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史志办公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2014年,全市史志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和业务素养,开拓创新,有力促进了各项史志任务的全面完成,地方志工作、党史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水平全面提升。
 
2014年工作总结
 
一、以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为核心,推动党史专题研究
㈠继续抓好《从洲心经验、清远经验到清远现象》课题研究。
该专题研究从2013年初开始,今年初出版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清远经验史录》,社会反映良好。今年,再次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清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开展了另一本史录——《洲心经验史录》的编著出版,该书共分历史文献、通讯报道、回忆访谈、统计报表、洲心经验大事记、附录等六部分,全书约50万字,目前已送出版社印刷出版。
㈡及时跟进我市农村综合改革专题研究。
2012年底,我市启动了以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今年4月,我办开始了该专题资料的收集,对我市正在推行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历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并完成了《清远市三个试点镇农村综合改革资料选编》一书的编辑,全书分全市综合篇、英德西牛镇篇、连州九陂镇篇、佛冈石角镇篇及清远市农村综合改革大事记等五部分,约80万字,将于明年1月内部出版。
㈢积极开展改革开放时期党史专题研究。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办和各县(市、区)史志部门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时期党史专题研究,为明年编辑出版《清远改革开放实录》作准备。
二、以存史、资政、育人为根本点,开展党史资料征研
㈠口述史资料征集与整理工作有序开展。
2012年,我办启动了清远建市以来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口述史资料的抢救、征集、采访、整理和出版工作。今年11月,完成了《蔡森林在清远史录》、《张超崇在清远史录》、《赵伯杰回忆录》、《钟旭城回忆录》的付印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陈用志、刘策、陈权、樊贵宝、骆雁秋、梁戈文、谭继祖、邹学军等老同志有关材料的征集。
党史三卷的资料征集和编著工作全面铺开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要求,今年起,结合改革开放时期党史专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全面铺开党史三卷的资料征集和编著工作。5月27日,我办举办了改革开放时期清远党史研讨班,全市8个县(市、区)史志(党史)部门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围绕开展《改革开放实录》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启动党史三卷的编著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年底止,佛冈县率先在全省编著出《中共佛冈县历史》第三卷(1978~2012)初稿,连南、英德已拟订了党史三卷的编写大纲,连州、清城区党史三卷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就绪。
三、以收集与保存地方志资料为着重点,推进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
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自2013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我市通过探索,创新了年报资料的编报形式,从而促进了我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截止目前,市直155个年报资料承报单位中,完成2013年年报资料报送工作的单位有146个,占任务的97%,其中完成2004年至2007年、2013年的年报资料报送工作的有139个,占任务的93%。
通过加大对各县(市、区)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的调研和督促力度、举办县(市、区)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专题培训会议等,推动了全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有序开展。其中,清城区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组织开展得较好,2012年和2013年的年报资料100%完成。
四、以打造精品为落脚点,提升综合年鉴水平
《清远年鉴》自1999年创刊以来,我们不断在“学”字上下功夫,开拓创新,致力打造精品。《清远年鉴·2014》更是从六个方面着手,以求质量的全面提升。一是调整框架结构,以求科学合理;二是扩大收录内容,以求资料全面翔实;三是突出年度特点,以求特色鲜明;四是锤炼标题文字,以求准确简练;五是丰富表现形式,以求全面多样;六是精心设计版面,以求美观大方。通过抓好这六个方面,《清远年鉴·2014》在今年第五届全国版协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跃入了全省先进年鉴行列。
此外,我市还加强对各县(市、区)年鉴工作的督促指导。于9月26日在英德市举办全市县级综合年鉴评议会,针对全市县级综合年鉴编纂质量总体偏低的状况,通过评议的方式,帮助各地找出年鉴编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常识性错误,促进各县(市、区)年鉴编辑认真学习和掌握年鉴编纂的基本规范,增加编好年鉴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全市综合年鉴的整体编纂水平。评议会还特邀了省政府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处长刘波、副处长萧艳娥到会指导。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综合年鉴的编纂工作均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
五、以服务社会为着眼点,开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和党史、地情宣传            
㈠扎实推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根据省地方志办《关于申报2014年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市今年纳入省级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项目2个,即《清远与广州》(著述)与《生态阳山》(著述)。去年确定的2个省级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佛冈县的“上岳古韵新貌展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连南的“油岭古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调研”项目,已完成近3万字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油岭古寨的建议》。
连南史志办还开展了“连南瑶族移民历史与现状调查”;连州市地方志办编写《若问连州事(二)》;佛冈县史志办指导协助编纂《佛冈县财政志》和《龙塘村志》。
㈡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地情宣传教育。
为扩大党史、地方志文化的宣传力度,今年,我办开展了史志文化“六进活动”(进课堂、进网络、进媒体、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4月,在清城区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举行清远史志文化宣传基地揭牌暨清远史志文化展开幕仪式,拉开了史志文化“六进活动”的序幕。利用搬迁到新办公楼的有利条件,设置了清远史志文化长廊;将宣传展板制作成流动展板,在云山诗意、金海湾等社区开展宣传活动;与相关部门合作,通过清远微信发布、户外LED屏广告投放、楼宇广告电视、开辟《广州日报·清远社区》专版等进行史志文化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各县(市、区)在开展史志宣教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为社会群众服务。如英德市史志办公室在英德市图书馆建设了英德市史志文献馆;连南党史研究室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出版党史专刊《春日》;连州市党史研究室配合连州市实践办举办了“勿忘历史、牢记使命”党史宣传教育图片展览。
连山鹰扬关革命遗址和英德市革命史陈列馆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评定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实现了我市省级党史教育基地零的突破。
