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第20200013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农业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0-09-30

B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0317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

20200013号提案答复的函


孔凡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智慧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第20200013号)收悉。经综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清远市分公司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智慧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创新发展主要做法    

(一)积极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做好顶层设计

近年,随着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不断深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清远市推进广东省“数字政府”总体规划(2018-2020年)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远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清远市政务数据治理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等文件,从顶层设计,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推动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持续开展应用建设和数据治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管理运行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部署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等七大任务共34项“数字政府”工作要点,目标到2020年底,建立整体推进、政企合作、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管理体系和整体运行、共享协同、服务集成的“数字政府”业务体系,建成上接国家、下联市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数字政府”,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根据省关于政务云平台清远节点考核要求,推进我市直各部门信息系统迁移上云,今年上半年完成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清远市应急管理局、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等10多个部门信息系统部署上云,累计建立云主机102台,使用云资源(计算资源1180核、内存资源2968GB、存储资源127.54TB,使用率占比63.77%。为满足我市政务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增长需要,清远云节点已开展二期建设规划。

(二)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追溯平台

我市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有助于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增强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切实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264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入到企业平台管理,其中清城区61家,清新区81家,阳山县870家,连州市82家,连南县13家,连山县23家,佛冈县32家,英德市102家。

(三)提高数字农业水平

坚持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益农信息社,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建成使用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化平台和“清远农宝”。一是加大力度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目前,我市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已达99%。二是统筹政策资源,建设好清远智慧农业研究院。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立清远市智慧农业研究院,该研究院正在实施南方作物精准管控等数字农业项目,在清远建设了500亩茶叶精准管控和2000亩水稻精准管控示范基地。三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成首个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清远农宝平台。“清远农宝”APP平台注册农技员818人,发布日志7991篇,上报农情460篇,提问5250个。全面对接共享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专家、成果、农技问答、农情等,为清远农民提供农技问答、服务日志、农情快报、在线学习、清远优品等功能服务。四是整合农业大数据资源,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完成了产业园大数据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应用需求调研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现正努力打造产业园信息平台“一库、一网、一平台”体系架构。五是以农业大数据创新广清农业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建设。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银行等509个各类农业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了“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农户远程线上选购农业专业服务,协助建成“清远市脱贫攻坚产品展示馆”和“清远乡村特色美食文化展示馆”,形成优质食材、地方美食和产地旅游一体化的推介体系;利用广清众创空间产业发展平台,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引领、企业运作、多方参与、共赢发展”的联农带农机制,打通消费扶贫快车道,打造广清合作升级版。推动建立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立县级农产品分拣中心1个,建立村级农村综合服务站109个。我市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业链建设广清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坚持按照“一个标准供应、一个平台运作、一个体系监管”的原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清远配送中心。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9个。合作共建供穗“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基地44家。实现扶贫产业农产品与广州各大机关、国企、学校、医院和军营饭堂的有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清远配送中心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营。六是创新研发英德红茶数字智能化生产。研发应用红茶数字化、智能化加工生产技术,主要用于解决茶叶加工标准不管理的问题。目前在英德市已经建成运营1个红茶加工中心,在建4个中心。六是多渠道开展助农销售。以“清远农家”为主题,开展多渠道、新业态的产销对接工作,组织企业参加鄂粤同心、百县村直播活动,与市网信办共同主办脱贫攻坚、粤来粤好直播,举办2020国际茶日广东云活动,与清远联通共同举办“扶贫攻坚、爱心助农”直播活动等,大力宣传推广清远优质特色农产品。6月28日,举行“2020“清远农家”古龙峡云端直播扶贫助农活动”,“清远农家”品牌馆进驻4A及以上旅游景点;6月30日,在广州番禺举办广州消费扶贫媒企在行动之“清远农家”优质农产品走进祈福暨广州民营企业消费扶贫行动启动仪式,清远优质农产品在祈福新邨集体亮相,广州市100多家民营企业代表集中品鉴,现场达成清远农产品意向认购总额530万元。

(四)加强产销供需对接

物流配送业务已覆盖全市行政村域,“市---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成效显著。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作用,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建设“市---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提供发展空间及政策保障。一是通过推广“平台快递+电商改造”、“农村客运+快递企业”的电商到村物流配送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奠定了农村群众参与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县级物流配送中心7个,镇级农村物流配送节点80个,农村物流服务点1110个。二是成立“清远市电子商务快递业务合作平台”,整合市内邮政、顺丰、“三通一达”等企业运输资源,在村、镇、县建造快递中转站提高收寄速度、降低配送成本。疫情期间,清远市电子商务快递业务合作平台不停业、不中断、不漏网地高效运作平均每日投递超过1.5万个农产品快递包裹出省、出城,每日超过45吨的清远农产品通过快递平台走向其他城市居民餐桌。三是出台《清远市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3)》《清远市贯彻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文件,引导各县(市、区)建立鲜活农产品储藏保鲜网络,以物流节点、产品交易市场及电商产业园为业务核心,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预冷保鲜能力,围绕农作物生产基地建成全省覆盖面积最广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同时促进城乡一体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等载体平台改造建设,有效提升市场硬件尤其是冷链设施建设水平。

