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史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史志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9年工作总结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史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使我市史志工作真正做到“一纳入,五到位”
(一)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我市史志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解决史志工作的实际问题
今年4月2日,中共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记同志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了我市史志工作情况汇报。会议认为,史志工作意义重大,起到“资政、存史、育人”的作用,市史志办近年来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清远市的史志工作,会议作出决定:
1、同意市史志办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2、建议市史志办增设年鉴科,增加两名编制,由市史志办按有关规定报请市编委研究决定。
3、同意2009年、2010年两年各安排15万元史志编修专项业务经费,2010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印刷《清远市志》,由市史志办按有关规定报市政府审核。
(二)为史志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我办提出的“关于建立清远方志馆的请示”,中共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记同志作出了批示:方志馆可考虑安排在清远大厦或档案馆其中。7月,市机关事务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规划在清远大厦安排
二、党史征研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一)《中共韶关地方史》(二卷)编写工作进展顺利
由韶关、清远两市合编的建国后至1978年的《中共韶关地方史》,自2008年启动后,2009年继续得到两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按照编写方案落实了2009年的编写经费,目前,已完成了资料的收集,编辑出版了资料长篇和大事记。
(二)中共地方史(二卷)编写工作与审查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清远市2006~2010年史志事业发展规划》,2010年需全面完成我市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中共地方史的编写出版工作。为加快进度,增强紧迫感,今年3月,我办制发了《清远市各县(市)党史(二卷)编修进度计划表》,明确了各县(市)党史(二卷)完成资料汇编、大事记、初稿送审、二稿送审及送印刷厂出版的时间。目前止,各县(市)党史(二卷)的编写工作进展顺利:
《中共阳山县地方史》、《中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方史》已出版发行,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中共连县地方史》(二卷)已编写出初稿,召开了评议会,正加紧修改、补充和完善,准备近期送市审查验收;
英德市在完成党史一卷出版任务的同时,奋起直追,增加人力,10月完成二卷初稿,12月召开审稿会;
《中共清远县地方史》(二卷)继完成资料征集、资料汇编和大事记后,12月底已完成初稿;
《中共佛冈县地方史》(二卷)已编写出大事记和初稿;
连南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查阅和搜集了大量资料,编写出二卷提纲,正抓紧进行编写工作。
各县(市)党史二卷的审查验收工作也同步进行。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部署,各县(市)党史二卷的审查验收工作由地市级党史研究室负责。据此,我办合理安排人力和时间,在完成本办党史征研工作的同时,开展对各县(市)党史(二卷)的审查验收,先后对《中共连县地方史》(二卷)进行了二次修改,对《中共英德县地方史》(一卷)进行了一次修改,对《中共英德县地方史》(二卷)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三)粤桂湘边纵队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圆满完成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成立60周年,我办积极协助粤桂湘边纵队60周年纪念筹委会开展工作,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帮助广宁开展纪念馆的建设,并对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布展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配合纪念活动筹委会到湘南及清远有关老区拍摄有关资料,圆满完成粤桂湘边纵队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
三、二轮修志工作从全省落后跃升至中上游位置
(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二轮修志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第二轮新方志编修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09]17号)精神,二轮修志必须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办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二轮修志工作:
1、成立清远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根据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部署,各县(市、区)志书的审查验收工作由地市级地方志(史志)办负责。从今年起,我市6部志书开始进入审查验收阶段,将陆续有志书送审。为做好志书的审查验收工作,保证志书质量,
2、制定清远市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实施意见。为规范志书的审查验收工作,
3、制定《清远市第二轮市、县、区志编修进度计划表》。为确保2010年底前完成二轮修志任务,增强时间观念,
4、调整《清远市志》编委会成员。7月,为加强对《清远市志》的领导,根据人员工作变动情况,市委、市政府对《清远市志》编委会成员作了调整,由现任市长、市委副书记徐萍华任编委会主任。
5、召开《清远市志》编委会会议。10月,根据《清远市志》的进展情况,召开了市志编委会会议,研究解决《清远市志》进一步修改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清远市志》编委会副主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礼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6、建立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制度。为及时掌握全市的修志进度,年初我办即制定了修志进度季报制度,要求各地每季度报送一次修志进展情况汇报。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分别于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到各地、各单位开展史志工作检查,督促进度慢的地区采取措施,迎头赶上。
7、加强工作指导。我办在成立地方志书复审小组的同时,还确定了5部县(市、区)志书的主审人员,主审人员加强与各县(市、区)的联系,提早介入该书的编审工作,从而加快了全市二轮修志的工作进度,推动了全市志书编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二轮修志工作从全省落后跃升至中上游位置
经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的措施,我市二轮修志工作已从2005年的落后地位跃升至今年的中上位置,全省有19个地级市有市志编修任务,至今年9月,有7个已召开志稿评议会,我市是其中的一个。到12月底止,我市所有6部二轮志书都召开了志稿评议会(全省仅有4个地级市,我市是其中之一),有的志书已进入审查验收阶段。
