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举办首个开学典礼,首届七年级共设18个班,826名学生。同日,英德市多所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正式启用,迎来首批学生......清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8月底,10所学校已完成工程建设,秋季学期可新增公办学前学位420个,公办中小学位15617个。
其中,新建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等6所学校,改扩建清新区太和镇陈广纪念小学(二期)等4所学校,两区高中通过提高班额、扩班扩建、中职附设高中班、开设公普班,增加学位4767个。同时,因地制宜撤并31个生源极少的教学点,通过“组合拳”进一步优化全市的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揭牌仪式。2025年9月1日,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举行开学典礼。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2025年9月1日,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举行开学典礼。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提供3000个优质学位
走进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崭新的教学楼,已感觉到阵阵清凉。9月1日,在7年级11班教室内,前后两台空调齐开,桌面上摆放着学生们各式自制名牌。在老师的鼓励下,不少学生大方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因为大家大都来自不同的学校及班级,希望能通过名牌和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大家能更快地熟悉,也能让老师能尽快地把学生及名字对上号。”学校老师介绍。学生李泳仪说,开学前已对学校环境充满期待,开学看到崭新的教学楼及课室,还是让她很惊喜。虽然班里没有以前的同班同学,但她相信,在新的学校一定能交到新的朋友。未来三年,我们也会在校园共同努力,学好知识,学着独立和担当,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靠近。”
2025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内,新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清远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兼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校长梁志刚介绍,学校目前共有教师70名,除了面向全国招聘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外,大部分从清城区各初中学校调配。在课程方面,学校将建构“松立”(暂名)课程体系,并依托清远市第一中学强大的教育资源,重点打造“初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式培养课程”,致力打造“清远优质教育新名片”。
清远一中松苏岭中学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辖区内,学校占地86亩,共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大楼、体育馆等7栋建筑,同时配备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智能图书馆及科创实验室等完善设施。在招生规模上,该校规划设置60个教学班,可提供3000个优质学位。
清新区陈广纪念小学新增学位1080个
9月1日,清新区太和镇陈广纪念小学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此次扩建新增5栋现代化教学楼,学校办学规模扩大至6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700人,新增学位1080个,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学位紧张问题。同时,学校同步完善功能场室与运动设施,推动教育硬件提质升级。
清新区太和镇陈广纪念小学新增5栋现代化教学楼投入使用。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本次扩建工程包含教学楼、艺术楼等5栋建筑,配套建设音乐室、科技室等特色功能场室,并新建室内篮球场、200米跑道标准足球场等运动设施。
陈广纪念小学始建于2001年,初建时占地约33亩。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学校持续扩容提质。目前,校园占地52亩,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共有34个教学班、84名教师、1690名学生。学校注重教育质量提升,2024年7月成为清远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作为清新区中心城区标志性学校,陈广纪念小学秉承“七彩教育”办学理念,将多彩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与教学实践,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此次扩建投用,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周边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英德新增学位近3000个
9月1日,英德市多所新建中小学正式启用,包括英德市浈阳学校、英红镇第三小学和广大附中广德学校在内的新教育设施,共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990个。
9月1日,英德市浈阳学校开学。通讯员供图
作为英德市重点民生工程,英德市浈阳学校于9月1日上午举行开校庆典。该校由原英德职业技术学校改建而成,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规划办学规模100个教学班、5000个学位。首批已有2880名学生入学。该校采用“九年一贯、一体办学”模式,旨在为英德市区及周边家庭提供更优质、更连贯的教育服务。
9月1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德学校在广德产业园内举行开学典礼暨二期项目动工仪式。清远日报记者 钟履双 摄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德学校也在广德产业园内举行开学典礼暨二期项目动工仪式。该校是广德产业园推进“百千万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项目,由广德产业园募集资金筹建、广大附中管理的公办学校,为广德产业园企业员工子女及英德市中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总规划48个班、提供2400个学位。一期项目从动工到交付仅用时6个月,首批近400名小学和初中学生已顺利入学。
英红镇第三小学也于9月1日重启复学,这座曾因危房分流而暂别师生的侨乡校园,在英德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下焕然重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年的到来。复学当天,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和赠书活动,政协第十三届英德市委员会(港澳组)还捐赠18万元用于运动广场建设。
连州新增3770个学位筑牢教育根基
今年以来,连州聚焦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精准推进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双溪校区以及西岸镇中心学校教学楼扩建等多项教育工程,共新增377个义务教育学位,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操场上,学生在奔跑。通讯员供图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自2024年9月落成开办以来,这所学校就以其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教育理念,迅速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成为区域教育的标杆。继去年一期完工建设首批提供4380个学位后,今年秋季,该校又新增了3480个学位。
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同样被悉心关照。9月1日,连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双溪校区正式启用。新校区由撤并后的原连州镇双溪小学改造而成,通过改建课室、功能室、宿舍及饭堂,新增9个教学班、90个学位,既解决了原特教学校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达标的问题,更践行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承诺。
同日,连州市西岸镇中心学校重建后的教学楼也正式投入使用,新增200个小学学位。此前,该校旧教学楼因鉴定为危房被拆除,部分学生临时分流就学。在广清帮扶指挥部、黄埔对口帮扶600万元资金支持下,新教学楼顺利落成,让原分流学生及七村教学点学生重返“家门口”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