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开局 好中存忧

来源:清远市统计局 访问量:-发布时间:2016-05-26

——2016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2016年一季度清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工业经济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提出工作建议。

关键词:工业  经济运行  分析

一季度,在全国、全省工业经济均不同程度回落的大背景下,清远工业实现高位开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继续在调整结构、转换动能、适应新常态的进程中砥砺前行,清远一季度工业经济数据既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阶段要巩固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势头面临巨大挑战

  一、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用电走势一致。一季度,清远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5.4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连续两个月居全省首位,比全国(5.8%)高7.1个百分点,比全省(6.9%)高6个百分点,比山区五市平均水平(7.3%)高5.6个百分点。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但比前两月增13.1%已小幅回调了0.2个百分点。从历史同期数据看,规上工业增加值自2012年以来首次一季度实现双位数高开。与此同时,作为观测经济“冷暖”重要指标工业用电量及工业增值税也一路走高,一季度,全市工业累计用电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速比前两月提升4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累计实现增值税7.4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前两月提升7.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用电和增值税走势保持一致。

12012年以来全省及清远市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势图

(二)工业效益提升、“双降”显成效。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4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全省(3.4%)高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全省平均(25.8)低9.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0.5%,同比提升13.8个百分点。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7%,同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企业运营“双降”显成效,一是 “降成本”,规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94元,同比下降0.76元;二是“降息”,企业的财务费用下降明显,规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2.7亿元,同比下降17%,利息支出下降对利润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1.7%

(三)行业发展、贡献有分化。一季度,全市32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总量排前十大行业中,增长速度呈“七高三低”的态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七大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皮革制品和制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三大行业则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行业贡献情况来看,废弃综利用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两大行业仍然是占据总量及增长贡献的排头兵。

1: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前十位行业发展情况

行业名称

增加值累计(现价)

累计增长(%)

贡献率(%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百分点

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合计

85.4

12.9

10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5.7

13

20

2.7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3.3

18.8

22.7

3.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0.2

15.5

13.3

1.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7

15.8

11.1

1.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6.2

-5.9

-3.7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6

95

16.2

2.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1

21.2

5.5

0.8

农副食品加工业

2.7

9.7

2.3

0.3

金属制品业

2.4

52.1

8

1.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1

0.5

0.1

0

总量前十位行业合计

66.9

13.1

95.6

13.1

(四)南北区域协同发展、部分区域增速回落明显。一季度,南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81.3亿元,同比增长12.8%;南部四县(市、区)除清新区增速略比去年同期回调0.5个百分点外,清城(含高新区)、佛冈和英德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1.5个、10.9个和5个百分点。但需引起重视的是,高新片区企业今年以来增长乏力,增速呈断崖式跳水,前2月及一季度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腰斩9.3个和10.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和4.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的增长贡献率由去年一季度的31.3%回调至11.9%北部地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13.3%,北部地区“两连一阳”三县的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雨水较往年充沛,水电行业生产走高因素的影响,而连州市则受有色金属行业主导企业生产大幅度下滑的影响,成为全市唯一工业负增长的县(市)。

             图2:一季度分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总量及增速%

 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严重不足

一是新建企业少而小。截止3月末,我市本年度暂时未有新建企业达标入库。2015年,我市新建入库企业也仅有10家,10家新增企业规模较小,2016年一季度仅实现增加值0.83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仅为6.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二是规下升规上企业拉动力仍显不足。2015年全市规下升规上企业44家,44家企业一季度累计实现增加值1.3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仅为9.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及规下升规上共54家新入库企业对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仅为15.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新入库企业规模小而少,增量企业储备明显不足,拉动力有限,在没有新的重大工业项目投产上规模企业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现有存量企业挖潜改造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下阶段要实现我市工业经济高速增长难度很大。三是对在201544家重点技改竣工企业进行生产效益跟踪调查数据显示,部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产达效,成效不尽人意。44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7.9亿元,同比下降0.8%,实现利润总额0.95亿元,同比下降34.5%。依赖技术改造挖掘新的增长点,为企业和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撑力有限。

(二)调结构、动能转换任重而道远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6.9%,比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1.2%13%30.6%15.8%15.5%,五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分别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8.3个、0.1个、17.7个和2.6个百分点。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0.0%27.7%虽然增长速度有加快,但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依然偏小,分别只占全市规上工业的4.8%17.6%,要实现调结构、动能转换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产业园区增速、贡献双下滑

一季度,省级产业园及集聚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9亿元,同比增长18.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34.6%,增速及贡献率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分别下降了6.8个和4.2个百分点;园区及集聚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8%,较去年同期提升3.5个百分点,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产业园及集聚区占比的提升是在放大了园区统计口径,增加依托产业园发展集聚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季度,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两大园区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分别比去年同期下滑了9个和18.8个百分点。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对全市规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也下降了8.9个百分点。

