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主动公开〕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
第2021057号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市水利局:
根据工作职责,我局对市第七届人大七次会议《关于城乡接合部黑臭水体污染防治的建议》(2021057号)的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主动履行统筹抓总作用,积极协调有关职能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一、统筹协调,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根据中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委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全面对标完成省、市目标任务,切实解决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突出问题,确保攻坚行动见成果出实效。我局先后出台印发《清远市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再攻坚行动方案》《清远市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清远市关于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全市农村泥砖房清理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与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联合印发《清远市生态环境局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清远市水利局关于印发《清远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清环〔2020〕162号),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实施农村破旧危泥砖房清理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无害化厕所建设和改造、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根据农村区位条件、人口数量和聚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鼓励采用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推广城镇周边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县域统筹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通过实施持续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目前我市农村脏乱差问题已得到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环境意识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14357个自然村共清拆破旧泥砖房315773间。14357个自然村已全部建立农村垃圾收集点和配备村庄保洁员,共建立垃圾收集点20628个、配保洁员14825人,并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圾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14337个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完成率99.86%;14168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覆盖率为 98.68%;13573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完成率94.54%;10631个自然村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纳入城镇污水系统统一处理),覆盖率为74.05%。累计建成卫生公厕建设数6529座;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66.59万户,全市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
二、落实资金,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根据《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考核方案》《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新一轮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的通知》《广东省关于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行动方案》等文件,我市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我市出台印发《清远市“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明确从2018年起到202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各县(市、区)财政配套投入。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比为北部县(市)1:0.5,南部县(市、区)1:0.8。采取自愿申报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办法申报。其中:对创建成功的“整洁村”“示范村”,实行以奖代补。以在册人口规模250人的村庄为标准,分别奖补55万元、110万元。具体按其人口规模折算奖励,上下最高浮动25%。奖补资金由各县(市、区)在省级资金中解决,不足部分在市级(含县级配套)资金中补充解决。对创建成功的“特色村”“生态村”,实行以奖代补。以在册人口规模250人的村庄为标准,市级财政分别奖补150万元、400万元,县级财政再按比例进行配套奖补。具体按其人口规模折算奖励,上下最高浮动25%。对创建成功的“美丽田园”,由市财政奖补3000万元,县级财政再按比例进行配套。
为推进农村污水设施建设,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9年、2021年分别修订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指标,把农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考核验收重要内容,以创建村作为项目载体,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奖补政策,通过实施“梯度创建”,在全市开展“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美丽乡村创建。至2020年,全市累计建成美丽乡村7775个,占总数54.15%,其中:整洁村5750个,示范村1720个,特色村289个,生态村16个。
三、横荷街道城乡接合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根据横荷街道核查并录入《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系统平台》的数据显示,清城区横荷街道城乡接合部的大有村委会、青山村委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如下:
一是大有村委会27个自然村小组中,除上一村(在建)、上四村、大江面村和上寮村未建或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外,其余23个村庄分别于2017年至2021年间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每个自然村根据村庄户籍人口和均用水量设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中一、中二村共建1个污水处理池,大星一、大星二村共建1个污水处理池。
二是青山村委会23个自然村小组中,除石比塘村(在建)、企岭一村、企岭二村和向北村(在建)未建或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外,其余19个村庄分别于2016年至2021年间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每个自然村根据村庄户籍人口和均用水量设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其中:石联村、上海村和青山二村均建设了2个污水处理池。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1日
(联系人:刘桂容,联系电话:338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