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1〕111号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
第2021055号建议答复的函
陈德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壮大英德麻竹笋产业的建议》(第2021055号)建议收悉,经综合英德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麻竹笋产业发展情况
英德市麻竹笋栽种历史悠久,是“中国麻竹笋之乡”,西牛麻竹笋获批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优势明显。
截至2020年底,全市麻竹笋面积达51万亩,年产量为73.35万吨,从业人员达6.4万人(其中贫困户1016人),全市笋农加工和收购集中加工点约336个,专业合作社76个,规模加工厂71个,其中有7家企业获得SC认证。麻竹笋产业经济总值31.32亿元:其中生笋收入(农民直接经济收益)约21.06亿;初加工平均增值600元/吨计算,增加产值4.86亿元;干货和深加工增值较快,比2019年增长超20%,产值5.4亿元。全市麻竹笋种植地点主要在中西部,其中西牛镇麻竹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九龙镇3.5万亩、水边镇2.8万亩、大洞镇0.8万亩、大湾镇1.4万亩、石牯塘镇5.5万亩、波罗镇1.8万亩、连江口镇7.5万亩、横石塘镇1.7万亩。英德市在西牛镇建立了“全国麻竹笋交易中心”,目前英德麻竹笋销售渠道主要为:酸笋销往广西柳州,用于制作螺蛳粉酸笋配料包;清水笋销往全国农贸市场及商超,作为炒菜原料;即食笋销往全国商超和电商平台,作为休闲小零食销售;盐笋片、盐笋尾销往四川重庆等地区,用于制作火锅菜品以及酱腌菜等。
同时,为壮大英德麻竹笋产业,2019年1月4日成立了英德市麻竹笋产业协会。目前协会设有协会会长1名,常务副会长20名,会员50多名。协会成员中从事麻竹笋生产的龙头企业有1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80家。
二、发展麻竹笋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政策引领和资金扶持,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我局按照《中共清远市委办公室 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农业“3个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清委办发电〔2018〕20号)要求,积极争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2018年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扶持英德市西牛镇的社区居委、鲜水村及赤米村的三个麻竹笋加工生产企业,每家97万元资金,合计291万元。另外,英德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4月向省农业农村厅成功申报“英德市连樟村果菜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其中有2个麻竹笋产业发展项目,有力促进了西牛镇麻竹笋产业持续发展。我局推荐英德市西牛镇申报2021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并成功入选,项目将获中央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支持西牛镇聚焦麻竹笋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麻竹笋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创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麻竹笋种植基地,扩大麻竹笋产业规模,拓宽精深加工领域,支持麻竹笋全产业链开发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名优麻竹笋品牌,提升总体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麻竹笋产业发展科技水平
英德市西牛镇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西牛镇麻竹笋产业研究院”,并积极与广东省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提高麻竹笋产业发展科技支撑,鼓励扩大麻竹笋种植,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组建科技服务队,制定地方标准,推行麻竹笋产品加工标准化,创建无公害麻竹笋生产示范基地等系列措施,竹笋产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四大发展优势。
(三)打造清远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清远农家”
我市于2019年4月起启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工作,组建清远市农业品牌促进会作为集体商标注册主体,推动“清远农家”区域公用品牌商标的注册、运营、管理等工作。2020年1月8日上午,“清远农家”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集体商标LOGO正式发布。截至目前,已授权使用“清远农家”区域公用品牌的农业经营主体共119家,进一步扩大联动覆盖面,提升“清远农家”的凝聚力。同时,积极打造“清远农家”新媒体矩阵。运用“广东清远农家”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一点号、腾讯企鹅号、搜狐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0新媒体平台共发布推文数量3716篇,总阅读量合计401.2万人,平均阅读量1080,粉丝量关注人数33049人。
(四)推动产销对接,提高麻竹笋销售额
一是积极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活动。疫情以来,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销售新业态、新形势。我市多部门组织多场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如:鄂粤同心、百县村播活动,脱贫攻坚、粤来粤好直播,2020“清远农家”古龙峡云端直播扶贫助农活动等。二是开展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第三届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广州)产销对接会”;参加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2020年广州市品牌农产品交易会;赴山东省青岛市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参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热销暨中国品牌农产品展销庆丰收活动;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东莞)食品配料博览会;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农业类展会。三是积极打开珠三角市场。通过开发“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和“清远农家”电商平台和上线唯品会、淘宝、每日鲜生、盒马鲜生、顺丰优选、拼多多等多个主流线上电商平台,畅通清远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在广州主流商圈、居民社区等开设了“清远农家”专卖店和专柜86个,基本形成了清远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积极推荐英德麻竹笋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加快布局建设麻竹笋生产、加工、流通中心,改变目前以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的现状。三是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加大力度宣传推广麻竹笋区域公用品牌。四是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五是培育延长麻竹笋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六是开发竹产品附加值,如:竹叶茶、竹纸、竹工艺品、竹家具等。
感谢您对我市麻竹笋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27日
(联系人:邹丽萍,联系电话:3373397、1390235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