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商务工作情况
2017年,全市商务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商务领域相关工作,多项商务指标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商务发展质量积极改善、发展效益有效提升。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8亿元,增长9.1%;外贸进出口总额329.8亿元,增长13.1%;全年我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7宗,合同外资金额3.28亿美元,增长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4亿美元,增长34.3%。全市商务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市场消费运行稳定,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全市限上企业整体复苏迹象明显,其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2%;食品及通讯器材类商品分别增长15.4%和16.3%。住宿行业复苏强劲,全年住宿业零售额增长24.9%,比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配套逐步完善,万达广场、时代广场、世纪荟等商业综合体也陆续开业运营,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合理,城市商圈的消费聚集作用逐步凸显,居民消费环境及体验得到有效改善。
——外贸市场份额有效巩固,发展效益明显增强。201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1%,增幅排名全省第5位,高出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结构明显优化,以一般贸易进出口大幅增长22.3%,占进出口比重由2016年的47.9%提高至51.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6.1%,占进出口比重由2016年的12.8%提高至14%。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年加工贸易企业“委托加工+自主品牌”方式出口比重达到65%,超出省下达目标任务8个百分点,全年共主动承接珠三角8家加工贸易企业(项目)落户我市。
——利用外资工作提质增效。2017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4亿美元,增长34.3%,增幅排名全省第3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排名粤东西北第2位。外资项目质量显著提升,大项目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其中台泥和东鹏2个大项目的投资总额就达到7649万美元。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7年清远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络零售平台的总交易额约95亿元,增长25%。农村电商供销产业网络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村级服务站350个,市内人流密集的行政村均已布局村级电商服务站,三连一阳等偏僻地区也覆盖了电商及快递业务。电商产业园平台支撑功能明显加强,新建电商产业园3个,目前全市共有电商产业园8个,其中包括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金创电子商务产业园还获得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称号。天农电商、清农电商、积庆里、乐友家具等本土电商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天农旗舰店目前在各大平台全网生鲜禽畜类销量排名第一,“清远鸡”在天猫、京东年货节中获得“最受欢迎年货”称号。
2017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稳定外贸增长,提升质量效益。
全力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粤澳名优产品展等专业展会及洽谈会,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各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扶持,切实减轻外贸企业负担。通过出口信保业务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在省级政策基础上出台市级配套扶持措施,实现对中小微企业出口信保资助全覆盖,惠及企业100多家。
着力培育外贸新业态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跨境电商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待相关部门验收后可正式投入运营。积极参与市场采购贸易,引导我市外贸企业参与花都皮革皮具市场试行市场采购贸易,去年10月份我市首票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的货物顺利通关,成为粤东西北首个采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地市。
推动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加强出口品牌创建工作,推动清新区成功申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清远种植”品牌效应。支持我市先导等2家企业成功通过广东省出口名牌企业认定。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主动承接珠三角8家加工贸易企业(项目)落户我市。
(二)全面推进现代化流通体系构建。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统筹协调相关地区及部门落实好前期调研及数据收集分析工作。按照市政府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家禽批发市场及配套屠宰点选点和改造工作。
着力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制订出台《清远市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我市追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完成平台建设及试点选取工作,目前已初步实现省市联网试运行。
加强内贸流通监督管理。加大对餐饮、零售、典当、拍卖、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引导商贸服务企业规范服务,提升质量。牵头制订《清远市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实施方案》,推动二手车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完善汽车拆解行业检查机制,协助做好黄标车提前淘汰工作。
(三)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优化经贸发展布局。
积极开展投资贸易交流活动。认真落实好清远面向广州、深圳和省属国企三场招商推介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牵头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共建经济交会”、“中国(广东)—美国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企业对接交流会”清远站活动及“第七届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峰会”等大型经贸活动。组织企业参与粤港经贸交流会、加工贸易博览会、广州博览会、海丝博览会等境内外经贸展会活动近10场,达成意向合作项目投资贸易总额约20多亿元。
加强与国内外工商业界的联系互动。主动拜访了东莞台商协会、香港新世界集团、建滔化工集团、特斯拉公司、波士顿科技创投中心等境内外企业及机构,与广东省驻北美(洛杉矶)经贸办事处、波士顿科技创投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
加大招商项目的接洽引进力度。主动接洽跟踪铜锣湾广场、阳光100、中食集团、省航运集团、RIB集团智慧城市等30多个招商项目,成功引进铜锣湾广场、蓝猫动漫、富力地产等一批优质项目。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与广州市商务委签署《广州市商务委员会 清远市商务局商务工作合作共建协议书》,明确7大重点合作任务,在招商引资、产业转移和内贸流通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接共建,推动广清一体化加速发展。
(四)深化商务领域改革,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改革,对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与变更事项实施备案管理。认真落实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所有行政审批及主要服务事项均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工作。推进清远市电子商务快递业务合作平台建设,整合“三通一达”、EMS及顺丰等大型快递企业资源,通过平台以低于市场价40%收发快递业务,2017年为我市电商企业节省快递成本超过800万元。配合做好全省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工作,全面推行对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众多外贸企业受惠。
