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0MB2C92931T/2021-00101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1-11-26
名称: 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1-12-09  浏览次数:-

       2021年,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广东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清远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立足于工作职责,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局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全面推进部门法治建设,较好地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现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法治思维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放管服”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将法律学习与局实际工作相结合,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相关法律知识。一是局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组织中心组和党组会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在党组决策时,主动听取法律顾问建议,定期审议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议题。班子成员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一岗双责”责任,自觉遵法守法,为全体干部职工作表率,紧密结合法治清远建设要求推进业务工作。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干部大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党组会议、中心组理论学习等集中学习了《民法典》、《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新修订公务员法律法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广东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行政处罚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多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三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考试系统自学法律知识,2021年我局干部职工学法考试中通过率为100%。是坚决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为我局把好法律关,对我局业务工作涉及到需签订协议及合同的文件进行审核把关,时刻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意识,将依法行政贯穿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工作全过程,进一步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五是加强普法宣传,落实普法责任。充分利用窗口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对广大办事群众的普法宣传,及时张贴涉及“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让办事群众了解国家新政策、新要求。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并切实掌握与本窗口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及政策法规,对前来咨询的办事群众要切实做好解答释疑和普法宣传工作。在办事大厅显示屏及时更新国家新颁布的行政法律法规,组织做好依法行政工作交流,为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供良好平台。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大力推动政务信息化,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信化基础设施保障和技术支撑。

        一是建设政务云平台,提升网络传输支撑能力。建成资源总容量13168核vCPU,40479GB内存、932TB存储的政务云清远节点,提升本级政务云平台支撑能力,提供高速即时的计算资源和稳定可靠的存储资源。升级扩容省、市政务外网骨干网专线,由原来的500M提升到1000M,为省市“一网统管”平台、“粤治慧”平台提供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网络传输服务。提升政务外网横向接入能力,推进现有各类业务专网接入政务外网,畅通网间数据共享渠道,为法治清远建设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

       二是推进“一网统管”交通安全行业应用建设,开启以大数据支撑法治清远建设新局面。在省“一网统管”统一架构和技术标准下,按照充分利旧原则,加快“一网统管”交通安全监管主题应用,配合建设交通安全运行指挥平台,结合共享市政务云中的交通运行数据,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加大道路交通视频感知资源的共享整合需求调研,梳理道路交通视频感知资源的数据共享需求调研情况,专题研究交通运输安全数据共享实施和“一网统管”交通安全专题建设内容,提出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推进对道路交通视频感知资源的统筹整合工作。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推进简政放权。分别委托广清产业园、广德产业园、广佛产业园,69项、45项、44项行政审批事项,梳理32项市级权力事项拟下放或委托县(市、区)实施。加快推动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起草《清远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调整由乡镇街道实施指导目录(第一批)》,拟将35项县级行政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和委托乡镇街道实施,明确职责1项。明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涉及中介服务事项121项。

       二是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常态化机制。为规范行政权力透明公开运行,起草《关于规范市级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调整工作的通知》并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进一步明确市政府各职能部门调整事项行使层级情形,规范事项调整程序和调整时限。同时,按照全省事项数据同源管理要求,通过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对权责清单进行统一管理,实行数据同源、一体化动态管理。当各职能部门依据最新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要求调整事项时,由部门在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及时调整更新,并同步在广东政务服务网清远分厅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权力清单的监督。

        三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我市作为全省两个试点地市之一,勇于打破数据壁垒,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改革举措,实现第一阶段6个部门26个事项全覆盖,于2021年2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第一阶段立项规划选址阶段办事时间由原来10 个工作日缩减为3 个工作日,是全省上线运行最早、进入项目最多、应用落地落实最先、应用融合度最高的地市,截至目前,已有639个项目进入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面提速换挡。

       四是推进政务服务“四免”优化。通过应用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施工许可证等9类电子证照,由原来应提交2785份材料,减少到581份,少报率为20.86%;通过共享公安广东省常住人口基本信息、法人信息、广东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五方责任主体信息、广东省在线监管平台等10类信息,由原来应填写3865项信息项,减少到542项,少填率为14.02%。

       五是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优化广东政务服务网清远分厅,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统一电子印章、电子证照、数据共享、身份认证服务,加强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和数据在线核验,通过电子证照和共享数据获取信息。目前,我市“两减一即”指标均排在全省前列,其中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压缩时间达95.32%;平均跑动次数0.0036次;即办件事项占比97.59%。

