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0〕303号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
第20200007号提案答复的函
阳山工作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全市开展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的建议》(第20200007号)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金融局等协办单位的意见,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业产业园总体情况
(一)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我市现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英德市红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清远市红茶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清城区清远鸡产业园、清新区清远麻鸡产业园、清新桂花鱼产业园、英德红茶产业园、连樟村果菜茶产业园、连州菜心产业园、连山丝苗米产业园、连南稻鱼茶产业园、阳山蔬菜产业园、阳山丝苗米产业园、佛冈水果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数量居全省第3位。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约36.07亿元,产品销售额超32亿元,吸引返乡创业2402人,吸纳农民就业91271人,实现联农带农58785户。
(二)加快推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建设。2018年,我市开展了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的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2019年,启动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清远市推进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建设方案》、《清远市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原则,我市择优选定6个综合发展基础好、开展创建意愿强、工作保障措施实、改革创新力度大的区域开展乡村振兴样板区创建工作,率先探索实践。以期通过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进程,打造清远特色的农业三产融合示范点。
1.创建数量:现有6个乡村振兴样板区,分别为英德市连樟村振兴样板区、清城区源潭新马乡村振兴样板区、清城区东城街“三村一居”乡村振兴样板区、清新区三坑镇乡村振兴样板区、英德市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阳山县阳城镇乡村振兴样板区。其中,英德2个、清城2个、清新1个、阳山1个。
2.资金扶持:英德市连樟村振兴样板区安排市财政资金1亿元,其余5个样板区安排市财政资金5000万元,资金按进度分两期划拨。现市财政已安排乡村振兴样板区专项启动资金2亿元,其中,安排英德市连樟村振兴样板1亿元,其余5个样板区安排2000万元。
3.进展情况:第一批样板区项目建设期限为2020-2021年,要求2020年底见成效、2021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目前,除清城区东城街“三村一居”乡村振兴样板区还处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外,其他5个样板区均已开工建设。
二、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
专业村镇建设推进顺利。2019年我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总投入资金17974万元,其中实施主体自筹资金9603万元,支持了87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2020年,我市专业村建设任务为90个,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三、农业品牌建设情况
全市建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2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48个、市级45个。建有广东省“菜篮子”基地24个。阳山、连州、清新先后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市有“东陂腊味”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原产地证明商标23个,有机食品64个,绿色食品36个,无公害产品认证数量120个。“中国红茶之乡”等国字号区域品牌19个,中华老字号1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54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专用品牌25个。清远鸡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9年中国红茶文化节在英德召开,英德红茶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高香红茶”荣誉称号。英德红茶2020年品牌价值评估27.88亿元。推动英德红茶品牌“上央视”“下地铁”“进高铁”“游珠江”。大力打造“清远农家”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5月21-29日,宣传片在央视CCTV-1、CCTV-13、CCTV-14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并在广珠西线、京珠高速设置广告牌加强宣传。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做好第二批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规划。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制定领导挂钩督促机制、挂图作战机制和建设进度报送机制等,摸清各样板区建设进度情况和存在问题,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督促其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并取得较好的建设成效。做好第二批样板区前期摸底调研工作,为创建工作做好准备。
(二)用好现有扶持政策措施,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在建设样板区时,鼓励、指导企业用好、用实已出台的利好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样板区建设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样板区。如,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清远市关于支持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的通知》等政策,鼓励返乡创业,积极搭建返乡创业项目落地载体平台,实行返乡下乡创业资金补助优惠政策。2019年起,市自然资源局每年安排全市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专项建设,纳入省、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均可申请使用。市金融局起草出台了《清远市特色农业担保基金方案》(清府〔2015〕25号)《清远市企业信用贷款等闲资金池管理办法(试行)》和《清远市中心微企业应急转贷(过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方案,为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和融资成本等提供支持。市科技局针对性的设立了现代农业示范相关专题,鼓励现代农业科技攻关,并对经济、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的“三连一阳”生态发展地区进行单列支出等。
(三)结合其他涉农项目,引领带动小型企业和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壮大发展。按照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和培育精勤农民的总要求,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构建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带、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3个三”工程,为架构的多层次乡村特色产业体系,错位扶持企业建设发展,进一步创新发展“农业+”多业态,完善上下游链条。以农业产业建设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培育和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等入社或入股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保障农户在产业融合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提高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着力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感谢你们对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为提升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25日
(联系人:陈明霞,联系电话:337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