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主动公开〕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七届5次会议
第20210078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市金融工作局:
我局对市政协七届5次会议第20210078号提案《政策性金融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发展的路径和措施》的会办意见如下:
一、不断巩固土地确权成果。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始于2014年,经过几年的努力,2018年底已基本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今年初,根据《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质量复查工作的通知》(粤农农函﹝2021﹞141号)精神,我市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地登记颁证成果质量复查工作,重点对确权数据质量、暂缓确权、权证颁发等情况进行排查整改,进一步提高了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质量。此外,我市还组织开展了土地确权数据汇交工作,对土地确权对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数据进行更新,确保农村承包地确权数据真实、准确,为推动农村承包地流转、开展“两权”抵押贷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一是积极开展承包地整治整合工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地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开展田、水、路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土地平整、修建或改造机耕路、排灌渠等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田耕地条件,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并通过农户之间互换并地、村集体统筹重新连片发包、集体统一经营、集中连片对外流转等多种方式进行承包地整合,全市已完成承包地整合172.8万亩,完成建设并验收的耕地整合治理项目面积约6.7万亩,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多措并举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2020年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84.5万亩,占承包地总面积的54.7%。
三、继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美丽乡村为“综合大专项”,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小生态板块,美化靓化了村庄环境。坚持“以奖代补”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梯度创建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促进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9269个,占总村数64.56%。其中整洁村6666个、示范村2379个、特色村206个、生态村18个。
四、不断创新惠农金融产品。农行、农商行、邮储银行、建行等银行机构不断加大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推出“实施主体贷,农业龙头贷”等创新惠农金融产品。其中,以英德市扶持红茶优势产业发展的创新金融方式最为典型,由英德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业银行英德支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银行方面为英德全市红茶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整体授信5亿元,并制定优惠的“红茶贷”低额贷款利息支持产业园茶企建设。在农业保险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向纵深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有农业保险险种23个,基本覆盖了全市种养业主要品种以及农民财产的主要种类;作为省试点,我市大力推广“真知码”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解决养殖场户畜禽活体资产难以变现和保障生产、扩大规模遇到的资金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继续对确权数据质量、暂缓确权、权证颁发等情况进行排查整改,积极化解土地确权权属纠纷,不断提高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质量,为全面开展农村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打好基础。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多种形式盘活农村土地。加快构建政府鼓励、财政奖补,企业参与、社会投入,农民主体、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新机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路径。三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强化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加强县、镇、村调解队伍建设,推动仲裁程序、文书、场所等规范化建设,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乡村振兴。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4日
(联系人:林莹莹,联系电话:33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