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届广交会线下展于2025年4月15日-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为做好我市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市市场监管局构建“展前排查、展中跟进、展后回访”全链条服务体系,切实维护我市企业合法权益,护航清远品牌以“零侵权”姿态亮相国际舞台。
一、展前“精准把脉”,筑牢知识产权风险防线
展会开始前,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清远市知识产权协会,安排专利代理师、律师、技术专家组成工作组,通过线下走访和线上调查等形式,为我市65家参展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风险排查与行政指导服务,宣传并强调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期间帮助57家企业分析排查75件可能存在专利、商标等侵权风险的参展产品,引导企业在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要保护好自身的知识产权,避免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的违法行为。
专家工作组实地走访参展企业
二、展中“贴身护航”,强化纠纷应对指导服务
展会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在展会现场设立“清远知识产权服务点”,为我市参展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驻点服务,把好参展产品知识产权关口。组成专家工作组每日对清远企业展品开展巡查,利用往届广交会数据,重点核查易侵权领域产品,现场纠正不规范使用标识等行为,从源头开展防范。展会期间专家工作组共巡视29个展区158个展位73家次企业,及时纠正9家企业商标规范使用及注册不完善等问题。
专家工作组对清远企业展品开展每日巡查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选派知识产权业务骨干进驻广交会知识产权和贸易投诉接待站,严格按照“投诉-审核-受理-处理-归档”流程,及时处理展会期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做到快速判定、快速处理,对确认构成侵权的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未能在展会期间作出判定的,展后移送属地开展实地核查,涉及侵权的及时立案调查。展会期间共计处理30宗展会知识产权案件。
派驻专家入驻广交会知识产权和贸易投诉接待站
三、展后“跟踪问效”,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展会闭幕后,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延伸知识产权保护链条,对在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争议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回访,在纠正侵权风险后,专家工作组多次帮助企业解答专利布局、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并提供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策略建议,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专利布局、如何监控市场上的潜在侵权行为等,护航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