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史志工作实际,开拓思维,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业务,拓宽史志工作舞台,努力开创史志工作新局面。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筹备成立清远市史志学会
为了更好地团结和组织分布于全市各行各业,热心党史、地方志研究的人士,促进史志工作深入开展,我办决定成立清远市史志学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将于近期召开成立大会。
二、开展新一轮地方史志赠送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主要领导关于开展读史用志工作的指示精神,我办开展了新一轮地方史志赠送活动。6月20日、6月23日,分别到广州市和佛山市顺德区,将《清远市志》、《清远姓氏》、《清远年鉴》、《中国共产党清远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清远县历史》等地情书籍赠送给广州清远籍人士联谊会以及曾在清远任职的领导。通过地方史志赠送活动,有利于拓展读史用志工作,扩大清远史志文化影响。
三、加强合作,深入开展地方党史研究
㈠启动《从洲心经验、清远经验到清远现象》课题研究。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要求,2013年起,我办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开展《从洲心经验、清远经验到清远现象》课题研究。结合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活动,今年首先开展“清远经验”这一课题研究。上半年重点搜集整理“清远经验”的文献资料和口述回忆资料,目前已完成《清远经验史录》一书初稿,全书分七大编,计划10月前出版。
㈡继续开展口述史资料的征集与整理工作。
2012年启动清远建市以来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口述史资料的抢救、征集、采访、整理和出版工作后,今年上半年继续对征集到的蔡森林、张超崇、赵伯杰、骆雁秋等老同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赵伯杰回忆录》、《蔡森林在清远史录》年内可完成。
㈢开展抗美援朝专题资料整理。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我办采访当年志愿军老战士,查阅档案资料,完成对清远市开展抗美援朝情况的专题资料整理,并向《志愿军英雄谱》编辑部、《南方日报•清远观察》、《清远日报》提供资料。
㈣做好有关书稿的编撰及出版工作。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要求,我办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广东省清远市革命遗址通览》一书的编辑工作,书稿已经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核通过并送出版社,将于年内出版。英德市史志办公室编辑出版了《英德革命史迹通览》一书,该书全面搜集和记录了革命遗址、党史事件形成的时间和过程。连南党史研究室整理编辑《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历届党代会文献汇编》一书,将于近期出版。
四、创新思维,拓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㈠启动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
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主要为下一轮修志做资料准备。根据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部署,4月,经市政府同意,我办印发了《清远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实施意见》、《清远市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规范》。5月16日,召开全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对资料年报工作进行具体布置,明确资料年报工作的主要任务与总体要求、工作职责与分工、内容与工作步骤,并开展了资料年报工作业务培训。
㈡启动“清远与广州”地方志资源开发项目。
为深入挖掘清远与广州历史文化、地缘关系、风土人情等共同特征,促进清广两地文化交流融合,为广清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我办与《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合作,共同开展“清远与广州”大型史志文化系列宣传报道,6月5日,举办了宣传报道启动仪式。报道从今年6月至明年8月,《南方日报·清远观察》每周刊登1至2期,“清远新闻网”开辟“清远与广州”专栏,同步报道并长期保存。
㈢完成《清远姓氏》出版发行工作。
4月,我办编纂的《清远姓氏》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系统、准确真实地记述清远市域各姓氏的来历、繁衍、搬迁、变异、消长、贡献、影响各方面的情况,由概述篇、专记篇、简介篇3个部分组成,共计39.7万字。
㈣综合年鉴编撰工作有序开展。
1月21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广东年鉴·2013〉清远篇组稿要求和〈清远年鉴·2013〉编纂规划与实施意见的通知》(清委办〔2013〕5号)。3月,我办配合省志办在清远举办了全省综合年鉴主编培训班。有关专家对我市《清远年鉴•2012》、《英德年鉴•2012》两部年鉴进行了评议。培训班后,我办根据专家的评议意见梳理汇总了七个方面,并结合七个方面的意见对《清远年鉴•2013》的框架设置、资料辑录、条目编写、装帧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修改。4月,在市委党校举办《清远年鉴·2013》撰稿人培训班,邀请省志办年鉴工作处处长刘波讲授《清远年鉴规范化编写》专题课。5月底完成《清远年鉴·2013》初稿并送印刷厂付印。另外还完成了《广东年鉴·2013》(清远篇)的文字、图片组稿和编辑及《清远市情手册·2013》(清远市概况部分)的组稿上报工作。
