平川集团等企业实现当年对接、当年签约落地。 千言万语不如广大民营企业的口碑。清远聘请一批优秀企业家、行业精英等担任“招商大使”,充分发挥“招商大使”资源广、人脉多、信息灵、行业熟的优势,为清远引荐契合当地资源禀赋的优质项目,当好清远招商引资工作的“牵线人”“代言人”。 清远聘请一批优秀企业家、行业精英等担任“招商大使”,为清远引荐契合当地资源禀赋的优质项目。 ——拓渠道,创新招商方式延伸招商触角。 以展招商,赴展会寻求招商机会。如在第135届和136届广交会期间,清远组织相关产业园区分别成立招商小分队,针对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新材料产业等开展专题招商,共开展招商扫馆活动9场,走访超过500家企业,对接(意向)投资项目50个。 在第135届和136届广交会期间,清远组织相关产业园区分别成立招商小分队,针对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新材料产业等开展专题招商。 开展驻点招商,深入一线挖掘招商资源。清远(深圳)展示中心于2024年揭牌运营,截至今年1月10日,共对接了328家企业和24家商协会。清远还组建招商专班驻点广州市海珠区,确保招商引资工作“不休息、不打烊”,春节和“五一”假期期间,均安排招商专员开展上门走访,2024年共走访海珠区纺织服装企业700余家。 清远还通过组织重大招商活动、举办签约仪式、强化招商推介等方式,吸引项目投资落地。2024年,全市共举办投资促进活动120余场。 2024年,全市共举办投资促进活动120余场。 ——建机制,以实干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清远不断深化“大招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大招商+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协调”齿轮化联动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同时,引导各县(市、区)和产业园区围绕2024年考核优化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从原来注重项目引进数量,转变为兼顾项目的质量和数量,着力在大项目和优质项目引进上狠下功夫,打造产业经济新的增长极;从原来的分散式招商,转变为聚焦新型工业化,围绕工业产业“百千计划”和全市重点招商产业方向进行“定制招商”,着力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从原来的等项目上门,转变为主动“走出去”招商和利用平台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实效;从原来的注重项目招引,转变为注重项目的落地和投产,全力以赴推进已签约项目的动工履约。 千山万水“走出去”,千方百计“引进来”。在招商这场马不停蹄的征途上,清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深踩油门,以切合实际、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创新有为,全力冲刺,力争交出更多的“高分报表”。 优化服务 “落”的实效进一步提高 项目“引进来”,还得“落下去”,更要“动起来”。 面对来的每一位“朋友”,清远坚持当好“店小二”,以精准高效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形成产业发展“花团锦簇”的良好局面。 在市、区、街道三级有关部门的联动下,励泰EB电子束新材料技术应用项目的手续办理等问题迎刃而解,实现拿地后72小时内取得施工许可证,从动工建设到工程竣工仅用时13个月,从竣工到试投产用时约1个月,成为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示范项目。 这种“即”模式正向制度化、常态化推进,为更多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开辟“高速通道”。清城区内,励泰、天远、西都、农腾等多个项目已经进行实践,实现“拿地即开工”。 一直以来,清远不遗余力地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发展环境。 做到顶格推进。清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筑巢引凤”的生命工程来抓,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深入开展领导挂点服务,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为企排忧解难。建立“夜班车”“早餐会”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清远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实施项目落地建设全流程督导管理,全面推进“问需式”为企服务,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有关问题。2024年推动了中澳空中丝绸之路·华南供应链总部基地(清远)项目、兴海(清远)产业园储能电站项目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 坚持平台赋能。2024年,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园区建设持续向好,主平台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仅用了10个月就“超额”完成全年度任务目标。“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成标准厂房110多万平方米,落户企业超500家。 “万亩千亿级”制造业大平台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成标准厂房110多万平方米,落户企业超500家。 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让企业感受到了清远“留商”的力度、“助商”的速度、“暖商”的温度。 “我千亿元资产有350亿元放在清远。”建滔集团主席张国荣介绍,在清远发展32年,清远建滔的电子纤维丝和电子纤维布厂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电子纤维丝和电子纤维布生产基地。他认为,土地空间、成本优势、营商环境都是清远的优势,希望广大企业家可以共同来清远投资赚钱。 清远建滔拥有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电子纤维丝和电子纤维布生产基地。 腾讯公司副总裁唐毅斌说,腾讯在清远的2个项目从签约、动工,到投产运营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目前腾讯在清远投资已超百亿元。清远市委、市政府积极的招商政策、优质贴心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令人印象深刻。腾讯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将前沿的云计算、大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服务布局到清远,促进清远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步步为营”打造企业“向往之地”,清远请来了一位位重量级客商、引进了一批批优质项目,正全力借“船”乘“风”,推动着区域经济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