(五)积极引导电子商务要素向农村流动

一是在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方面,依托全市村级服务站、电商产业园、淘宝大学等机构开展电商扶贫帮带培训工作,特别是结合贫困户特点,开发地方产品特色课程,培养农村电商适用人才,建成专业化、长效化的人才培训链条。二是开展电子商务产业载体发展行动。清远鼓励小规模产业园发展概念,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积极鼓励各县利用存库房产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创客中心,激活库存房产生命力。目前,各县(市、区) 利用存库房产共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七个,激活存量房产超过 10 万平方。

(六)结合“农村电商”工程,培养农产品商务技能人才

         加大清远市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实训场地、师资力量建设势,进一步完善基础条件、规范管理制度、增加面向社会服务窗口和线上服务平台等,加快建设农村电商培训和创业就业基地,给予省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引进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2家有资质、有实力、有特色的承办培训机构承接我市一村一品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任务。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团市委等部门,计划8月中旬开班,10月底前完成10个班共500人的培训,主要面向乡村干部、返乡大学生、农民和退伍军人等对象开展培训,孵化农村电商典型村镇和带头人。

(七)加快开发“新农具”相关培训课程标准

我市贯彻落实省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开展补贴性培训工作,对取得《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各职业(工种)及专项职业能力补贴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内相应证书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按照政策,农村劳动力可以结合自身技能提升实际需要,选取《目录》内的工种参加培训,考取相应证书后按规定申领培训补贴。另外,今年以来,省、市大力推行培训合格证书制度。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可结合行业技能培训需求,组织相关专家力量,负责做好本行业紧缺急需职业(工种)培训课程标准的开发工作,经市课标委(设在市人社局)审核认定后,报省课标委备案后纳入培训合格证书补贴范围。因此,为规范开展“手机新农具”培训,建议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力量,做好农业手机相关培训课程标准的开发工作,带动更多基层群众“触网”,提高多媒体技术水平,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八)发挥邮政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大优势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一是结合邮政储蓄银行“资金流”优势,为清远智慧农业的建设推动提供惠农信贷及货款清算服务,解决资金难问题,协助清远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提升;二是充分借助邮政的销售平台、销售网络及邮政快递物流优势,助力实施营销网络化行动。一方面通过邮政目前拥有“邮乐网”、“广东邮政微邮局”“极速鲜”“清远邮政”微商城等销售平台资源协助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并争取省公司的支持 ,整合全省邮政资源积极打造“清远鸡 ”“连州水晶梨”“连州菜心 ”“英德红茶”、“连山有机米 ”等特色农品牌 ;三是通过升级优化邮政自有的物流服务体系 ,引入智慧物流系统 ,建设县一级仓配一体化集散中心及乡镇、农村综合物流快递服务点 ,打造农村电商县镇乡物流体系 ,解决寄递难问题 ,协助建设现代农业智慧物流基地 ,为物流企业节约运营成本,提升效率。四是发挥好邮政乡镇及农村网点资源及邮政电商平台资源的优势 ,助力做实益农信息社,通过为信息社叠加农村电商、快递服务、普惠金融、保险、公安交管等邮政便民服务 ,打造多功能村级站。

    二、下一步工作

(一)按照《清远市贯彻广东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市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二)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应用,集成产业园农业物联网环境监测数据,基于产业园综合资源数据,进行农业产业数据深度挖掘分析,进一步提升产业园信息化应用水平;拓展平台数据资源内容,与市、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深入融合,深入挖掘产业园数据,服务农业管理;以产业园相关数据及平台为基础,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构建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服务农业农村管理及乡村振兴。

(三)做好清远农宝宣传、维护、提升工作。通过线下活动、微信关注、新媒体推介等形式扩大“清远农宝”的宣传范围;组织3次以上有主题的线上培训,使农业管理人员、农技人员、特聘专家提供优质线上服务,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农民的需求响应速度和满意程度;“清远农宝”采用租赁云服务的形式进行远程托管,与国家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处于一个逻辑安全域,保证数据安全和高效数据共享;系统运维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数据运维由清远市智慧农业研究院负责;根据清远农业农村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清远农宝”功能,进一步突出面向英德红茶、清远鸡等特色农业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保姆式的农业专家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落实智慧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0930


(联系人:梁国坚,电话:337339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