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林业局

挥毫“绿美答卷”!清远连州今年种树21.46万株

来源:广东林业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4-22

在广东“北大门”的清远连州大地上,一场由“绿”生“美”、以“美”促“富”的生态实践如火如荼进行。截至4月上旬,清远连州市累计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926场次,发动党员、群众2.3万人次,种植各类苗木21.46万株,完成年度计划的82.7%,城乡村落渐次舒展绿美新姿,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花果飘香的乡村振兴画卷。

不负好春光,兴绿正当时。24个乡村绿化重点村、22条重点干线绿化提升、25.94万棵计划新种植苗木数量,是2025年连州推进乡村绿化工作的“履职书”“责任田”,这座千年古郡正奋力绘就绿美乡村新图景。


多元力量汇聚

澎湃生态文明建设春潮

2025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初见成效的一年。连州坚持因地施策,重点围绕“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做文章,以人民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向往为核心,凝聚多方力量,持续向“绿”“美”发力。

一张蓝图管到底,三级齿轮齐发力”的机制保障,让绿美建设从纸面落到地面。

春节前后,连州12个镇(乡)陆续举办乡亲、热心人士座谈会,联系走访乡亲、热心人士、企业家、商会会员等超500人次。这是连州打好2025年新春绿化“第一枪”,掀起乡村绿化新热潮的缩影。

连州坚持专班引领、规划先行、重抓落实的工作思路,统筹乡村绿化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下沉各镇(乡)指导,在乡村绿化工作前期做好“三个全面”基础行动:全面摸排“四旁”“五边”可绿化面积,科学制定新一轮165个村(含涉农社区)绿化示意图,实现“挂图作战”;全面梳理25家约40.3万株苗木供应渠道、种类和价格,结合林业部门定向采购与乡镇自由选购,促进苗木供需精准匹配;全面盘清绿化资金,统筹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规划是保障,重点在落实。连州相继开展“雁归”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党建带妇建、团建”助力乡村绿化、“3·12植树节”等活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人大代表、青年人才、基层民兵、村民群众等超2.3万人次自觉投身乡村绿化义务植树,将各类苗木种在门前屋后、一河两岸、环村碧道、景点公园、教育园地和干线公路等。

乡村是绿化增量提质的“主阵地”。

今年乡村绿化工作开展以来,连州各镇(乡)积极联动上级帮扶单位和对接市直单位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引导党员、干部在乡村绿化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践承诺,与群众合力共植“结对林”“同心林”。广大青年、妇女、师生等通过点对点共建、小手拉大手、青年绿化公益等形式广泛响应、积极参与,并涌现了不少特色做法。

从党员干部先锋林到热心人士反哺同心林,从巾帼芳华林到青春成长林,多元力量汇聚成连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澎湃春潮。

截至4月上旬,连州全市累计种植各类经济和景观苗木21.46万棵,进一步提升“四旁”“五边”绿化空间品质,加速“绿”“美”有机融合,掀起全民扩绿、兴绿、护绿新热潮。


创新管护机制

激发种管养“内生力”

三分栽树,七分管护。针对乡村绿化“重栽轻管”难题,连州构建起立体化管护体系。按照“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数量不少、质量提高”要求,连州秉持“三分种、七分管”的工作理念,持续做好乡村绿化的“后半篇文章”,推动乡村绿化高质量“加速跑”。

“党员挂牌树长制,让每片绿叶都有责任人”的实践,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管护效能。

贯彻“党员干部为主体、多方力量齐参与”的管护模式,连州持续推动将镇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村民小组长、党员、热心群众等入网入格,在新种苗木上悬挂“身份证”,明确树名和管护人,由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牵头发动村民加强抚育管护、补植补造。同时,因地制宜建立护绿奖补机制,充分调动镇村护林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经验优势转化为管护质效。

为有效解决乡村绿化种植点位多、覆盖范围广、彼此距离远导致的精准养护难、巡查效率低的问题,连州立足地方实际推广“人机协同+精准管护”工作模式,结合绿化示意图,将无人机定期定点开展全面摸排和驻村团队精准到位实地巡查相结合,全面掌握各点位苗木存活和管护情况,以便及时扶正补种、做好跟踪管理。

