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月规上工业运行情况
经过去年和今年初对全市工业发展的紧抓实干,前2个月我市规上工业经济规模得到补充,工业经济指标实现较好增长,工业回升态势总体仍在延续,为一季度的开门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好的方面有:
1.规上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前2个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7.5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1.3%(实际平台增长17%),增速排名全省第4(去年同期第19)。
2.规上企业数量较大增加。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推动,今年全市符合条件被批准为规下转规上的企业共有75家,去年新建投产的新增企业23家,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可达到580家,相比2014年1月份(463家)多出117家企业。
3.主要县(市区)贡献增强。南中部五个县(市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5.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7.8%(去年同期是92.9%),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达96.2%(去年同期87.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6个百分点。其中清城区和佛冈县在去年增资扩产和新增企业的拉动下,相比上年一季度增速无力拖低全市的情况,今年前2个月回升有力,对全市的贡献率达到43.4%,比上年同期提高37.9个百分点。
4. 民营和小型企业增势强劲。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同比增长22%,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是89.2%。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29.8%,贡献率70.3%。
不利的方面有:
1.主要行业拉动减弱。前10大工业行业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8.3%(去年同期82.2%),对全市增加值的贡献率是75.3%(去年同期92.6%)。主要是由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废弃资源行业受价格影响,产值下降,贡献率由去年的83.2%下降到今年前2个月的26.5%。
2.工业销售及投资指标出现下降。工业销售情况较上年有所下降,工业品产销率为95.9%(去年同期99.7%)。工业投资受春节因素影响,实现8.1亿元,同比下降10.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5%,较上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
前2个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了较高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清城区和佛冈县的恢复性增长,同期基数较低,并非工业经济实现提升;二是新建投产和增资扩产企业无基数的拉动,原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受外部环境和春节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规上工业实现较好的起步,相对去年同期有较大回升,但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工业增长不确定因素仍多,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1.主要行业的问题仍较突出。表现为:一是产品价格降幅明显。水泥行业当前由于季节性原因,产品价格出现回落,目前水泥价在300元/吨左右,熟料价格在220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1号光亮铜今年来一路走低,3月中旬降到3.8万元/吨,比上年同期每吨下降4000元,对我市再生金属相关行业影响较大。二是库存压力较大,去库存会影响企业近期生产。受房地产的关联影响,当前陶瓷和水泥行业库存增加均较明显,其中台泥和龙山等企业出现满库的情况,城区陶瓷行业累计产值同比下降20%左右。
2.减停产企业较多,企业开工仍未步入正常。从2月份的情况看,全市减停产企业较多,减产企业182家,停产企业77家。减停产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44.7%,减停面仍较大。企业开工仍显不足,根据对我市相关32家企业开工情况的抽样调查,目前有14家企业员工到岗率在90%以下,占抽样比重的44%。
3.用电增长关联工业增加值,后期工业增速压力很大。由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工业用电增速的正相关,在我市工业用电的基数已经远高于山区兄弟市、而工业增加值的用电产出率远低于兄弟市的情况下,我市要保障规上工业较高增长的压力会更大。
三、推动工业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主要工业行业发展的关注。受外部环境影响,今年我市主要工业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和有色金属等行业面临的困难增加,但这些行业的比重较大,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影响突出。应科学分析发展面临的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主要行业的企业生产中遇到资金、市场、用电、用水、用工等问题,推动企业正常生产,确保主要工业行业的持续拉动作用,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继续抓工业招商和项目建设的力度。继续围绕产业定位,开展工业招商工作,延伸现有优势产业的上下游链条。切实保障工业项目的用地供给,真正解决已引进项目和在建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促进项目早落地建设;及时准确掌握工业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进展情况,落实各种生产要素的保障,促进建设项目和技改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按期竣工投产,确保新项目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形成有效的拉动。
3.继续抓好工业产业的调整升级。我市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能源消耗的绝对值仍然较高,全市工业用电的产出率远低于山区市的平均水平,而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节能降耗的力度将持续加大。因此,必须加快工业的调整升级,促进工业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转变,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控制高耗能行业投资等方式,努力提高我市能耗低、附加值高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发展的质量。
4.继续抓好园区的扩能增效工作。目前我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用地指标不足、园区的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仍较明显。应继续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提升园区工业总量和质量,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加快促进园区合作共建的步伐,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招大商、上规模。同时,认真推动已入驻企业尽快投产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