       六是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一是加快基层部署。目前,我市已在城乡社区、重点村、产业园区部署21台政务服务一体机,上线125项事项,其中本地特色事项15项,涵盖少数民族、医社保、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高频服务事项,通过一体机可跨城办理事项41项。二是加强“政银”合作。在全市各大银行网点658台智慧柜员机上线政务服务板块,目前,业务量达到29.02万笔。为进一步方便公众查询信用信息,与建设银行清远分行加强政银深度合作,在全市建设银行网点108台智慧柜员机政务服务板块上线“信用清远”,提供查询个人和企业优良信誉、失信曝光、信用查询等信用信息服务。三是加强“粤智助”一体机的投放部署。争取省的支持列为全省第一批“粤智助”一体机实施地区,在全市1031个行政村部署“粤智助”一体机,把政务服务和金融服务送到农村基层一线,打通农民办事“最后一米”,助力乡村振兴。

       七是全面实施“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是利用政务晓屋拓宽跨省通办、省内通办领域。“政务晓屋”通过集成5G、物联网、远程视频等技术,提供互信可靠的“面对面”服务,推动实体大厅业务进一步实现“远程办理”,以及不同政府部门服务厅的“屋内整合”。目前,“政务晓屋”可咨询办理“跨省”事项包括湖南永州43项、浙江湖州24项、贵州毕节27项等;“省内”事项包括清远26项、英德20项广州43项、中山28项、佛山29项等。二是不断拓展广清跨城办理深度和广度。今年以来,实现广清跨城办理事项共15项,包括异地就学、子女学籍档案转移、医保结算及关系转移、公积金互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理、身份证、护照、通行证办理等事项,基本涵盖了教育、社保医保、公积金、交通、户籍等高频重点领域。三是公布第一批“跨域通办”清单。梳理和公布47项“跨域通办”事项清单,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再受地域和层级限制,跨县、跨层办理,建立“就近申报、异地收件、远程流转、属地办理”跨域通办工作机制。

       三、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机构改革调整后一些单位流程再造没跟上,行政审批仍按老办法走旧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完善体制、调整制度、整合流程。

      (二)行政审批事权下放还没有形成整合效应,各部门的事权下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区县因人员队伍和硬件建设不足等原因,对事权下放存在畏难情绪,市、县区行政审批改革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垂直系统暂缺数据对接权限。如市公安局的网警部门11项事项的办理系统为公安部“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办理,该平台运维管理、功能开发、数据管理权限均在公安部,平台暂难以与省、市政务服务网进行数据对接。再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无线电业务审批事项使用广东省无线电管理业务云平台,未能与市申办受理平台对接,办件数据需二次录入。

        四、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路和计划

        (一)继续强化学法懂法用法普法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落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列为局党组重要工作议程,多层次、全方位,落实局党组班子、基层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普法工作,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做到遵章守法、依法行政。

       (二)加大力度简政放权。按照“实际需要、宜放则放”原则,梳理一批市级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基层迫切需要、含金量高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充分下放县级、乡镇街道及产业园区。

       (三)强化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强化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功能,重点提升政务服务“全流程网办”比例。进一步强化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使用授权机制,推动数据下沉使用,为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供数据支撑。

      (四)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异地通办”。积极推行“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推进协同中台建设。同时,依托政务“晓屋”等新型异地办理模式,加快推进一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跨域通办”。

      (五)拓宽“网上办”应用覆盖面一是持续推动“粤系列”迭代升级。按照“应上尽上”原则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粤商通”平台,让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努力在社会、政务、商务、现代流通等领域具体应用场景落地见效。二是打造自助服务升级版。推进基层高频事项上线政务服务一体机,推动政务服务一体机下沉至行政村,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办”“就近办”“马上办”。

      (六)推进“无证办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办理具体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无证办理”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刷脸”“扫码”“亮码”等方式,进行比对认证授权,服务窗口自动关联调取证照数据,生成办事材料,实现政务服务“无证办理”。

        五、对近期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督查自查阶段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思路和措施。

       一是结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及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抓好行政权力事项的动态调整;二是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之类,本着为基层减负、为企业、群众办事增便利的原则,加强对服务事项的梳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