《清远市志》(稿)在9月召开了志稿评议会,目前正结合专家学者的点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力争2010年春节前完成初审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稿)在7月召开了志稿初审会议并通过初审。9月,召开复审会议,正争取2010年元旦前送终审。
《连州市志》(稿)在9月召开了志稿评议会,10月完成志稿初审,目前正准备送复审。
《清城区志》(稿)、《清新县志》(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志》(稿)也分别于11月、12月召开了志稿评议会及内部评议会,正抓紧时间修改完善,力争尽快进入审查验收程序。
四、年鉴工作依法铺开
《清远年鉴》有新突破,由内部出版改为公开出版。2009年的《清远年鉴》继续采取分类编辑法,共设30篇、165个分目、972个条目,约80万字,对清远市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情况作了翔实的记载。同时组织100多个彩色版面,做到图文并茂。
连州市地方志办、英德市史志办、清新县史志办和阳山县史志办以创精品年鉴为目标,2009年继续编辑出版了《连州年鉴》、《英德年鉴》、《清新年鉴》和《阳山年鉴》。
《佛冈年鉴》突破困难,也在2009年底创刊出版。
《连南年鉴》已完成编撰工作,准备付印。
五、党史宣传教育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斐然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根据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及省政府地方志办的工作部署,我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党史宣传教育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一)编辑出版《清远六十年巡礼》大型宣传画册
画册共收录了200多幅图片,分为清远城市风光、建国60年清远发展历史、各行各业发展成就、各县(市、区)发展成就等部分,直观地展现了清远60年的发展足迹。
(二)结合建国60周年的宣传活动,在《清远日报》上开辟“清远当代史记”专栏
与清远日报社、市档案局联合在《清远日报》上开辟“清远当代史记”专栏。从6月至10月,先后刊登了19期,通过对清远当代历史的真实重现,让广大读者和市民了解解放清远、建设清远、发展清远的历史脉络。
(三)各县(市、区)也拓宽党史宣传教育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思路
英德市史志办与英德市有线电视台合作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报道《历史的脚步——建国60周年英德大事记》栏目,共播出50期。连州市党史研究室为广西电视台拍摄“百色起义”专题系列纪录片之红七军转战连县的情况提供了相关资料。佛冈县史志办公室为配合全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编印了《佛冈不朽的丰碑》一书;撰写了反映中共佛冈地方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纪实材料,分别在《南方日报》、《清远日报》和《佛冈报》上刊载。
六、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铺开
(一)建立史志网
2009年,我办领导高度重视史志网的建设工作,抽出专人负责网络建设。全年组织全市5人参加全省地情网站建站培训,并得到省方志办的支持,为全市赠送了5台网站终端机。年底止,清远市、英德市、连州市、清新县、佛冈县已建立史志网,并与广东省情信息库联网。清远市史志网开辟有方志常识、政策法规、史志动态、县志、年鉴、理论研究等栏目,全年共发布信息约350万字,图片59幅。
(二)配合做好清远市政府门户网站工作
积极配合清远市政府门户网站工作,全年为该网站提供了《清远年鉴》等资料约80万字。
七、队伍建设有了新提升
(一)多途径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1、积极参与有关理论研讨活动。4月,将省志办《关于举办2009′广东省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的通知》(粤志办发[2009]15号)转发给各县(市、区)史志(地方志)办,要求各地积极发动、踊跃参与。至9月,共征集论文8篇。为保证质量,10月,召开各县(市、区)史志(地方志)办主任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推荐6篇论文报省参评。
8月,参加省党史部门优秀科研成果评比(2004~2008年度)活动。全市获著作类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获论文类三等奖一名。
2、积极参加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全年我办有2人参加全省地方志干部培训班;1人参加省、市网络建设培训班。组织各县(市、区)6人参加全省党史干部培训班。
(二)响应市委中心工作,提高队伍政治素质
1、继续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一帮一”活动。在上一年帮扶的基础上,今年我办又支持佛冈县汤塘镇湴江村委2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结对党员逢春节、七一也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达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效果。
2、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活动,大家增强了责任感,强化了奉献意识,不计报酬,乐于奉献,许多同志为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在节假日和晚上加班加点,确保了编史修志各项任务的如期完成。
八、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
为《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卷“清远地方志事业发展”和《广东省志》“清远概况”撰写了约5万字的文字材料。继续为《广东年鉴•2008》撰写文稿,精选宣传图片。
2010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结合《清远市史志事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的规定,2010年,必须全面完成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中共地方史的编写任务及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为此,明年的工作计划是:
一、全面完成我市5部中共地方史(二卷)的编撰出版任务
二、全面完成我市二轮修志中6部综合志书的编纂出版任务
三、继续抓好地方综合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着力抓好还没有编撰年鉴的县(区)开展年鉴编撰工作
四、继续做好党史资料的征研工作,加大党史宣教工作
做好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回忆资料征集工作。全面、有重点地征集、整理有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征集整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清远地区活动的有关资料、图片等。完成《清远市史志事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重点选题布置的史料征集和研究工作。配合建国61周年、建党89周年等有关活动,召开学术研讨、纪念大会。做好党史教育基地的建设等。
五、继续开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充分利用地情资料丰富这一优势,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整理有开发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地方志资源转化为服务党委与政府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成果。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扩大史志信息覆盖面。
结合办公场地的完善,创造条件搞好党史、地方志展馆建设。
六、结合编史修志任务的完成,召开一次全市表彰大会
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拟在2010年底对近几年来为编史修志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七、完成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