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15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举办2025年广东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通过开展政策学习宣讲、现场观摩教学、深入研讨交流等方式,提升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业务水平及相关工作能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江门市人民政府、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分管负责同志出席开班式,各地级以上市及国家、省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共70人参加培训。
开班式上,厅分管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时强调,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汕头小公园考察调研时对我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落实落细有关工作,推动构建新时代广东多层次、全要素、强管理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要做到:一是持续深化学习,准确把握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方法举措;二是坚持学以致用,努力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三是加强互学互鉴,切实提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培训班创新管理模式,明确培训纪律,严格教学管理,实行全封闭学习,要求做到三不准:“不私自外出、不聚餐喝酒、不迟到早退”,确保培训顺利进行。培训分成两个班并成立临时党支部,班长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选定支部组织、宣传、纪检委员,班委配合组织现场观摩、观看宣传片、集中研讨、体会分享等培训有关工作。
本次培训班日程饱满、内容丰富。在课程安排上,厅分管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对扎实做好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要求、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综合管理平台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政策解读和宣讲;3位业内专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索、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同、多渠道谋划历史文化保护项目资金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从典型项目剖析、保护利用技术方法、保护与更新模式、民生与环境改善、多元利益诉求、保护底线管控、保护资金投入、项目谋划实施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系统阐述,并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江门、揭阳两市历史文化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作经验分享,介绍了机构设置、名城申报、遗产活化、资金筹措等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先进做法。
14日晚上,班长认真组织学员深入研讨交流,就如何贯彻省“三名”条例、加强省信息平台使用等重点工作进行研讨。学员们踊跃发言,发表学习感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有的学员讲到,省“三名”条例的出台是衔接国家政策的重要法治保障,解决了“谁来干,怎么干,钱从哪里来”的核心问题,本次培训受益匪浅,下一步计划在本市开展全市的条例解读培训,继续加深学习。有的学员通过培训认识到省历史文化保护信息平台使用率还不够高,详细了解了平台搭建的各项功能,表示下一步会加大平台的使用率,把本市历史文化资源上传到省平台,切实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管理水平。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前往江门市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新会学宫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学习观摩。学员们现场体悟华人华侨的“根”“魂”“梦”,认真观看每一批馆藏文物,那些泛黄的侨批、锈迹斑斑的淘金工具、异国他乡的唐人街老照片,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五邑儿女“脚踏波澜闯世界”的传奇,更懂得了“根”与“魂”的力量。学员们漫步在长堤、新会学宫历史文化街区,认真聆听专业讲解,仔细观察每一栋骑楼建筑,详细了解巴洛克风格的雕花拱窗、南洋风情的铁艺栏杆、岭南特色的趟栊门等传统建筑特色和华侨衣锦还乡的故事,更增添了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培训总结中,来自佛山、惠州、阳江、湛江市的学员代表依次分享了学习体会。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班课程丰富,日程饱满,安排到位,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将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运用。有的学员说,通过参加本次培训班,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站位,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加强烈;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方法,工作的路径与工具更加清晰;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推动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路更加聚焦。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提出工作要求,各地要加强学习领会,坚持高点站位;完善政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系统保护,夯实工作基础;强化资金保障,推动保护利用;强化组织保障,提高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