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年鉴》2013年编纂工作总结和2014年编纂要求


一、2013年编纂工作总结

2013年,《清远年鉴》编纂工作在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全体撰稿人员和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编纂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清远年鉴·2013》于当年11月出版发行,全书设年度关注、大事记、概况等33个类目、198个分目、15个子分目、1128个条目,约95万字,配有彩色图片72版,图文并茂地记载2012年清远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成就,突出反映各行各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及年度特点。
      与往年比较,《清远年鉴·2013》编纂工作在创新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框架结构更趋合理与往年相比,框架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在保持基本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部分栏目进行更新、调整、充实。其中:增加水利·气象类目,原类目特辑、地方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外经贸分别更改为年度关注、军事、交通运输·邮电和对外经济贸易。类目概况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分目。经济监督管理类目增设农业综合开发、种植业、清远市区供水分目;分目粮食与经济作物、水产业、水务水电分别更名为农业产业化、渔业及水务。工业类目中的工业十大产业发展概述删除。财政·税务·金融类目分拆为“财政·税务”和“金融业”两类目等。并首次在部分分目中采用子分目。如设置“金融”分目,将“中国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银行监管”、“银行机构选介”和“保险业”改为子分目并入“金融”分目中。将“新闻出版管理”分目改为“新闻出版”分目,下设“出版管理”、“清远日报社”、“图书发行” 3个子分目;增设“广播电影电视”分目,下设“电影放映”和“清远广播电视台”2个子分目等。框架结构的覆盖面扩大,重点信息载录更加充分。

二是内容更加丰富。突出当年特点、亮点,增大对社会民生的反映力度,年鉴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年度关注”收录2012年影响清远十件大事、2012年感动清远十大新闻人物、2012年清远十大“热词”、2012年清远十大社会新闻、清远转型升级打造南融北拓“桥头堡”、扶贫开发创建“清远模式”、清远干部培训走出特色七个年度大事新闻特事;附录类目中增设2012年市委及市委办公室文件要目、2012年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文件要目、2012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清远市环境保护状况公报、社会关注等分目内容,其中办事指南新增便民电话,社会关注收录2012年清远十大囧事、2012年清远政坛那些新鲜事、2012年清远草根“达人秀”等。

三是版面设计更趋美观。《清远年鉴·2013》进行全面改版升级,面貌焕然一新。首次采用双色印刷,内文由单色印刷改为双色印刷,增加内文配图,做到图文并茂。

四是组稿工作继续加强。召开《编写大纲》征求意见会,举办《清远年鉴》撰稿人员培训班,对140多家编写单位130人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在《清远年鉴》组稿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清远年鉴编辑部把好年鉴编校各阶段进度,确保年鉴编纂的时效性,做到当年编纂当年出版。

2013年,《清远年鉴》组稿工作进展顺利,绝大多数组稿单位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组稿工作完成较好的是:市人大办、市委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地税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档案局、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市公安局、市法院、市国税局、广发银行清远分行、英德市、佛冈县等。

五是检索系统更加完善。填补以往没有索引的空白,新增主题索引。采用分析方法,款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文中类目题、分目题、用黑体字标明,其余用宋体字排版;款目后的数字表示内容所在的面码,数字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栏别;同一主题的内容在文中多处出现的,在其款目后用不同的页码标明。全书前有目录,后有主题索引,方便读者查询阅读。

六是发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往年赠送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乡镇、酒店等单位的赠送,并拓展到省外相关单位,《清远年鉴》的服务社会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存在问题与不足主要有:(1)少数单位供稿不够及时,有的付印后第三稿才交稿,严重影响工作进度。(2)部分稿件新颖性不强,文稿质量不高。如内容空泛,年度动态性条目偏少,选题雷同,对社会热点和年度大事的反映不够,等等。