2

一季度省级产业转移园及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园区名称

2016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2015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增速±(百分点)

增长贡献率±(百分点)

累计

累计增长%

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

累计

累计增长%

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

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

16.25

15.8

20.8

14.85

24.8

29.7

-9.0

-8.9

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

4.59

24.4

8.2

2.62

43.2

7.9

-18.8

0.3

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区

2.95

24.5

5.4

1.76

6.7

1.1

17.8

4.3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

0.16

10.4

0.1

 

 

 

10.4

0.1

省级产业园合计

23.94

18.3

34.6

19.23

25.1

38.7

-6.8

-4.2

注:2016年园区数据为含集聚区的新统计口径。

(四)支柱行业产能利用率仍然不高

一季度,对全市241家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的企业占37.3%,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0%-90%之间的企业占40.7%,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下的企业则占29.1%。而影响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占全部调查企业的40.2%;二是季节性减产,占25.7%;三是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和产品价格过低,分别占15.8%部分传统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9.3%

3:影响产能发挥的主要原因

 

 

 

 

(五)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趋紧

一季度,清远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4.0%,累计同比下降6.0%,仍在下降区间运行, 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大类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占行业总数的53.7%。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两大主导行业PPI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跌势一路下行,两大主导行业产品价格总指数分别为88%91.8%。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进一步挤压企业的赢利空间。一季度,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两大行业同比累计减少利润4.4亿元,影响全市利润下降39.9个百分点。

(六)企业生产信心仍然欠缺

一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显示, “对下季度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合理预期”,27.4%的企业认为“乐观”、61.4%的企业认为“一般”、 11.2%的企业认为“不乐观”。“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测”,22.4%企业认为“乐观” 、65.2%的企业认为“一般”、 12.4%的企业认为“不乐观”。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信心仍然不足。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排前四位的分别是:用工成本上升占46.9%、产品需求不足占25.7%、产品价格下降占23.7%和资金紧张占22.4%。企业信心下降,预示企业生产规模或会收缩,调查显示,有24.1%的企业表示“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去年同期减少”。

(七)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

一是部分企业开工仍然不足。受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用工成本高企等影响,一季度, 272家企业累计减少产值38.6亿元,减产面为44.2%,截止3月末,仍然有25家企业停产。二是主导行业利润走低,影响巨大。规上工业企业共有亏损企业239家,亏损面为39.1%,虽较去年同期略有收窄,但亏损面仍然较大。目前水泥及有色金属等行业持续微利甚至亏本运营,预测下半年产品市场价格快速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将对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带来严竣的考验。

三、几点建议

从国际形势来看,尽管世界经济存在总体向好趋势,但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较为缓慢,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宏观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出现根本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大环境整体需求依然较为疲弱,复苏力量不强劲,支柱行业产品价格快速上行动力不足。结合国内外经济走势、价格运行规律及去年我市工业低开高走的趋势等综合判断,预计上半年我市工业生产会呈逐步放缓的走势。

(一)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支撑。项目建设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在全市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良好局面。引进一批适合清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从“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打造清远品牌。当前,要着力加快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大项目跟踪推进力度,缩短项目建设投产周期,力促一批新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争取尽早纳入规上工业统计,尽快成为工业增长的有效增量。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强化产业园区在工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继续加大园区建设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立足产业基础与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协同竞争力。

(二)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资金是保障。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能只依赖市场,需要地方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多方共同努力。建议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格局下,发挥地方政府在盘活资金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各级财政对企业发展的引导性投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通过上市融资等多种渠道吸引民间投资。并通过推进市场化开发,采取“引凤筑巢”和政企合作开发模式筹集资金,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开拓产品市场,提高营销能力。一要指导企业加强市场分析预测能力,增强品牌、质量以及服务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鼓励企业对传统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以确保市场份额的稳定。三是促进企业创新营销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及网络营销渠道开展业务,提高销售效率。四是政府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法律、信息、技术、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协调,支持企业妥善应对新挑战。

(四)发展新兴产业,提供多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被认为是国家振兴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应引导企业紧跟国家步伐,着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我市自身发展特点为基础,因势利导,加大力度扶持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突出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注重技改投入项目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挖掘工业增长新亮点,努力构筑工业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五)推进供给侧改革,开创转型新路径。供给侧改革,是一场关乎企业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深刻变革,实质就是以市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供给侧改革的启示就是,企业不仅要按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更要创造市场,绝不能盲目的生产过剩产品。因此,企业要更好的发展,必须以创新转型为主线,不断的创新技改、优化管理。参与供给侧改革,企业要将新技术、新产品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围绕劳动力、资本金融、效率和质量、创新能力这些供给侧改革的四大要素,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合理疏导资源向新兴领域转移,加大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品牌的创立,不断开创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