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清远工业经济运行延续2009年下半年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稳步攀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速度和效益取得双赢,实现了清远工业“抓提速、调结构、促转变”,为“十一五”时期画上圆满句号。
一、2010年清远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一)工业增长高开高走,稳步提速。2010年,清远工业经济走势呈现“V”型曲线。头四个月,延续上年底向好态势强势开局,连续四个月保持31%以上的高增长速度;年中有所放缓,但仍然高过全省水平,速度保持19%-25%的水平;三季度末开始加速攀升,全年创出新高,实现工业经济大提速。
全市规模工业全年完成增加值611.2亿元,累计增长34.6%,增幅比上年加快7.6个百分点,比全省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居山区五市首位。这个速度也是我市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速度,超出2008-2010年三年间我市规模工业年平均增速(30.8%)3.8个百分点。
(二)
(三)工业经济结构积极调整,不断优化。受经济自身规律和市委市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部署的推动下,清远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一是非公有经济成为发展主动力。非公有工业实现增加值546.5亿元,同比增长35.6%,增速2010年以来一直高于全部工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1.2%,是推动我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44.6亿元,同比增长41.7%。民营企业的快速增长,促使清远工业经济结构向内源性发展。二是重工业经济成为重要引擎。去年3月份起,清远的轻工业增速一直领先于重工业,表明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保持旺盛。进入2011年,轻工业增长仍然领先于重工业,但随着政府建设资金不断投向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化工业和民生工程,重工业发展加速,重型化特征比较明显。2010年,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54.4亿元,增长35.4%,增幅高出轻工业2.9个百分点。重工业占比重高达74.3%,轻重工结构由2009年底的26.7:73.3调整为2010年底的25.7:74.3。三是小型企业扮演主角色。小型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完成增加值331.1亿元,同比增长53.5%,增幅比大型企业快39.1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快34.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半壁江山,达54.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7%。随着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大中小型结构由2009年的4:48.2:47.8演变为6:39.8:54.2,小型企业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清远工业的规模结构已成为小型企业引领清远工业经济唱主角的状况。四是区域结构均衡性有所增强。2010年,北部地区(三连一阳)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业发展加快,与南部地区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全年实现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35.9%,增幅均高过全市水平和南部水平。南部地区(开发区、清城区、清新、佛冈、英德、阳山)全年实现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34.9%。目前南北两大区域的工业经济总量构成已由2009年的91.2:8.8演变为90.6:9.4,北部的比重有所上升,提高了0.6个百分点,南北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协调性有所增强。五是现代产业较快发展。2010年,清远现代工业三大产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00.8亿元,同比增长43.4%,增幅比上年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3.3亿元,同比增长47.7%;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4.8亿元,同比增长49.8%;优势传统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8.5亿元,同比增长44.2%。现代工业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9.2%,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传统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表明清远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了重大发展。
2010年清远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表一)
名 称 |
本月止累计(亿元) |
同比增长% |
工业增加值 |
611.2 |
34.6 |
在总计中:轻工业 |
156.8 |
32.5 |
重工业 |
454.4 |
35.4 |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
19.4 |
41.0 |
股份制企业 |
256.0 |
49.0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280.7 |
29.6 |
在总计中:非公有工业 |
546.5 |
35.6 |
在总计中:民营企业 |
244.6 |
41.7 |
在总计中:大型企业 |
36.5 |
14.3 |
中型企业 |
243.5 |
18.9 |
小型企业 |
331.1 |
53.5 |
2010年清远规模现代工业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表二)
名称 |
2010年 |
2009年 |
|||
总量(亿元) |
同比增长% |
总量(亿元) |
同比增长% |
||
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 |
611.2 |
34.6 |
490.7 |
27.0 |
|
其中:三大产业合计 |
300.8 |
43.4 |
224.4 |
26.4 |
|
三大产业占比重% |
49.2 |
|
45.7 |
|
|
#先进制造业 |
123.3 |
47.7 |
93.8 |
19.7 |
|
#高技术制造业 |
34.8 |
49.8 |
22.0 |
16.5 |
|
#优势传统产业 |
198.5 |
44.2 |
142.4 |
36.2 |
二、2011年清远工业经济运行需要关注的问题及走势预测
从2010年全年运行情况来看,清远工业产销两旺,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明显提高,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总量规模也实现了新的突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千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6百亿元,跻身全省上游。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种高增长,是在2009年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基础上实现的,属于恢复性增长,工业经济的一些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表现在资金、土地等要素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缺乏重大项目带动;高耗能低产出的行业结构比较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加大;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匮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交通等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发展后劲受到制约;南北区域、城乡发展还不够均衡等等问题。此外,企业经营还面临着国内通胀压力大、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导致成本压力特别是工资成本压力加大的处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清远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关键期,清远工业发展既面临着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看, 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 ,国际经济格局将加速调整,为我市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契机。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世界经济前景依然具有不确定性,严重的下行风险继续困扰世界经济。如果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成为现实,那么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受到影响。报告强调,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漫长和曲折,近期仍需财政刺激来实现经济复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中央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内需拉动作用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入良性轨道,为我市保持长期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2011年,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必然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但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从全省看,广东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继续深入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和《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双转移”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将清远列为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试点,为我市加快融入珠三角、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同时我市也将面临省内兄弟市和毗邻地区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强大竞争压力。从我市来看, 经过建市23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经积累坚实的经济基础,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加速扩张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拓展潜力还很大。2011年,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园、民族工业园、华侨工业园等多个工业园区内大型项目即将集中投产,投资300亿元的“广东顺德(英德)产业园”即将动工,这些积极因素将为清远工业经济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大大促进清远工业经济向前发展。
此外,还要考虑到一个工业方法制度上的变化对清远工业造成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新的工业统计制度规定,2011年规模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此次国家对规模企业划分标准的调整,对清远工业企业个数的影响比较明显,但对经济总量影响甚微。首先从企业个数来看,2010年清远共有831家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现按照新的划分标准,只有626家达到2000万元以上,企业数量减少205家,减幅为24.7%。从产值来看,全市仅减少20亿元,减幅为0.7%。也就是说,由于清远大部分工业企业的规模比较集中在2000万元以上,因此总量上影响不大。考虑到2011年两年对比均使用同一口径,因此,对增长速度计算结果基本上无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初步分析,2011年我市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快水平,全年增长速度有望超过2008-2010年三年间30.8%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