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冠名基金作为慈善资源整合与精准化运作的创新模式,正日益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2019年,清远市慈善总会推出内设冠名基金业务,由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基于特定慈善愿景,在总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下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冠名基金的设立既体现了捐赠者的公益理念与社会责任感,也为慈善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冠名基金的核心价值体现一是为捐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慈善参与路径,可围绕教育帮扶、医疗救助、乡村振兴、弱势群体关爱等特定领域,量身定制项目方案,实现慈善资源的精准投放。二是冠名基金具备灵活的运作机制。捐赠者不仅可以自主规划资金使用方向、项目实施周期,还能参与项目策划、监督与评估,深度体验慈善实践过程,这种深度参与感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身公益的积极性。三是冠名基金有助于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与透明度。清远市慈善总会通过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信息公开机制,确保每一笔善款的流向清晰可溯,既保障了捐赠者的知情权,也为慈善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示范。
一、基金阵容与总体规模
截至2025年6月30日,清远市慈善总会已构建起布局完善的冠名基金体系,现有21个冠名基金,截至统计期末已汇聚慈善资金超2241.21万元,累计投入使用慈善资金超1847.46万元,业务版图广泛覆盖教育支持、妇女儿童、养老服务、乡村振兴、社区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公益服务矩阵,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力量。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21个冠名基金资产规模实现稳健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973家爱心企业与个人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已累计开展183个慈善项目,惠及约102814人次。从山区儿童的求学之路,到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每一个慈善项目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善意与关怀,不仅彰显了清远市民对慈善事业的高度认可,更体现出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公益情怀。
二、统观基金历年收支情况
三、基金成效速览
(一)教育赋能:培育人才,点亮未来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清远市第一中学教育发展基金积极发挥作用,累计投入472.9万余元慈善资金,精心开展38个奖教奖学、助困助学项目,惠及3314人次。2024年,该基金聚焦高素质人才教育,在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系统开展超150节拔尖人才培训课程,采用理论精讲、实践实训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模式,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设立奖教奖学金,构建多元评价激励体系,通过分层分类的奖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学术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师生予以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在校园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清远市第一中学教育发展基金——阮灿华荣誉校友奖教奖学金捐赠仪式
清远市第一中学教育发展基金——清远市第一中学困难学生慰问
清远日报蓝丝带公益基金同样在教育慈善领域贡献力量,投入65.5万元慈善资金,通过严谨的调查摸底、资格审查、入户家访等流程,精准确定资助对象,为187名学子搭建起助学桥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求学之路。
清远日报蓝丝带公益基金——清远日报蓝丝带助学五周年
(二)乡村振兴与基层建设:夯实根基,促进发展
为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事业,清远市总商会基金、妇女儿童发展基金、清远市福建商会慈善基金等多家基金致力乡村振兴领域,合计支出407.8万余元慈善资金,全力资助村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村道修缮、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文化建设领域,投入资金建设文化长廊、党建文化广场,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既为村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空间,又打造成为基层党建宣传的重要阵地,有效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清远市总商会基金——道路硬底化施工
清远市总商会基金——党建文化广场建设
在产业振兴方面,通过支持农作物种植项目、香瓜种植示范基地、茶叶精制厂建设等,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清远市总商会基金联动145家企业商协会参与2024年清远市商会周(英德专场)活动,通过资源对接、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等多元形式,促进产业融合,精准赋能“百千万工程”,为清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清远市总商会基金——2024年清远市商会周(英德专场)现场
(三)民生保障和社会关爱:传递温暖,守护幸福
清远市福建商会慈善基金、妇女儿童发展基金、清远市社会组织总会慈善基金等多家基金共同发力,合计支出243.5万余元慈善资金,积极开展关爱困难女性、高龄长者、困境儿童、特殊儿童等困难群体的慈善公益活动。通过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发放慰问金、开展安全教育课堂、打造儿童友好空间等方式,为超1450人次送去温暖与关怀。同时,通过开展义卖、义剪、社会福利捐赠等活动,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社会福利和人文关怀。此外,中数科谷基金捐赠100万元用于清城区福利院升级改造,助力清远市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福利机构的规范建设和服务设施水平。
