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三江镇金坑村是三江镇金坑片区的核心村,四面环山,山环水抱,与镇政府相差约12公里,村民出行靠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平日办事,老年人一般委托年轻人办理。去年11月,“粤智助”进驻该村村委会,在村干部的指导下,村民房永和到村委会通过“粤智助”打印社保缴费明细表,大大节省了时间。
“粤智助”覆盖1031个行政村
我市自去年10月18日在清新太和镇黄坑村投放第一台“粤智助”,一个月后,我市8个县(市、区)1031个行政村“粤智助”全覆盖,并成为全省示范样板。
阳山乡村常住人口21.28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57.95%。在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居多,普遍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办事都依靠跑部门。“粤智助”的投入受到村民的广泛使用,2月10日阳山县七拱镇芙蓉村以单日116笔业务量成为全省当日“粤智助”业务量办理最高的行政村。“粤智助”成为了当前阳山群众办事的重要选择之一。
“这下终于知道自己的账号里有多少钱了。”连南六联村村民肖建福参保了新农保,但没有使用过,得知村委来了“新机器”,便通过“粤智助”查询农村新农保,清晰知道自己每个月的新农保入账的金额,并打印了相关明细。
据悉,“粤智助”作为省政府统一为行政村打造的综合自助服务终端,可提供打印身份证复印件、查询社保医保明细、查询银行余额、办理低保补助、预约挂号、打印医院检验报告、等自助办理服务129项。仅社保业务就包含了缴费证明、省外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等28项。此外,还增加了阅读生活百科、学习中小学课程等附加功能。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或小孩,也可以凭“粤智助”打印出来的一定时间内的粤康码绿码结果出行。而为方便不熟悉电脑或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办事,“粤智助”专门设有大字号、大图标、高对比度的“老人模式”,帮助老年人轻松跨过“数字鸿沟”。
社保挂号查询等129余项业务不出村可办理
“粤智助”使农村群众办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外,同时也方便了不少村干部。
当前正值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高峰期,村干部用“粤智助”为村民进行认证,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认证便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认证工作,基本上不用排队、为群众节省了时间,给群众带来了便利。
据统计,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星期,阳山全县城乡居民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业务就办理了587件。今年1月25日,“粤智助”新增预约挂号功能,清远各县(市、区)群众可通过“粤自助”点击“我要预约挂号到医院看病-清远人民医院”,也可以点击左方“分类办事”按钮进入分类页面后选择“医疗”进入使用,即可完成预约挂号。目前,“粤自助”可满足清远市中医院住院证明、出院诊断证明、出院通知书打印以及清远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及体检结果打印事项办理。
“后续还将不断丰富相关服务内容,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助力乡村振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作为一款专攻乡村场景的综合智能终端,能有效推动政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 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