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20200038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农业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0-09-30

B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0316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

20200038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清远市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借鉴台湾经验,推进我市精致农业发展的建议》(第20200038号)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局、市银保监局等单位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台湾地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很有特色和亮点,尤其在发展精致农业方面走出一条好路子,我市多次组织农业农村工作队伍前往参观学习。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改主线,着力走产业兴农、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推动产业振兴向精细化施策,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力促乡村产业兴旺发展。

一、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着力打造“3+X”特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茶叶、清远鸡、柑橘等三大主导产业,同时注重集中连片发展瘦身鱼、乌鬃鹅、食用菌、观光水果、蚕桑、竹笋、水晶梨、菜心、有机稻米、稻田鱼、西洋菜等特色产业。据行业统计,全市茶叶种植21万亩(英德红茶、连南大叶茶、北部高山红(绿)茶以及清新笔架茶、浦坑茶,其中英德茶叶种植面积约16万亩);水果种植75万亩(其中柑橘约42万亩、连州水晶梨约5万亩);蔬菜种植217万亩(其中连州菜心年种植约10万亩、阳山旱地西洋菜约1万亩);笋竹面积约75万亩(其中英德麻竹笋种植40多万亩);蚕桑种植7.5万亩;家禽年出栏10591万羽,其中清远鸡年出栏约8378万羽;水产养殖面积25万亩,其中池塘面积17.5万亩,稻田养殖面积2.3万亩,全市桂花鱼养殖面积达1.3万亩(是全省桂花鱼四大主产区之一,占全省产量的四分之一)。22个生产基地成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9个,合作共建供穗“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基地44家。不少特色农产品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市场知名度,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全市建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2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48个、市级45个,制定实施清远鸡、清远乌鬃鹅、英德红茶等94个农业标准。全市有“连州水晶梨”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4个,“中国红茶之乡”等国字号区域品牌19个,“徐其修凉茶”中华老字号1个,“林中宝”中国驰名商标1件,“豪爽”等广东省著名商标14个,“壮瑶家香牌有机大米”等农业类广东省名牌产品54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专用品牌25个,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14个,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7个,粤字号县域百强区域公用品牌8个。有机食品64个,绿色食品34个,无公害产品认证数量106个。清远鸡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评2017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英德红茶获评“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高香红茶”荣誉称号,2020年品牌价值评估27.88亿元。

我市正在以“清远农家”为主题打造清远农产品整体品牌,着力解决农业品牌“小而散”问题。目前正在制定“清远农家”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和综合标准,在广州建立“清远农家”线下实体店73个,基本形成了清远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推动英德红茶“上央视”“下地铁”“进高铁”“游珠江”。

三、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5家;有农民合作社528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4家、省级87家、市级293家;培育家庭农场4561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16家。农业龙头企业组织带动能力增强,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市场等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30多万户。同时,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强化农资、农技、农机、电商、金融等功能,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助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挖掘各地特色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电商平台”建设。以清远鸡为主要产业的“广东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我省入选三个集群之一。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4个(2018年连州市东陂镇,2019年英德市英红镇、阳山县七拱镇,2020年清新区山塘镇)。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英德市红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含清远市红茶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数量居全省第三。创建农业特色专业村90个,特色专业镇6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180个。支持发展“农业+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市有乡村旅游点150多个,累计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1个、示范点21个,创建农业公园10个(其中省级农业公园3个)。3个乡村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3个景点入选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荐的美丽乡村中国休闲行(夏季)精品景点推荐路线,入选冬季精品景点线路1条,入选2020年广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9条。

五、夯实产业发展支撑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近两年市级财政安排了5000万元农业“3个三工程”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各地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品种,支持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品种引进改良、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发挥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健全鼓励“资本下乡”的政策机制,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域,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二)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益农信息社,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市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已达96.49%。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团队合作成立清远市智慧农业研究院,建成使用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化平台和全国首个市级地方化服务平台“清远农宝”。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支撑。着力推进多项重点工作。推进“清远市三农科技服务站”建设,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利用我市农业科技服务的现有基础,整合优势资源,以项目形式,正推进建设一个线上新型服务平台与线下村级服务实体相结合的“三农科技服务平台”,引聚一批三农科技服务专家,开展农技、电商、金融、农产品销售与人才培养等服务,培育一批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能人,评选激励一批优秀服务实体、优秀专家和农村能人,宣传推广清远名特优农产品,进一步提升我市三农科技服务水平,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强农业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发挥当地精致农企的积极带动作用。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星创天地”备案申报为抓手,大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提升科技引领与产业集聚总体水平,发挥精致农企的引领示范作用。我市现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已备案的省级“星创天地”5家。2020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广东省第四批“星创天地”备案工作,推荐申报备案6家。加强科技计划立项推广,发挥精致农业示范作用。建立了农业科研创新政策支撑和保障机制,每年均根据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资金不同的使用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立精致农业示范相关专题,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市推广,对有一定基础发展精致农业的企业给予竞争性立项扶持,使其成为精致农业发展的“领头军”。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省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和市科技计划项目实地考察工作。结合专家网上评审结果,最终确定了拟立项项目30项,其中“现代农业新技术研究与示范”11项,“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5项,拟资助资金共计1080万元。加大对精致农业的指导和服务力度,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对接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到农村一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实施清远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入库工作,目前已有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教人员等共591人成为我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并与我市261条省定贫困村中的236条实现精准对接,覆盖率已达到90.42%。三是加强农业人才支撑。我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466人次,设立市级人才驿站1个,县级人才驿站8个,镇村级农业专家联络站30个。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三)加大金融惠农支农力度。积极运营规模1亿元的清远市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过桥)资金,做好企业转贷、续贷等服务配套工作。加大力度推动规模2亿元的清远市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资金池业务,重点扶持我市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农业及旅游业等行业做大做强。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全市金融机构通过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弱化抵押、构建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等方式不断创新两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茶叶扶贫e贷、民宿贷、红茶贷等,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获贷可得性。督促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支持,下沉服务中心,丰富支农惠农产品,把更优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703.46亿元,比年初增加63.31亿元,同比增加113.36亿元,同比增长19.21%。目前,我市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银行物理网点、保险服务实现全市85个乡镇100%全覆盖,银行机具、服务实现全市1222个行政村100%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向纵深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范围不断扩大,农户参保率不断上升,2019年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6亿,在全省排名第三,保险公司为全市农业提供90.58亿元保障,赔付受灾农户理赔款6930.26万元,同比增长28.7%。2020年8月28日,广东首个蛋鸡饲料成本指数保险+期货项目落地清远,该项目为清远市2家畜牧公司提供保总额为3048.49万元,总保费100万元的饲料成本上涨的风险保障,有力为我市乡村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3个三工程”,建设大基地、瞄准大市场、培育大品牌、构建大流通、服务大湾区,力促一批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落地见效,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为提升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0930


(联系人:黎琼,联系电话:33703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