妇女儿童发展基金——“康乃馨”关爱困难女性行动
清远市社会组织总会慈善基金——“情暖新春共护未来”走访慰问困境儿童活动
清远市福建商会慈善基金——慰问参战老兵
中数科谷基金——清城区福利院改造升级工程
(四)应急救灾响应:共克时艰,彰显担当
在三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清远市福建商会慈善基金、清远市女企业家协会慈善基金、清远市总商会基金、锦乐慈善基金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捐赠善款31万余元,用于医疗物资采购、防疫人员后勤保障等工作,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为筑牢疫情防线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全社会凝聚抗疫合力树立了榜样。
清远市女企业家协会慈善基金——关爱清远一线医护人员家庭公益活动
清远市福建商会慈善基金——“防疫有温度,爱心不隔离”活动物资派发
面对2022年6月及2024年4月的突发洪水自然灾害,妇女儿童发展基金迅速行动,拨付资金42.2万余元至英德市浛洸镇、阳山县青莲镇、清新区浸潭镇等受灾地区,用于采购发放救灾物资,助力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在灾后,持续关注受灾困难农户,及时拨付救助资金,支持他们开展灾后复工复产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锦乐慈善基金密切关注灾区动态,在了解到受灾群众生活物资短缺,以及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面临资金与物资双重压力后,向受灾地区捐赠资金27.5万元,用于购置食品、饮用水、生活日用品等,保障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将部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修复、企业设备重置等灾后重建与复工复产工作中,助力灾区尽快恢复往日生机。
妇女儿童发展基金——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协助运送物资、派发食品
锦乐慈善基金——助力抗洪救灾工作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亮点
(一)数字化捐赠管理,打造透明公益生态
清远市慈善总会搭建起一体化捐赠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多元捐赠渠道,实现捐赠流程全链条数字化追踪。捐赠者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善款去向,电子捐赠发票即时开具,捐赠意向与项目执行精准匹配。从善款接收、项目立项到成果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公开透明,让爱心轨迹清晰可溯,切实保障捐赠者知情权与监督权。
(二)全流程风控体系,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建立严密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实行"预算前置、分级审批、动态监控"的资金管理模式。对每一笔捐赠资金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从预算编制、支出审核到效益评估,确保专款专用、高效落地。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开展年度财务审计和专项审计,结合内部常态化核查,构建起"内外联动、全程留痕"的监督体系,连续多年实现捐赠资金"零风险、零事故",全力守护慈善事业公信力根基。
(三)标准化档案管理,夯实专业运营根基
构建系统化捐赠项目管理档案库,对项目立项、资金审批、物资调配、受助对接等全流程进行全过程记录。通过完整留存捐赠协议、审批文件、收支凭证等原始资料,形成可追溯、可核查的电子与纸质双重档案,既保障捐赠活动依法依规开展,又为后续项目评估、经验总结提供详实依据,有效防范管理漏洞,提升慈善运作专业化水平。
(四)阳光化信息披露,提升社会公益形象
坚持“阳光、透明、可追溯”原则,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及监管部门发布捐赠资金使用明细、物资分配情况、项目实施成果等信息。通过透明化的信息披露,不仅增强社会各界对慈善工作的信任度,更为爱心企业搭建起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的优质平台,让每一份善举都能在阳光下绽放光彩,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服务 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清远市慈善总会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引领各冠名基金深化发展,持续深耕优势领域,通过创新“慈善+”服务模式,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项目。我们将依托专业化运营团队,建立数字化捐赠管理平台,为冠名基金提供透明、高效的全流程服务,确保每一笔善款都能精准落地,让慈善力量发挥最大效能。
冠名基金作为汇聚社会爱心的重要载体,既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树立品牌形象的优质平台,也是个人传递善意、回馈社会的温暖纽带。每一个冠名基金的设立,都是点亮希望的火种——无论是助力山区学子完成学业,还是守护孤寡老人晚年生活,都能让慈善事业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冠名基金不仅能灵活对接捐赠方个性化公益需求,还能通过公开透明的项目展示,实现慈善成果的可视化,让爱心传递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在此,我们诚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响应,携手设立冠名基金,共同打造专属公益IP。清远市慈善总会将提供定制化方案设计、全流程项目管理、多渠道宣传推广等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份善意都能得到专业支持与传播。您的加入,不仅能为弱势群体送去希望,更将为清远的社会和谐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让我们以基金为桥梁,凝聚点滴爱心,
携手共绘公益事业的壮阔蓝图,
迈向“人人慈善、大爱清远”的美好未来!
清远市慈善总会
202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