保证金撬动责任心,积分制激活大生态”的创新,则让当地群众从旁观者变成管护主力军。

连州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为“切入点”,从“谁种植、谁管护、谁收益”角度出发创新绿化工作机制,建立乡村绿化利益联结机制,以机制创新赋能激发种管养的“内生力”。同时,连州将积分制管理作为推进乡村绿化苗木后期管护的重要抓手,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党员责任岗为牵引,构建“苗木种养+服务积分”乡村绿化利益联结机制。


由绿化向绿美

交通动脉蝶变生态长廊

聚焦“四旁”“五边”见缝插绿的工作要求,连州开展干线公路绿化提升行动,对国道、省道、县道、村道进行梳理摸排(包含高速路段),明确可绿化、可提升的具体路段,形成22条重点提升的精品路线和精品路段。

连州今年还着重开展24个乡村绿化重点村的绿美示范建设,结合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重点打造绿美公园、绿美通道,进一步提升景区周边的绿化质效。目前,已落实红千层、银杏、红枫、香樟等各类苗木种植超1.7万株,打造黄芒村“青年林”、东村“齐心路”等,切实绿化美化景区节点和沿路景观。

道路从运输线升级为风景线,交通动脉变身生态长廊的实践,让连州基础设施焕发美学价值。

与“百千万工程”相结合,连州还打造了九陂镇四联村乡村绿美公园、东陂镇大江村水边休闲廊道等,提升三水乡新八红色村绿化景观,赋能瑶安乡风情旅游小镇建设,一体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带动提升整体绿美水平,让群众可达、可及、可享。


花果经济兴起

生态颜值转为经济价值

早春三月,万亩桃花在龙坪、高山、龙潭以及湟川三峡两岸等地竞相绽放,2025年连州市赏花季如期而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景赏花。

连州“一棵树”长出生态账、经济账、民生账的“三本账”发展模式,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层逻辑。

“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玩雪”是连州致力打造的250公里“花果经济带”的主要特色。3月万亩桃园桃花盛开,4月梨花争相怒放,掀起一股股游客赏花热潮;7月至,“果经济”甜蜜登场;深秋时分,银杏红枫层林尽染;隆冬季节,天湖雪景迎客来……一年四季景不同,尽显“山水古邑”连州别样之美。

花为媒、绿为底、文为魂的融合发展,让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这种“绿化提质、景观升级、产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正推动连州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推动下,连州已建成180公里花果经济带且成效初显,助力生态旅游,“花果经济”年产值超20亿元,赋能连州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6.74%,成为富民旅游新业态。

从瑶乡翠岭到湟川河畔,从古村巷道到交通干线,连州乡村绿化工作展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未来,连州将以花果经济为脉络,以精品示范为抓手,着力推动“花果经济带”沿线乡村的绿化美化和人居环境提档增效,增加“含绿量”、提升“含金量”,突出一带一风景、一地一特色。同时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山海经”,大力发展油茶、森林药材、森林茶叶等特色产业,优化游客旅游、旅居体验,助力“花果经济”生态旅游持续升温,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绿、成色更足。


剡中若问连州事

满目青翠答振兴

这场由“绿”生“美”、以“美”促“富”的生态实践,背后是连州“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全民行动。党员干部带头认领“先锋林”,热心人士反哺共建“同心林”,青年学生种下“成长林”,巾帼力量培育“芳华林”……今年来,2.3万人次挥锹培土,21.46万株苗木扎根沃土,城乡村落渐次舒展绿美新姿,演绎着“一树新栽益四邻”的动人图景。

站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节点,连州的探索给予了新启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需以系统思维统筹“含绿量”与“含金量”。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连州用实践证明:当生态优先的“指挥棒”指引方向,当绿色发展的“快车道”畅通无阻,当全民参与的“同心圆”越画越大,乡村就能在“绿起来”中“美起来”,在“美起来”中“富起来”。

如今,“剡中若问连州事,满目青翠答振兴。”通过机制创新与产业融合,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未来的连州必将书写更多“点绿成金、借绿生辉”的故事,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照进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