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清远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在食用农产品监管、保健食品宣传、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等细微处下功夫,在工作实处中见成效,久久为功,实现以“点上发力”到“面面开花”,汇聚起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一、抓好快速检测着力点,扩大社会治理参与面
为守好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大门,对全市集中交易市场、大中型超市、连锁企业等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开展快速检测,科学谋划快检方案和数量,层层拆解任务批次和进度,圈出重点检测品种和项目,分析掌握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有效调整高风险品种。及时在显著位置公示快检信息,完善不合格产品处置,构建社会共治格局。2024年,全市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328101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以理论+实操+考核的形式,对各级市场监管系统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全市食用农产品快检水平。在广东省首届“民生杯”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荣获全省第三名、团体二等奖。
二、打造宣传阵地创新点,延伸科学普及覆盖面
为提升公众对保健食品的科学认知能力,全方位高频次开展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选取老干部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老龄人密集场所,创新性打造10个保健食品宣传阵地,并保持常态化运行。在阵地宣传保健食品基本常识和防骗指南,曝光典型案例和常见欺诈套路,公示维权和举报方式,开展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老龄人识假防骗能力,引导老龄人科学认知、理性消费。清远市清城区清郊社区居委会入选广东省首批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站点。2024年全市共举办系列活动13场次,发放宣传小册10000余份,环保手袋3000余个,宣传小礼品1000余份,制作上线主题宣传短剧1个。
三、瞄准农村食品突破点,拓宽规范经营辐射面
为巩固深化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成效,在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中选取食品经营企业进行规范化建设。从商品分区、进货查验、贮存过程管理、标签标识、从业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建设指导,打造“环境卫生好、证照公示好、索证索票好、食品质量好、接受监督好”的经营规范化建设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更多农村食品经营店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为农村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全市已完成16家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