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全面入汛的关键时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联合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举行2021年防汛抢险综合演练,包括佛冈县汤塘镇应急指挥中心、佛冈县龙山镇关前村,清城区源潭镇迎咀村等在内的多个地方成为此次综合演练的场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成蹊、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永华及市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在线观摩演练。
清远实现镇镇都有应急指挥中心
此次防汛抢险综合演练总指挥部设在省应急指挥中心,演练包含多个科目,演练场地分布于清远、广州、佛山三市。其中汛前准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中小河流洪水防范应对、北江特大洪水防御与险情处置、灾后重建等多个项目的演练场所设置在清远。由于此次演练涉及项目多,场地较为分散,为节省现场演练时间,部分演练项目已提前进行了实地演练,并录制了视频,现场通过播放视频方式进行“云演练”。全省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同步在线观摩。
“赖镇长你好,请你汇报一下汤塘镇的汛前准备情况。”演练首个项目为汛前准备,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黄志坚通过《广东省应急管理值班值守系统》对各市值班情况进行一键点名,佛冈县汤塘镇被点名抽中。一键视频点名,可实时抽查全省24小时值班值守情况,从多方面提升值班值守信息化水平,实现省、市、县、镇一体化值班值守、智能协同联动。
汤塘镇镇长赖毅通过视频系统,有条不紊地向指挥部汇报汤塘镇备汛情况。“针对我镇实际,制定了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等‘一图四表’。镇政府办公楼设立了应急管理(三防)值班值守和会商区域,实施镇领导轮流带班制度,落实了5名人员担任24小时值班工作……”赖毅边详细介绍,边向大家展示挂在镇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墙上的图表,整个过程十分流畅。“你们工作很主动,抓得也很细,希望把备汛的成果应用到汛期防汛工作中去。”黄志坚也对汤塘镇提出表扬。
市应急管理局方面表示,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完成应急管理(三防)规范化建设,全部镇街均独立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加挂牌子。实现了镇镇都有应急指挥中心,镇镇都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镇镇都配备应急指挥会商系统,确保预警信息直通基层,决策指令直达末梢,督促指导直插一线。
清城区迎咀赤狮坑村复盘泥石流灾害发生前紧急转移事件
6月某日14时30分,位于北江流域中下游的清城区源潭镇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清城区、源潭镇领导赶赴挂点镇、村检查指导防汛工作,村干部上门视情转移群众。17时,根据省气象局精细化分镇短临滚动预报,源潭镇未来一小时降雨将超过50毫米。经过专家组研判,省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清远市源潭镇发出短临预警。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演练科目中,演练组模拟了去年6月7日至8日清城区源潭镇迎咀赤狮坑村遭遇强降雨天气并引发泥石流灾害天气条件,利用现场演练方式向全省三防工作同行们还原了赤狮坑村民惊险避难瞬间。
短临预警发出后,省应急指挥中心立即通过金视通视频系统分别连线清远市、清城区和源潭镇三级应急指挥中心,督促指导落实防御措施。省水利厅、自然资源厅也分别发出该区域的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预警。源潭镇联系迎咀村的镇党委委员董志坚,按照省厅要求立即和村书记陈记权一起冒雨徒步涉水到赤狮坑村小组查看。经研判发现该村小组后山有发生泥石流的风险,董志坚立即组织动员村民撤离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
64岁的谢先生是个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子女不在身边,一直一个人生活,中风后行动不便,于是村干部把老人背起来向安置点转移。村民黄某兰是个养殖户,有1个13岁的女儿和1个2岁多的儿子。这天她和老公正好出去给饲养的鸡注射疫苗,把两个孩子独自留在家里。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村干部已经把两个孩子接到了安置点。张大叔祖祖辈辈生活在村里,从来没听说发生过灾害,不愿意转移,村干部和民兵一起把张大叔架起来强制转移。
次日凌晨,迎咀村后山发生了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这个灾害点并不是在册隐患点,但由于短临预警及时,指挥调度科学,监测巡查彻底,转移人员坚决,后山下居住的55名群众得以全部安全转移,避免了一场群死群伤的灾难发生。
近年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气象局、省水文局开展短时临近强降雨预报攻关,在强降雨期间组织专家团队对雨情逐时研判,向未来一小时降雨可能超过50毫米的乡镇靶向发布预警信息,为基层及时转移人员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