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全市分阶段推进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鼓励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
一、增加体育活动时间
落实中小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利用晨练或下午课后每天组织不少于10分钟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科学安排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跳格子等项目。探索实施每天上、下午各开展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课间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鼓励学校实施课间15分钟制度,严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时间。综合统筹好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早锻炼、午锻炼、课后体育服务等时间安排,多途径确保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
连州市连州镇良江小学学生在足球场上踢球
二、优化创新课程编排
压减超标超量文化学科课时,增加的体育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统筹安排。调整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优化课时安排,挖掘课时资源。引导学校设置特色活动课程,通过走班选课、初中男女生分班教学等形式优化体育课程编排,体育活动课可根据内容合班或以年级为单位集体进行。
2024年11月14日,清城区第十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清远市博爱学校拉开帷幕
三、保障场地设施配备
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及改扩建工作,新建学校须按照建设标准配备体育场地。改建扩建盘活体育场地资源,倡导因地制宜开展“微运动”,鼓励学校增设数字化、智能化活动区域。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或新建学校建设体育馆和游泳池。充分利用天台、走廊、楼道、架空层、墙壁、地面等校内空间,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微运动场”。充分利用校园周边公园绿地、周边高校、社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建立互惠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假期向学生开放,便于进行体育锻炼。
佛冈县龙山镇中心小学运动场
四、配齐配强体育师资
采取公开招聘、县管校聘、本校教师转岗、辖区内“走教”、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及优秀退伍军人、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等方式,确保体育教师、教练员配备满足教学要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对不同类型体育活动的组织教学能力。加强关心关怀,合理安排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优化学校绩效考评机制。加强与有关高校的沟通合作,建立帮教机制,促成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定期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支教、助教助训。
2024年9月3日,阳山县大崀学校,袁治安指导跳绳队摇绳动作。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五、健全完善赛事体系
深化体教融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建立市县校分层分级赛事体系,完善分学段、跨区域、分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鼓励各地各校积极通过“主客场”“邀请赛”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
2024年12月4日至7日,清远举办全市第十五届中小学生田径比赛暨青少年田径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