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第20200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0-10-28

〔A〕

主动公开〕

清农农函〔2020〕358号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会议

2020010号提案答复的函


梁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民营企业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的建议》(第2020010号)收悉,经调研、座谈交流以及综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金融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省直单位和广州市各级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10月22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4346户12308人均达到脱贫标准,261个相对贫困村均达到出列条件,有劳动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71.86元,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市现有261个贫困村,其中广州、省直部门共帮扶我市236个,我市自身帮扶25个,并对所有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各帮扶单位在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卓越成效。

一、加大对涉农企业的贷款力度

一是加强对涉农企业贷款的政策支持保障,努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5月,我市出台了《运用支小支农专用额度再贷款发放小微、涉农贷款财政贴息及奖补的实施方案》,对放贷银行提供奖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放贷积极性。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利用人行支农、支小专用额度再贷款向企业发放贷款10.48亿元,利率在4.55%以内,申请奖励金额200万元。

二是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致力于精准扶贫的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其中,建行清远分行为辖内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家企业授信1.65亿元,为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授信1.55亿元,并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农户贷创新;农行清远分行围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推出“红茶扶贫e贷”“麻竹笋扶贫e贷”“甘蔗扶贫e贷”“生猪e贷”等系列产品;清远农商行推出“光伏贷”“养猪宝”“林补贷”“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等多款不同范畴的产品,全方位满足“三农”客户的各类资金需求;英德泰隆村镇银行通过“乐农贷”“易农贷”等产品,专项服务“三农”客户。

三是设立特色农业担保基金和设立规模为2亿元的清远市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资金池。我市在市信用担保基金项下设立清远市特色农业担保基金,由基金与合作银行、合作保险公司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按照约定比例分担贷款风险。截至目前,该担保基金累计发放贷款43笔2360万元,累计为贷款企业补贴保费27.86万元。加入清远市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资金池企业名单的企业有233家,合作银行有9家。

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税费优惠政策

(一)支持企业参与扶贫捐赠事业。落实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对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或直接无偿捐赠给目标脱贫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免征增值税等政策。

(二)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政策。为激发农民创业就业活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和增收致富,对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的,享受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

(三)支持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四好农村路”和村内道路建设,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即: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的项目投资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的项目投资经营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助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免征增值税、印花税、契税,对符合规定的工程新建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三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工程运营管理单位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积极为企业参与扶贫搭建平台

积极整合资源,搭建起企业参与扶贫的线上线下平台。一是设立展销馆。在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建立清远市脱贫攻坚产品展销馆,设置广清对口帮扶和8个县(市、区)共计9个分馆,共计展销商品700多种。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市场建立清远市消费扶贫专馆,目前已进驻企业21家、商品90多种。另外,还在“广东清远农家”微信公众号的在线商场设立消费扶贫专区,目前已进驻企业18家,商品131种。二是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举办精准扶贫专场网络招聘会,同时积极发动贫困人员参加“南粤春暖”、“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累计举办精准扶贫招聘会88场,参与企业1939家次,提供招聘岗位6.8万个次。开展“就业扶贫助复工”行动,将贫困劳动力信息与缺工企业对接,为贫困劳动力推送就业岗位。三是开展推介活动。今年以来,我市参与并组织了“鄂粤同行、百县村播”活动、“2020国际茶日广东云活动”、2020“清远农家”古龙峡云端直播扶贫助农活动、“扶贫攻坚、爱心助农”直播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扶贫产品消费。接下来,我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四是开展村企对接活动。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万企帮万村”“万小企扶万农户”“冬日暖阳”等活动,为企业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牵线搭桥。目前全市有108家企业与连山连南两县的114个行政村进行了结对帮扶。截止今年8月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已动员发动6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对接4个帮扶村,已注册企业3家,落实帮扶资金14万元。在市住建局发动下,住建行业相关企业发扬爱国情怀,踊跃参与活动,其中市房地产业协会、4家房地产企业、1家混凝土生产企业定向支持佛冈县迳头镇青竹村等贫困村建设资金共44万元。

   四、积极发挥企业带贫增收的作用

一是发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通过深挖各地资源优势,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优势主导产业和连州菜心、阳山西洋菜、英德麻竹笋、清新桂花鱼等特色产业。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带动贫困户4688户,实现年增收5000元/户;累计建设产业扶贫项目14.8万多个,落实村级项目8017个、户项目70万多个,带动31787户贫困户增收,仅2020年上半年就实现户均产业增收4824.73元。二是发挥企业在就业扶贫中的作用。企业通过建立扶贫车间,引导企业将简单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到乡镇、村居,加大力度创建“扶贫车间”或“扶贫工作坊”。截至9月底,创建“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等就业安置点累计108个,吸纳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强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力度,各企业可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扶贫产业项目,同时可通过建设产业基地、“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等,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形成贫困户与公司共促发展的良性生产体系。

   五、积极宣传先进典型

一是积极开展表彰评选活动。2016年以来,每年均开展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活动,其中奉献奖就是从社会帮扶主体中产生,表彰各类社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民个人中的扶贫先进典型。我市每年都会推荐在脱贫攻坚中作出较大贡献并取得较好成效的社会帮扶主体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另外,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每年认定一次,在“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捐款超过50万元,为扶贫济困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具有引领示范作用,遵纪守法,社会形象良好的企业、个人和组织即可申报。二是加强宣传。近年来,我市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渠道扩大宣传扶贫有关政策和优秀经验,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在脱贫攻坚后期,我市在不折不扣完成好脱贫任务的同时,将继续认真做好总结宣传工作,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脱贫攻坚。

感谢您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28


(联系人:梁兴伟,联系电话:337090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