六、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关键点,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办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创新调整网站栏目,于8月制定了《清远史志网改版方案》,通过调整栏目、美化版面等方式对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改版后网站设有:清远概览等12个一级栏目,以及党史书籍等33个二级栏目。此外还不断充实网站内容,及时更新史志工作动态。目前,清远史志网已上传综合志书2部、综合年鉴15部及地情资料书4部,工作动态栏目刊登动态信息105条,网站访问数达34万次。
七、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为突破点,开展史志论文评比活动
针对史志理论研究是我市史志工作一个薄弱环节的状况,今年,我办采取了系列措施,力求取得突破。一是动员全体干部积极参与全省每两年开展一次的地方志理论研讨与优秀论文评选交流活动,要求每年每人撰写一篇理论文章。二是开展全市地方志论文评比活动,在全市史志系统广泛发动,共收到各地推荐论文18篇,经认真筛选,评选出6篇论文参加全省评比。其中,清远市史志学会成员、阳山县公安干警黄远奇撰写的《秦代阳山 湟溪二关考辩》获得一等奖;我办高常立副主任撰写的《关于资料年报编报形式的几点思考》获得三等奖;我办还获得了2014'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优秀组织奖,这尚属首次。
八、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自2014年1月开始,我办根据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的要求,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公述民评”活动、“正风”行动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围绕“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以勇于揭短亮丑的精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大力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对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查摆剖析,建立台账,并要求限期整改。
二是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经民主推荐考察提拔了2名副主任科员。
三是加强下基层调研与联系群众工作。我办为了解各县(市、区)今年党史、地方志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全市今后党史、地方志工作的发展,于10月20日-24日到各县(市、区)史志办进行检查调研。
四是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今年已累计投入资金6.95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危房改造、村委会商铺建设、入股分红等扶贫项目的落实及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领导还带头深入贫困村、户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春节、七一、中秋等节日慰问,了解、掌握村委会和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村委会和农户困难。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全市史志部门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与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攻坚克难,坚持促进史志事业发展不停歇、史志创新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努力拓宽史志事业发展领域,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群众。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史志部门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重要讲话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一是深刻领会李克强总理关于“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批示精神,通过系统整理、研究、利用地方志资源,从宏观上与微观上探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经验与教训,更有作为地为当地党委政府做好资政服务。二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指组组长王伟光提出的关于做到“八个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和建成地方志“八大体系”(编修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理论研究体系、学科建设体系、工作领导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工作物力财力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规划好清远“十三五”时期的地方志工作。
二、继续加强党史各项工作
搜集有关“清远现象”的史料,编辑《清远现象史录》一书;继续开展陈用志、刘策、陈权、樊贵宝、骆雁秋、梁戈文、谭继祖、邹学军等老领导口述史资料的征集与整理工作;继续收集我市农村综合改革的材料;完成莫雄与红军长征专题的资料整理;编辑出版《清远改革开放实录》(上册);做好全市党史三卷编著的跟踪协调工作。
三、继续全面推进地方志资料建设
为有力推动年报工作开展,继续推行年报资料奖励机制,鼓励各承报单位积极收集年报资料。继续加强对各县(市、区)资料年报工作的督促、检查,在全市开展年报资料评议活动,实现高质量全面地收集年报资料。同时,在开展地方志年报工作过程中,根据各地二轮志书下限年至今的时间有长有短,面临的任务轻重不一的情况,要求各地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年度任务。2015年,市级年报主要收集2014年、2008-2011年地方志资料。
四、继续推动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
进一步做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督促各县(市、区)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计划组织本地既有史志文化素养、又有经济社会观察能力的专家、学者开展“年度清远史鉴”大型史志述评活动,以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的“资政”功能,直接服务清远经济社会建设。
五、继续抓好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
做好《广东年鉴·2015》(清远篇)的组稿、编辑任务,按省要求在2015年4月完成文字稿件和图片专辑的提交。
以打造全国一流年鉴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对《清远年鉴》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级。一是针对框架结构上地方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增设“扶贫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类目,对清远市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工作进行重点记述。二是针对全局性年度综合记事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全书大纲的行政区域综合情况(即“清远概览”类目)部分,设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六个分目,对2014年清远市总体发展情况进行概括性记述。三是针对全书百科部分有效信息量不充盈的问题,在编写大纲中将分配给编写单位的供稿任务由过去的分目一级细化到条目一级,对选题选材和条目要素进行双重管控。四是针对全书人物记述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大幅度扩充“人物”类目的内容,做到见事见人、人事相彰。五是针对编辑素养上行业眼光欠缺的问题,从有关部门、单位聘请特约编辑,提高年鉴编辑的专业技术含量。
加强对各县(市、区)业务指导和督促,规范各地综合年鉴编纂。及早谋划举办好一年一度的年鉴评议会,不断提高各县(市、区)年鉴的编纂质量。
六、继续加强史志理论研究
健全完善史志理论研讨激励机制,继续开展全市史志理论研讨与评比活动,鼓励全市史志工作者结合地方特色,与志书、年鉴编纂,史志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建设,撰写理论文章,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史志理论研究水平。
七、继续提升地情网站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根据省的要求,完成年鉴和地情资料上传发布工作,同时更新完善版面,开辟具有地方特色的栏目,设置与民互动栏目,不断补充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资讯,丰富信息内容,为方便群众了解清远做好服务。
八、继续大力开展史志宣教活动
继续开展史志文化“六进活动”(进课堂、进网络、进媒体、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