二、2014年组稿与编纂要求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及清远市六届四次会议精神,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贯穿到今年的全部工作中。结合今年《清远年鉴》组稿与编纂工作,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创新,全面、准确地记述清远2013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反映各地、各行业新情况、新成就与新特点,特别是清远市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所做出的尝试及取得的成绩,为社会大众提供全面、权威的年度市情资料,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24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办印发了《〈广东年鉴·2014〉清远篇组稿方案》和《〈清远年鉴·2014〉编纂规划与实施意见》的通知(清史志办〔20143号),对今年《清远年鉴》的组稿与编纂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大家遵照执行。下面结合去年撰稿情况,强调四点。

一要高度重视《清远年鉴》编纂工作。《清远年鉴》是市委、市政府为民众提供地情信息服务的公共文化产品。市委、市政府对《清远年鉴》编纂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一直以来都是市长亲自担任编委会主任。《清远年鉴》编纂工作一直作为市委、市政府一项重要政务来安排实施,也是我市各县(市、区)以上县委、县政府和市直、省驻清有关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各有关单位要继续加强对《清远年鉴》编纂工作的重视与领导,明确分管领导、编写组长,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的资料收集和撰稿工作,确保《清远年鉴》编纂工作所需的经费、时间和条件。各撰稿人员要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事业心与责任心,保证组稿工作的完成。

二要落实组稿工作。《〈清远年鉴·2014〉编写大纲》在征求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并正式印发。请各组稿单位根据编写大纲的要求与分工,研究制定组稿工作计划与措施,落实撰稿人员,明确分工,确保组稿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清远年鉴·2014》编纂任务。各县(市、区)编写组还要切实做好《广东年鉴·2014》组稿工作,并协助做好年鉴发行等相关工作。

三要确保组稿质量。质量是《清远年鉴》的生命,只有全面、准确、客观,才能做到可读、可信、可用,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考验。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和对后人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清远年鉴》编纂始终保持强烈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放在《清远年鉴》编纂工作的首位,以创精品佳作的要求,在全面准确、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尽最大努力确保《清远年鉴》的编纂质量。首先要全面准确。要把2013年我市及各地、各单位、各行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予以全面记述,既反映成绩也不回避问题,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应如实收录,做到大事不漏,基本资料不缺,基本数据不断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记述的资料和数据特别是重大事件、重大成果的内容进行深入梳理、认真核实和严格考证,确保入鉴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其次要突出特色。各地、各单位要在全面记述的基础上,注意挖掘、研究、总结和反映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新情况、新成就和新特点,注意突出年度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注意反映年度亮点、社会热点和读者关注点。记述要贴近社会和老百姓生活,为新事、特事和群众最关心的热门话题立目,提高年鉴的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为丰富年鉴内容,扩大信息量,确保地方综合年鉴常编常新,《清远年鉴》今后将在供稿内容上实行格式化。要求各供稿单位提供的年鉴稿,其基本格式为:稳定性条目(概况及常规性条目)+年度动态条目。在这次会议的材料中,市史志办专门印发了《〈清远年鉴〉供稿内容的基本格式及示例》,请大家对照执行。再次要规范撰稿。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编纂工作要遵循严格的体例规范。为规范年鉴编纂工作,《清远年鉴》编辑部根据地方志和年鉴工作的有关规定,最近制定了《〈清远年鉴〉业务规范》(试行),分为1271条,从框架结构、条目、文体、文字、名称、时间、数字、标点、计量单位、照片、表格、版面格式等方面对《清远年鉴》编纂业务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一《规范》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省方志办制定的《广东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试行)》一起,作为这次会议的学习材料,发给撰稿人。请大家切实遵照执行,进一步提高《清远年鉴》编纂工作规范化程度,提升年鉴编纂质量。

四要按时完成编纂任务。《清远年鉴》是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发布上一年综合市情的年度资料性工具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各编写单位要按清史志办〔20143号文件要求做好组稿任务,最迟在2014410日前完成初稿撰写并提交稿件,以确保10月完成《清远年鉴·2014》的出版任务。2013年个别单位对《清远年鉴》组稿工作不够重视,拖延交稿,质量较差,影响了年鉴编纂进度与质量,要引以为戒。《清远年鉴》的编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在组稿阶段,任何一个单位和部门的稿件如果不能按期保质完成,都将影响到全书的进度和最终出版。希望大家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确保按时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