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一)接收投诉基本情况
全国12315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消费投诉14264件,占接收总量72.46%,同比增长53.4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99.46万元。
图1:2021年接收投诉及处理情况
二、消费投诉受理情况分析
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消费维权投诉数量14264件,受理12405件,占接收投诉总量86.97%,其中:受理商品类消费投诉数量5917件,占47.7%,受理服务类消费投诉数量6488件,占52.3%。
(一)按投诉问题类别划分
投诉问题类别统计显示,消费维权投诉集中在售后服务、质量、合同、食品安全、价格投诉等五个方面。剔除其他项,受理投诉数量排在前五位的问题是售后服务(4633件,占37.35%)、质量(1328件,占10.71%)、合同(932件,占7.51%)、食品安全(894件,占7.21%)、价格投诉(869件,占7.01%)。此五类问题的受理投诉数量合计为8656件,占受理消费者维权投诉数量的69.78%。具体详见图2。
图2:2021年投诉问题类别情况
(二)商品类投诉情况
1.基本情况
2021年,商品类投诉受理数量5917件,同比增加2130件,增幅56.25%。剔除其他类,排名前三位的商品类投诉分别是:一般食品1292件,占21.84%;交通工具740件,占12.51%;家居用品461件,占7.79%。剔除其他类,前十位商品类投诉受理数量情况详见表1。
表1:2021年前十位商品类投诉受理数量情况表
2.投诉受理数量排名前三位商品主要涉及问题
(1)共受理一般食品投诉1292件,同比增长95.76%,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一般食品投诉集中反映食品安全、质量与售后服务的问题。投诉主要涉及肉及肉制品(294件)、烘焙食品(107件)、水果(94件)、乳制品(74件)等食品品类。投诉主要反映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有异味、食用后引起身体不适,以及食品标签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2)共受理交通工具投诉740件,同比增长11.61%,居商品类投诉第二位。交通工具投诉主要涉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587件)、摩托车与助力车(116件)等。集中反映交通工具的售后服务问题,表现为:一是经营者不履行三包义务、不兑现承诺;二是交通工具故障、电池等零件存在质量问题不能一次性维修好;三是经营者无故拖延履行义务等问题。
(3)共受理家居用品投诉461件,同比增长65.23%。家居用品投诉主要涉及家具(276件)、日杂用品(56件)等。主要反映家居用品的售后服务与质量的问题,一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经营者拖延、不履行义务;二是安装不当、不及时安装、安装服务不到位等;三是预定的产品与实际不一致,货不对版。
(三)服务类投诉情况
1.基本情况
2021年,共受理服务类投诉6488件,同比增加2382件,增幅58.01%。剔除其他类,排名前三位的服务类投诉分别是:餐饮和住宿服务1849件,占28.5%;文化、娱乐、体育服务783件,占12.07%;美容、美发、洗浴服务532件,占8.2%。剔除其他类,前十位服务类投诉受理数量情况详见表2。
表2:2021年前十位服务类投诉受理数量情况表
2.投诉受理数量排名前三位服务主要涉及问题
(1)共受理餐饮和住宿服务投诉1849件,其中,受理餐饮服务(868件)、住宿服务(981件),同比增长79.17%,居服务类投诉第一位。主要反映的问题有:一是经营者提供的食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变质、混有异物、异味等情况以及经营场所环境卫生不达标。二是消费者因疫情、行程安排、经营者等原因无法按计划入住酒店的退款纠纷。三是广告宣传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等。四是经营者乱收费的问题。
(2)共受理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783件,同比增长222.22%。投诉集中在健身服务(511件)、参观游乐服务(233件)两类服务。该类投诉大部分为预付款消费引起的退款纠纷,主要有:一是经营者易址、结业导致会员卡无法照常使用,不及时退款、退款难的问题。二是经营者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履行承诺,办卡容易、退卡难的问题。
(3)共受理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投诉532件,其中,美容、美发服务(486件)、洗浴与按摩服务(46件),同比增长95.25%。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者歇业、结业、跑路擅自停止服务,预付款消费未能及时退款、退款难的问题。二是经营者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兑现服务承诺;三是消费者使用后不达宣传效果,退款无果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