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聚焦“3+1”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起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土明星企业,其衍生出的明星产品更是走遍全国。
为更好地宣传高新区优质企业,让每一个“高新人”都为高新产品代言,为高新产品骄傲,高新区融媒体中心开办了“高新优品”专栏,陆续推出专题文章,并在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凤起高新》等刊物、媒体平台展示推介,让大家了解来自清远高新区的优质产品,助力辖区企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新动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医疗、电力、通信、新能源、电子科技、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难燃、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的有机硅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们平时看到用到的有机硅产品,可能来自清远。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朱梓恒 摄)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天玉”)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8年落户清远高新区。该公司是专注于生产各类混炼硅橡胶、液体硅橡胶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涉及135个产品系列、700多个不同产品需求的中高端硅橡胶制品原料,年产能混炼硅橡胶40000吨、液体硅橡胶7000吨,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意大利、巴西、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高压连接器用硅橡胶、电力附件用硅橡胶、特种电缆胶、动力电池用硅橡胶等中高端产品产销量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居于行业领军地位。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产品。(李思靖 摄)
2020年以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用喉管用铂金催化二次硫化定型高温混炼硅橡胶、电缆附件用绝缘液体硅橡胶、高抗撕耐腐蚀硅橡胶、新能源汽车电缆用高温混炼硅橡胶、80度高硬度高性能液体硅橡胶等8件产品获评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新安天玉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秉承“绿色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利用氯、磷、硅元素循环先进技术,计划在未来三年着力打造绿色化、智能化、终端化、平台化新型企业,成为硅基新材料和作物保护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自主研发力量强劲
拥有专利63项、发明专利26项
测量有机硅材料中硅元素的总量,评估材料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受能力,分析样品中的杂质元素……在新安天玉的各个实验室中,实验人员通过不同的试验全面评估有机硅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据介绍,新安天玉生产研发设备先进,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是广东省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清远市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同时,该公司积极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工程学院共建“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与华南理工大学、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攻关、平台共建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现有员工500 人左右,其中高级管理和科研人员67人,占总人数的14.38%,目前共拥有专利63项、发明专利26项。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评价车间。(李思靖 摄)
公司通过了多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殊荣,技术研发方面先后获得“中国氟硅行业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氟硅行业专利优秀奖”等多个省级、行业级奖项,牵头制定多个团体标准。
“目前,我们公司正在3D打印、生物医药、高压和特高压输配电、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有机硅技术应用加快技术创新部分,为国家重点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新安天玉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吴家伟说。
打破国外垄断
降低医用硅橡胶导管行业成本
医用硅橡胶导管是医用硅橡胶制品中发展最快、用途最广的产品,按用途可分为体外用和体内用两种。用于体外的主要是各类泵管,如人工心肺机泵管、与各种器械的连接管、制药厂的输液管等;用于体内的是各类喉罩管、插管、导管、引流管等,如输血管、静脉插管、腹膜透析管、中耳炎通气管、鼻插管等。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实验室。(李思靖 摄)
“此前,医用喉罩管铂金催化二次硫化高温混炼硅橡胶材料生产技术几乎都被国际有机硅巨头垄断。”吴家伟介绍说,该公司开发的医用硅橡胶导管是医用硅橡胶,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纯度、耐高温、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优良弹性和无毒无味等特性,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得到了医疗行业众多标杆客户认可,打破一直以来该行业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带动产业发展。
填补国内空白
优化电缆附件用绝缘液体硅橡胶性能
当前,高压冷缩电缆附件用液体硅橡胶是国外生产有机硅产品公司的研究热点和产品销售热点。国际上掌握这种材料制备技术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且市场上材料价格昂贵。而国内生产的电缆附件绝缘液体硅橡胶产品,质量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产品。(李思靖 摄)
“针对市场上很多产品存在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差、物理性能不能满足需求、产品稳定性差等缺点,我们从原材料选择、工艺技术、配方优化及催化剂合成等几个方面开展了电缆附件用绝缘液体硅橡胶的研究,开发出1-35千伏配电线路冷缩电缆附件绝缘液体胶,用于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的产品,可以满足性能和品质需求,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吴家伟介绍,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具备低硬度、低压缩、耐老化性能好等特性和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产品稳定等优点。
优化产品配方
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由于硅橡胶的综合性能优异,使其在新能源汽车电缆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充电桩连接线使用寿命短跟现有硅橡胶技术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实验室。(李思靖 摄)
“国际大公司生产的新能源特种线缆硅橡胶产品性能优异,但价格高昂。基于此,我们公司通过对混炼胶母胶和功能性配合剂等配方优化,开发具有优异长期耐老化性、阻燃性、耐油性、耐溶剂、耐浸水击穿电压和机械性能的高温混炼硅橡胶,满足新能源汽车电缆的使用要求,实现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电缆用高温混炼硅橡胶的产业化。” 吴家伟介绍,该公司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垄断高端新能源汽车电缆用高温混炼硅橡胶的现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为清远市新材料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能源汽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突破技术壁垒
拓展特种线缆胶的开发应用
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安天玉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内产业带来新气象的背后,少不了公司研发团队的默默付出。
△新安天玉有机硅有限公司实验室。(李思靖 摄)
新安天玉研发团队于2018年开始新能源线缆胶的开发,当时相关技术主要被国外有机硅巨头垄断,国内厂商甚少有涉足机会。面对公司在该领域尚无配套产品、技术基础薄弱的境况,新安天玉研发团队以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为切入口,逐步拓展特种线缆胶的开发应用。通过对相关线缆标准的深入解读剖析,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艺研究,跟进中试量产过程,持续优化产品品质,并到客户现场跟踪生产过程,以创新手段突破了行业的技术难题,解决了硅橡胶长期高温稳定性、阻燃胶白点和硫化稳定性等痛点,实现了集团新能源汽车线缆、轨道交通车辆线缆、耐高温阻燃电子线等特种线缆胶的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与标杆客户形成稳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