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000072997703/2024-00103 分类:
发布机构: 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4-05-17
名称: 【文字解读】《清远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的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5-1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文字解读】《清远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4-05-17  浏览次数:-

  一、规划编制背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由于缺乏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清远地下空间资源存在底数底图不清、管理规则缺失、缺少规划统筹等诸多问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长期处于自发、零散状态,不利于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一体化统筹管理。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政府工作部署,科学引导和统筹清远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协调地上、地下功能布局和联动开发,保障城市安全韧性,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清远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

  二、主要编制依据

  1.《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2019年)

  2.《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46号)

  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标准》(GB/T51258—2019年)

  4.《清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三、规划范围和期限

  1.平面范围

  本规划国土空间范围包含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清远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全部陆域国土空间,总面积约19035.4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清城区全域、清新区南部四镇(太和镇、太平镇、三坑镇、山塘镇)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891.21平方公里。

  2.竖向深度

  本规划地下空间竖向深度分为浅层地下空间(地表下015米,含15米)、中层地下空间(地表下15米~30米,含30米)、深层地下空间(地表下30米以下)三个层次。

  3.规划期限

  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四、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清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专项支撑,是全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重要管理依据。全市地下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应遵循本规划。

  、规划目标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基于全域资源观指导,以底线思维、安全韧性、科学有序为原则,建立与城市发展空间相适应、与地上空间开发相结合的功能完善、安全韧性的地下空间系统。

  到2025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则,加强地下空间管控,合理布局,适量增容,实现地下空间有序开发。

  到2035年,建成较为成熟的地下空间管控体系和地下空间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平战结合、相互连通、安全韧性的地下空间系统。

  六、主要成果

  1. 地下空间全域管控

  地下空间禁建区:严格控制禁建区地下空间,主要以资源保护、城市安全为主,区内除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清远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人防设施、防洪设施建设以外,原则上禁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活动。燕湖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地下空间禁建区的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相应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及安全影响评估,经论证影响较小且防范与治理措施可行的情况下再合理利用。

  地下空间限建区:谨慎利用地下空间限建区,区内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前,应分析用地特征,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相应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及安全影响评估,经论证影响较小且防范与治理措施可行的情况下再合理利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开展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论证,明确地下空间利用范围、深度、利用风险和工程技术措施。

  地下空间适建区:合理利用适建区地下空间,鼓励地上地下空间协同发展,可进行适宜规模、中高强度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需要工程建设在项目建设之初,科学合理地测算地下空间的需求量,确定合理的规模,满足项目及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功能需求,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连通,并预留连通道,提升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

  2. 地下空间竖向管控

  浅层地下空间(地表下015)合理利用浅层地下空间。以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公共服务、地下停车、地下市政管线及场站设施、综合管廊、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道路、人防工程等功能为主。

  层地下空间(地表下15米~30米)审慎利用中层地下空间。以地下停车、人防工程、大型市政管线、地下市政厂站、地下仓储物流、地下轨道交通等功能为主。

  层地下空间(地表下30以下深层地下空间作为战略资源予以保护。

  3. 地下空间总体结构

  衔接清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功能布局,构建与地上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以燕湖新城核心区为核心,协同多个重点建设区”的重点发展区布局体系,体现为“一核、五片、多点”的重点发展区总体结构。其中:

  “一核”是指燕湖新城核心区。

  “五片”是指清远站片区、清远西站片区、清城站片区、龙塘站片区、银盏站片区。

  “多点”是指奥体中心片区、飞来湖西片区、清城区政府片区、石角镇片区、美林湖片区等片区服务中心。

  4. 地下空间重点发展区规划原则

  功能复合。1)以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和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为主。(2)鼓励在地下空间适当布局与片区发展定位协调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地上地下空间功能的协调互补。(3)鼓励独立占地的市政厂站(变电站、水质净化厂、垃圾转运站等)因地制宜采用地下化建设,地面宜布局绿地、广场和公共空间。

  统筹协调。1)进行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利用。(2)预控重大设施空间通道并推动同步实施。(3)综合布局地下公共空间、地下人防设施、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地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推进地下空间的复合化、集约化、网络化和高品质建设。

  互联互通。1)鼓励相邻地块联通和区域地下空间整体开发。(2)鼓励轨道交通枢纽和周边商业服务业用地、文体设施用地、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形成能够覆盖片区的立体步行网络。(3)因地制宜推动片区地下停车资源共享。(4)考虑人民防空要求,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防护工程体系。

  品质活力。1)各类地下空间的地面附属设施应统筹安排、结合设置,并做好消隐措施。(2)鼓励通过引入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提供无障碍措施和清晰的标识系统,增加特色文化元素等手段营造地下空间人性化环境、提升地下公共空间品质。

  5.规划实施保障

  强化规划衔接与传导、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指导详细规划地下空间管控、衔接“一张图”信息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