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商务局

清远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20230141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清远市商务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3-08-25

尊敬的张菁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直播媒体平台加快清远市旅游及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建议》(第20230141号)收悉,经综合市金融工作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落实落细惠民政策,促进文旅产业步入复苏快车道。一是积极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市金融服务中心运营的四项财政资金为200多家企业办理业务298笔9.89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930万元。二是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常态化举办“金融赋能+”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推动清远电视台与16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2023年3月,我市举办“金融赋能+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宣讲了市金融局融资配套政策,引导银行现场为企业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取得了较好政策宣传效果。三是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推出“美丽乡村贷”、“农业龙头贷”、“农产品购销储贷”等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推出“见贷即担”批量产品,不断扩大融资担保业务覆盖范围,帮助旅游企业降低资金周转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坚持融合创新,利用直播媒体平台数字化销售振兴乡村经济。一是市商务局在全市开展“123买年货”等年货节活动,上线各类优质农产品以及年花等,推动全市经济量质齐升。推动佛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佛冈(国际)魔芋节、乡村振兴产业品牌发布会活动,向广大网友推介佛冈魔芋产品。618期间,组织推荐我市天农,林中宝,壮瑶家香等约20家电商企业上线消费帮扶展销活动。期间,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IP纷纷亮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023年清城区消费帮扶展销活动现场特设“清远好风土”直播间、英德红茶、麻竹笋直播间。直播期间即食类的麻竹笋产品销量达2万多包,最火的直播间单场带货农产品近2万元,活动持续四天共吸引了超18万网友的关注。二是组织直播活动,推介特色农产品。2023年3月26日-27日,在梅州市举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文化交流活动中,乡村主播曾青代表我市在百县千镇万村乡村振兴“粤味粤材”直播带货并重点推介我市五大百亿农产品。2023年5月15日,广东农产品产地带货直播系列——清远专场在清远英德市积庆里红茶谷开播,该直播汇集清远著名特产——英德红茶和清远鸡,为全国消费者带来独特清远风味,直播期间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近20万人次,其中有6款产品售罄。5月26日CCTV-17“17助农日”系列活动·广东站农特产品推介直播《粤荐好味,吃在广东》在CCTV-17新媒体官方矩阵账号(含:央视频、微博、快手、抖音、视频号)进行了全网直播,全网各平台总观看量近100万。经过CCTV-17“乡村助农团”项目组和参会美院嘉宾遴选,我市英德红茶被选为全省九款农特产品之一,后续将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公益平面创意海报设计,动态海报还将在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七大城市的地标楼宇进行点亮宣传。2023年5月29日,清远农产品参加邮政集团公司在茂名高州举行的荔枝溯源直播带货活动,英德红茶上架进行直播销售,围观人数超65万,同时清远鸡和西牛麻竹笋也一并参加本次溯源直播活动。三是7月16日,“2023大湾区新能源汽车100小时直播挑战赛”清远站圆满落幕。由大湾区湾区新锐企业家、网红主播驾驶的80辆新能源赛车,两天时间内经过清远11个站点、景区,担当主播的车手们向观众推介北江生态经济带的高品质生态旅游资源,带货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产品。围绕着清远市独特的粤北风情、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展开,带领全国观众打卡清远知名文旅及农旅地标。

    三、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增强我市旅游文化底蕴。积极推动生态修复、银盏项目土地和公共配套设施摸查以及商务合作条件洽谈工作,其中银盏林场田基坑壹号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在6月28日正式动工。通过培养传统技艺传承人,积极挖掘传统工艺文化,结合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做好“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市广东建设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开设木雕技艺课,培养更多懂得排瑶长鼓、排瑶原创手鼓、瑶绣工艺品、木雕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制作的技能人才和地方特色传统技艺传承人,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着力培育旅游服务人员,助力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全市5所中职学校开设旅游专业,招3+证书班、三二分段班与高校对接,共招生327人,有专业教师55人,职教城相关高校通过组织学生考导游证书、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导游大赛等,提高专业技能。组织旅游企业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13场(其中6场线上招聘活动,线下招聘活动7场);省职教城清远事务中心组织相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前往市旅投集团实地参观考察,推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市旅投集团在联合人才培养上深入对接。二是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开展“粤菜师傅”培训662人次。组织清远代表团参加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产业文化交流活动,成绩有新突破,取得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胜奖4名和优秀组织奖。三是推进“广东技工”工程,助力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我市共有8所院校开设烹饪专业,约2000名在校学生学习烹饪专业并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员、公共营养师、评茶员、插花花艺师、茶艺师等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具备条件的乡村旅游行业、企业、省级重点民办培训机构组织旅游从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全市累计33家企业、20家院校通过认定备案,开展烹饪、供应链管理、包装设计、电子商务等职业(工程)技能等级认定并发证3009人次,助力旅游产业技能人才引育留用;鼓励金牌导游与研学旅行指导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集聚技能人才积极作用,不断加强院校旅游产业人才培养,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加强技艺传承人和工匠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加旅游的文化底蕴。落实《清远市引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的若干规定》,2022年新建认定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清远市技能先锋5名。

    五、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体验感。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我市推报的广东·“红茶飘香大美英德”茶文化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清远好风土”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研学线路(课程)设计大赛,通过优秀作品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文旅教融合发展,2023年我市新增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示范点5个。组织天安智谷科技产业园项目、国家工业遗产红旗茶厂项目等4个申报项目推荐上报广东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项目。积极推动“森林+旅游”融合发展,2023年我市新增“南粤森林人家”2家。积极推动旅游民宿提档升级,西溪子民宿、碧舍乡里・鱼咀民宿、连州畔水庭院大夫第民宿等9家旅游民宿入选首批《广东省100家高品质民宿》。串联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主题特色线路,向省文旅厅推报了2条以秋季和冬季为主题的“百万自驾车游客进景区”精品路线。

    六、高度重视旅游景区的安全监管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持续推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成功新评定3A级旅游景区8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1家、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3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1家,4A级19家,3A级23家。一是市发展改革局印发《关于加快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区规划建设的通知》,以“季度工作清单”形式统筹推进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区规划建设。二是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起草《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先行合作示范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任务清单》,拟从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合作协作等方面,补齐示范区旅游产业短板。三是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清新区政府,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古龙峡景区提升推进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制约景区发展的问题。四是在引导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坚持以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为依据,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安委办的工作部署,督导相关景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同时,通过指导A级旅游景区推行分时段预约、核定景区的日最大承载量等手段,确保景区的客流量可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我市将充分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和融资配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指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投放目标,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并重,持续提升对旅游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拓展融资渠道。

    二是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电商主体和品牌培育;继续结合传统节假日及电子商务消费节,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电子商务促消费活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激发消费内生动力继续挖掘。

    三是加快规划编制实施。加快广清接合片区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区规划建设,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和年度补短板工作任务清单。加快编制《清远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力争年内编制完成,根据规划制定清远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做好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推广。举办大湾区旅游目的地专题推介会,组织百万大湾区游客游清远,加强与大湾区城市旅游交流,与周边省区有关城市开展旅游交流和推介活动,指导各地举办系列文旅节事活动,擦亮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招牌。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建设。指导清远市旅游协会进行换届选举,鼓励引导有实力、有责任心的龙头企业担任会长单位,壮大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对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清远市商务局

  2023年8月16日

    (联系人:陈聪,联系电话:33650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