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清远市乡村振兴局)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第20200049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农业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0-10-13

B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0328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

20200049号提案答复的函


徐文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几点建议》(第20200049 号)收悉。经综合市教育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一直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工程项目,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支持和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我市自2015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以来,从试点示范到整市推进,2020年已累计投入中央资金1368万元,截至2019累计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44662020年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797人,目前培育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计划在11月底前完成培育任务。

    一、“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严格按照省厅制定的培训规范进行。为更好开展培训,我市依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申报基地进行了审查、遴选,我市确定了广东省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32个(其中综合类6个,实训基地15个,创业孵化基地6个,农民田间学校5个),使更多的社会化组织参与到职业农民培训中来,全市“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二、创新培育模式。实行“分段式、实训式、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成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农民进行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制度,注重实践技能操作。

    三、创新培训手段。为使农民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优秀培训资源,组织农民下载安装“云上智农”APP,该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咨询、在线学习、专家答疑、农技服务等。为农民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等全过程的教育培训服务,解决了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强化能力再提升。根据《中共清远市委印发〈清远市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清发〔2018〕13号)精神,我局于2019年4月15-21日组织30名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到浙江农林大学进行集中培训和深造,6月份分南北片区组织两期市内培训,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多人次。2019年12月分别在阳山县、英德市举办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30人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实行参与式、互动式培训,安排教师答疑,增强师生互动,安排座谈交流,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交流学习。

        五、稳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工作。市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农业农村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在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试点。2015年招生163人,教学班设在华农温氏英德养猪公司和华农温氏英州养猪公司。2016年招生82人,教学班设在华农温氏阳山养猪公司。2017年招生68人,教学班设在华农温氏佛冈养猪公司。2020年招生120人,教学班设在英德水边镇文化站。

         六、树立新型职业农民先进典型。切实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精神,树立新型职业农民先进典型。我市宋勇辉等4人获得“广东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称号。2019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韦畅满获得“2019年广东十大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称号。2020年我市英德曹召初、连南房瑶冷三尔获得“广东省2020年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称号。

七、实施农业专家下基层行动。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在条件成熟的行政村创建农业专家联络站30个,组建了由200多名由省、市专家组成的“农业专家服务团”,把“引进外地专家”与“培养本土人才”有机结合,以专家联络站为载体引导农业人才、技术、政策、信息等要素流向农村和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截至2019年6月, 专家联络站开展活动97场,培训种养大户、农民等2910人次。这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新模式将专家联络站建在村民家门口,方便村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联系技术助理、专家,及时解决了村民的技术难题,扩大了农业技术服务覆盖面,强化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技术与人才支撑收到了良好的培育成效,有关工作经验也在《中国人才》上刊登报道。

诚挚感谢您对我市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01013


(联系人:陈海英,联系电话:336447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