各县(市、区)综合年鉴编撰工作正逐步规范。
㈤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佛冈县史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佛冈史志探索与实践》与《佛冈县新农村建设研究报告》,同时为纪念佛冈建置200周年,现正在编纂《佛冈200年》。英德市史志办公室正在编辑《清风雅雨颂英州》、《闽人入英》、《英德工程巡礼》等书籍,有望下半年出版。连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正在编辑《州郡拾零》一书,将未收入志书的古代连州名人轶事、古村遗迹等内容分别编写成篇,结集出版。阳山县史志办公室继续编辑出版《史志园地》杂志。
五、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委派专人负责门户网站及地情网站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史志工作有关动态,上传发布《清远姓氏》、“清远史志”系列明信片等地情资料,截至6月底,清远史志网共上传文字约1038万字,图片80帧,给群众查阅地情资料提供了较大方便。同时,我办还向省志办信息处上报了市信息化建设数据统计情况及数据入库计划。
六、加强自身建设,为史志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我办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自身建设。一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经过我办及相关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2009-2012年的三年扶贫开发“双到”任务,我办帮扶的汤塘镇湴江村实现全面脱贫。5月,我办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清远市2012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优秀驻村单位”,唐丽玲同志被评为“清远市2012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优秀个人”。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我办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结合形势组织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史志工作全面发展打好基础。2011-2012年度,我办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党支部被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五好党支部”,莫祖扬同志被评为“五好党员”、邱泽新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是充分发挥女干部“半边天”的积极作用。我办女干部在推动史志工作中创先争优,积极进取,作出了较大贡献,也赢得了“三八红旗集体”的荣誉称号。四是档案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在2011-2012年度档案工作中,我办该项工作完成较好,得到市档案局的肯定和表彰,1月,魏秋洁同志被评为“清远市2011-2012年度‘十佳档案先进工作者’”。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改进机关作风,整治“慵懒散奢软”等不良风气,我办开展了“正风”行动,先后制定了《清远市史志办公室2013年“正风”行动实施方案》和《清远市史志办公室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工作方案》,并组织全体在职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方案。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全市史志工作者要再接再厉,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全面完成各项史志工作。
一、党史工作方面
㈠完成《广东省清远市革命遗址通览》与《清远经验史录》的出版工作。
㈡继续开展老领导口述史资料的征集与整理工作。争取完成蔡森林、张超崇、赵伯杰等老领导口述史资料的出版工作。抓紧骆雁秋、梁戈文、钟旭城等老领导口述资料的采集工作。
㈢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向市内部分革命老区、学校赠送党史书籍及地情书籍。
㈣做好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争取的跟踪协调工作。
二、地方志工作方面
㈠收集各单位2012年地方志资料年报资料,按要求归类存档。
㈡做好门户网站及地情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完成《清远年鉴·2013》、《中国共产党清远县地方史》(1924-1949)上传发布工作。
㈢与《南方日报·清远观察》协调联系,做好“清远与广州”大型史志文化系列宣传报道。
㈣完成《清远地情展》工作,采取流动展形式,到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巡回展出,分别展出清远市建置、地理、文物、风俗、革命遗址、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就等文字及图片。
㈤抓好综合年鉴出版发行工作。确保《清远年鉴·2013》于今年10月底前出版。督促各县(市、区)综合年鉴顺利开展,并加强对未公开出版综合年鉴的连州、清新、连山、连南指导。
清远市史志办公室
201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