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模式,于去年8月份正式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并迅速在我市口岸实现全覆盖,2017年申报单量达到18992票,有效提升我市通关便利化水平。通过深入实施通关便利化改革,2017年我市海关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上一年分别压缩了56%和80%,检验检疫通关全流程时长压缩78%,提前完成国家口岸部门关于压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目标要求。
(五)强化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
加强电商龙头企业项目培育。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一批优质项目并集中资源重点培育,像“即送网”城市电商项目、清远市电子商务快递业务合作平台、“天农优选”O2O生鲜电商平台等一批具有较高效益及影响力的项目开始涌现。
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推动佛冈县、连南县、连山县新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3个,激活存量房产超过5万平方米,电商产业园载体功能渐显成效,有效推动小规模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工程。积极搭建电商创业创新平台、比赛、培训及项目库等载体,从项目推荐、筛选、储备、资本对接等方面打造全方位服务链,完善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发展环境。
(六)切实加强民生服务保障。
全面落实创文创卫工作。牵头落实全市商场超市测评点创文工作,制订工作标准明确责任分工,严格督导商场超市开展对标整治,多家商场超市整治后面貌明显改善。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创文整改工作,督促清城区、清新区25个农贸市场实地考察点按时完成整改。由于在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上成绩突出,我局被授予2015-2017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称号。深入开展局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荣获“清远市文明单位”称号。
全力保障消费市场运行。制订《清远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生活必需品应急能力。积极推进市场诚信建设,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开展诚信兴商月活动,营造诚信经商氛围。
(七)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印发《清远市商务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由局领导班子带头通过会议、宣讲和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学、做、改”上狠下功夫,引导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强化学习教育成果对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通过抓好党建促业务提升。全力落实党建及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去年党建五级述评考及今年巡察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清单建立整改台账,以空前力度不遗巨细抓严抓实问题整改,机关党组织作风进一步改进,战斗力明显增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制订2017年党风廉政工作要点,突出抓好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干部廉洁自律水平。
二、2018年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局党员干部。继续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真正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强激活基层党组织。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加强商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作风和纪律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
(二)全力拓展对外合作新格局。开展重点区域及产业招商。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共建契机,利用清远交通区位和广清产业园的品牌优势,重点推进面向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共建招商。以天安智谷、华南声谷等省、市招商引资示范平台为载体,强化协同招商,加快引进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投资项目。全面加强外资引进力度。抢抓国家鼓励利用外资及我省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的重大契机,尽快推动出台我市配套政策措施,强化用地、研发、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大对外资项目的招商力度,通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动利用外资工作实现新发展。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深化完善外商投资审批改备案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营商环境。跟进服务好铜锣湾广场、建滔集团增资扩产等重点外资招商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推动新世界旅游、华润新能源等重大合同外资项目尽早实际入资,提高合同外资转化率。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有意开展对外投资企业的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挖掘和引导优质潜力企业加快对外投资步伐。
(三)着力构建对外贸易新优势。优化国际市场布局,鼓励引导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拓展外销渠道。做大一般贸易增量,提升一般贸易水平。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支持出口企业通过调整结构,升级改造,塑造品牌、提高科技含量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会同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合力推动跨境电商项目落地运营,鼓励并支持在我市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试行市场采购贸易,通过新业态扩大商品出口。
(四)促进内贸流通新发展。深入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结合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和促消费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及商业综合体开展夏、秋、冬季三期消费促进月活动,通过推动商业综合体联动促销、发展“吃、购、玩”一体式消费。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继续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促进商业网点及商圈发展合理布局,提高商业资源配置现代化水平。继续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在试点企业基础上,引导更多企业加入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平台,逐步扩大追溯体系的覆盖区域。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强化消费市场运行监测,提升市场监测分析预警水平和突发事件响应能力。加快商务诚信建设,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
(五)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设一批电子商务物流集配中心,为电子商务企业集中提供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依托各地特色产业,利用闲置共有物业或改造旧工业厂房建设电商产业园或孵化基地,进一步完善已有电商产业园的服务功能。支持电子商务代理运营商发展,鼓励代理运营商与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协助清远企业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和供给,推动金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基地,加快落实大学生电商人才定向输送体系建设。
(六)着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抓好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重点跟进清远港海关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入使用,提高查验科技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系统功能,引导更多企业上线使用。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协调,继续推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及口岸现场“三互” 通关改革。强化与海事、清远水利枢纽部门沟通机制,为清远外贸船舶通行提供便利化,提高通航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