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0040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市农业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0-09-30

B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0320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七届人大六次

会议第2020040号建议答复的


陈环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三线”管控的建议》(第2020040号)收悉。建议既客观也很有建设性,反映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中存在“三线”整治的问题基本属实。经综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东电网清远供电局、中国电信清远分公司、中国移动清远分公司等单位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三线”整治基本情况

经调查,架空电线、网络线、电话线等私拉搭挂现象在我市城镇、乡村的确大量存在,既有历史原因造成的线杆无序建设和遗留的无主废弃线路,也有居民自行私拉乱搭乱挂的,严重影响市容村貌的同时,还带来各种安全隐患,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城乡“三线”整治面广量大,既包含了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的综合治理,又要对历史遗留无序线杆重新规划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弱电线路的整治涉及几大运营商,不规则的布线行为所造成的线路相互缠绕交织,职能部门整治时因涉及线路端口密码等技术原因也难以区分单条线路产权归属,需要组织几大运营商同时同步施工,大大增加了整治工作推进的难度。为此,目前主要是采取“去存量,控增量”逐步解决的方式抓好“三线”整治工作。

(一)农村“三线”整治方面。将村庄“三线”私拉搭挂现象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借助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同步推进。我市出台《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从2018年起到202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实行“统一创建标准、统一创建方式、统一考核办法、统一奖补标准”四个统一,开展“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创建工作。将农村“三线”整治纳入美丽乡村每个梯度建设的考核指标中,要求实现电线、电信线、有线电视线“三线”规范有序,整洁美观,着力改善农村整体环境。目前我市正在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行以县为主体、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开展“集中整治、分片推进”的方式实施农村“三线”整治工作,力争实现“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十年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目标。

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建成的6599个美丽乡村均进行了“三线”整治,基本实现无乱挂乱接乱拉等“空中蜘蛛网”现象,村容村貌大为提升。其中清新区浸潭镇下迳村、清城区石角镇白沙村基本实现了电线、电信线、有线电视线“三线”落地铺设工程,成为我市“三线”整治标杆村,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二)城镇“三线”整治方面。结合我市创文要求,市工信局联合清城、清新区及电信运营企业,在2019年的工作基础上,持续开展中心辖区范围内的通信线和有线电视线等管线的乱搭擅挂问题整治工作。对凤城、东城、洲心、横荷等4个街道、辖区内主干道路、内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地的通信管线(含广电网络线路)进行集中整治改造。组织各管线单位采取“角铁固定、丝绳拉紧、全线捆扎、贴墙隐蔽”方式对线路集中束理、捆扎,按照“边整治,边复通”、“集中整治,分片推进”的方式实施整改,同步清理拆除了废弃不用的通信管线杆路。目前基本完成了中心城区22个片区的管线整治目标,为全市通信管线管控打下基础。今年上半年,市工信局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处理群众反映管线杂乱问题共50多宗。此外,会办单位还通过服务电话、发送函件、市政通知和日常维护、巡检、数字城管工单派发等方式,多种途径向有关单位和住户收集和排查“三线”出现的问题,全面对杆、管、线箱存在挂高、下坠、破顺、陈旧、自然灾害等导致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整治、排除安全隐患。

    据统计,中国移动清远分公司已完成政府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整治146处,已完成挂高、下坠、安全隐患整治、灾害防患等610处,完成个人、企业、市政施工整治305处,完成数字城管派单整治、创文整治439处,正在实施整治的166处。

    二、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已逐步实现城乡电力服务一体化。我市“三线”整治重点工作主要是弱电线路的整治,弱电线缆整治涉及杆线使用及产权归属单位,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铁塔、广电网络有限公司等运营商,由于以前线路铺设不规范,造成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农村存在许多废弃的弱电线路无人认领、常年失修的断头管道产权不清,现有杆线使用管理混乱等。二是“三线”整治因涉及几家运营商有关技术问题,加上运营商各自为政,牵头部门难以辨别通信网线产权单位,需要几家运营商各司其职、同时进场、齐心协力进行施工整治,大大增加了组织工作的难度。三是“三线”整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市地处粤北山区,地方财政非常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尚且不足,筹措和落实“三线”整治专项整治资金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坚持高位推进,加强统筹协调。从政府层面上,要成立“三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议事机构,建立健全“三线”整治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畅通沟通渠道,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压实各方对农村“三线”整治的责任,特别是压实“三线”产权单位管理责任,开展全面杆线排查整治。督促运营商建立杆线整治队伍,全面摸排杆线产权归属,高标准制定“三线”整治方案。严格按照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规定,分阶段做好杆线重新有序铺设,因地制宜地将“三线”整治的线路能入地铺设的尽量入地。不能入地铺设的线路要入管入槽重新修复疏通,杜绝“空中蜘蛛网”现象,确保城乡村“三线”铺设规范有序、整齐美观。

    (二)持续开展“三线”排查整治工作。对于存量问题,各级政府要牵头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单位报送需整改清单,督促线路运营商落实整改工作。工信部门协调各运营企业配合村委会对辖区内不合要求的管线进行整改,与村委会密切沟通,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积极配合相关企业进行线路整改,逐步消除三线零乱搭挂、相互缠绕的问题。

(三)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争取设立全市城乡管线改造美化专项资金,按照“横平竖直、集中捆扎、强弱电分开、隐蔽装饰”原则,推动各镇(街)、农村通信管线整治工作,并以村为单位逐步消除三线零乱挂搭、缠绕问题,力争达到“统一、规范、安全、整洁”目标。

    (四)加强宣传教育,抓好督查指导。充分发挥规划先导、政府主导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把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与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利用村微信群、村务公示栏、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将“三线”整治工作广泛进行宣传,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村庄规划进行报建,保障新建工程线路规范、美观。引导村民相互监督,防止出现乱拉乱搭现象。成立督导小组,把明查和暗访作为主要检查方式,每月开展督查暗访和进行现场点评活动。对发现乱拉乱搭或废弃的线路问题,要求各地立马整改,并报送整改情况和整改前后对比照片,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诚挚感谢您对城乡“三线”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30日


(联系人:刘桂容,联系电话:338226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