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经历高速开局后逐渐趋缓,年中又呈稳中回升态势。从当前情况看,工业经济总体保持较稳定,但困难依然较为突出,下行压力仍较大。1-12月,全市653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43.78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工业总产值1769.8亿元,同比增长12.2%。
(一)主要行业情况。从工业行业大类看,前11月,全市34个工业行业中实现正增长的行业有21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的有12个工业行业。前10大行业占比77.9%,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4.1亿元,增长8.6%,据近期了解,目前清新云龙园15家陶瓷企业均正常生产,窑炉生产线总数60条,正常生产生产线57条。有色金属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7.56亿元,增长6.9%。另外,新兴产业发展快速,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2%,行业增加值排位(4)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位次。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8.8%,行业增加值总量排位(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个位次。
(二)县(市、区)工业经济情况。前12个月,南中部县市区中,清城区(含高新区)、英德市、佛冈县工业基本保持平稳,清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增速呈回升态势。北部县市区中,连南和阳山呈现负增长,主要受供电改制电力行业的产值大幅下降等原因影响,前12月分别下降37%和8.7%。
(三)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有所下降。1-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0.94%。负增长主要原因:1、国际贸易形势紧张,对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国内投资形势较为低迷,制造业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扩大投资意愿不强烈。2、工业投资缺乏大型项目拉动,入库的475个项目中,本年度累计投入超亿元项目仅为10个,除欧派等续建项目外,基本无较大型新增项目入库。3、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未能如期,通用电梯项目主体建设缓慢,尚有用地需进行征地拆迁、调规。
1-12月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同比下降17.97%。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技术改造投资缺乏大的项目拉动。前一轮技改攻坚战我市较大的技改项目多数已完成建设,目前缺乏新的大项目做支撑。二是入统计算方式改变、对异地改造项目入统的认识影响投资进度。500-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统方式改为按实际发票入统,无法及时按进度报统计。对珠三角转移至我市省级园区的企业实施异地技术改造纳入技改投资仅广清产业园统计部门认可。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北部地区划为生态保护区,且地势偏远,制造业滞后。技改投资主要由南部、中部地区拉动。
(四)工业用电增长较快。1-11月,全市工业用电完成1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比前三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
(五)工业园区较好推进。1-11月全市园区新落地企业75家,累计立项投资124.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0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9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6.7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46.2亿元,全口径税收3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13.3%;完成梯度转移珠三角项目55个,完成省下达目标(50个)的110%;完成产业共建亿元以上项目31个,完成省下达目标(20个)的155%。
(六)工业招商进展顺利。1-11月,我市新签约工业项目109个,合同投资额536.2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1个,合同投资额517.8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一是举办招商推介活动。5月25日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建立智能制造交流平台,推动清远地区以及敏实集团智能制造的发展我局与敏实集团共同举办了2018年敏实集团全球高层峰会;我局于今年7月6日牵头在东莞举办“2018年清远市面向高新技术企业招商推介活动”,活动主要围绕穗莞深高新技术、有意回清投资乡贤等展开推介,活动吸引了400家高新科技企业参会,现场签下26个项目,总投资54.25亿元,项目涵盖电动交通、高新技术、电器、塑胶制品、高分子材料、现代化家居、生活用品、汽车零件、建筑材料、生活用品、涂料等多个方面。二是积极对接珠三角行业协会和企业。赴东莞市清远商会及相关工业企业驻点拜访,接洽了深圳市清远商会及重点选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等行业的中、上游项目等行业企业到我市投资考察、项目洽谈。三是推动工业经贸洽谈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18年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现代化工业技术博览会、2018年第五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多个经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