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期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1年1月6日
聚焦民宿发展小切口 打造乡村振兴大抓手——清远市乡村民宿“六活六支”模式探索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建设富有岭南风韵的精美农村,科学治理“空心村”,促进乡村民宿建设,发展乡村美丽经济。近年来,清远市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依托“离大湾区最近、发展空间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积极探索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新路径,着力开创乡村建设行动的新样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初步探索出乡村民宿发展“六活六支”模式。成功举办广东首个乡村旅游(民宿)招商推介会,推介总投资额达121.3亿元的99个项目,16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31.22亿元。全市乡村旅游点已达150多个、乡村精品民宿300多家,正在建设的乡村旅游点(片区)350多个。乡村民宿成为清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
一、探索“六活”路径,全方位助力乡村民宿发展
(一)“用活”乡村建设成果,发展乡村民宿新型业态。全域开展“五个梯度”美丽乡村创建,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7672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51.69%。同时,推动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扎实推进“四沿”(沿主要交通要道、省际边界、重要风景区、城市郊区)连线连片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创建工程,目前已动工建设27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依托乡村风貌的改善,乡村韵味的提升,乡村颜值的提高,各地积极盘活利用农村土地、农房和古村落等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民宿,以点带面、串点成片、连线成带,将“建设乡村”转化为“经营乡村”,“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全市有乡村旅游点150多个,拟规划打造的乡村旅游点(片区)350多个,3个乡村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1个、示范点21个,全国特色旅游名镇1个,广东省旅游名镇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广东省旅游名村2个,广东农业公园3个,清远农业公园17个,发展乡村精品民宿300多家。乡村民宿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发乡村民宿发展潜力。鼓励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发展乡村民宿。如,英德市连江口镇城樟社区淡地村流转30亩闲置宅基地和40户旧农房用于发展乡村民宿,村集体可获租金和民宿发展收入分红。清新区浸潭镇龙须带水库移民村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少,居住分散,11个自然村和村小组仅40多户人家,一度成为空心村,受益于桃花湖自然景观和民宿开发带动,农民纷纷盘活闲置的“旧资产”,旧农舍租金年收入超万元。清城区东城街新桥村打造“清远美食村”项目,村民将自家楼房改造为乡村民宿及农村特色饮食小店,目前已发展民宿23栋,每栋民宿平均年收入达13万元。
(三)“做活”村落文化乡愁,丰富乡村民宿发展内涵。通过整合活化古村落、“空心村”、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使乡村民宿“有颜值”“有内涵”“有故事”,更具吸引力。如,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一度环境脏乱、建筑破败、“空心化”严重,对传统村落进行活化,活化过程中注重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尊重村民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局部进行改造提升,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共翻修民宿6栋,有42间各类型客房,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人,旺季时民宿客房“一床难求”。村里民宿带动村民就业23人,人均月收入从1000元左右提升到3000多元,且有“五险一金”保障。2019年鱼咀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连州市畔水村“大夫第”一度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经保护性开发打造成精品民宿后,既保留了粤北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和庭院布局,又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成为岭南民宿的网红打卡地。
(四)“引活”社会资本下乡,推动乡村民宿多元投入。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宣传推介,引导社会资本关注、投资发展乡村民宿产业。2020年11月24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乡村旅游(民宿)招商推介会,推介了总投资额达121.3亿元的99个项目,16个项目在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31.22亿元,省内外农旅企业、农旅行业协会代表等30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线上直播参与人数达22万。继招商推介会后,2020年12月23日至30日接踵举办系列活动之“清远市乡村旅游(民宿)行”,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清远乡村民宿资源和项目进行宣传推介。推介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前来考察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目前在招商推介会上签约的16个项目有12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另有一批意向项目落地。同时,引进了民宿装备配送车间项目,将有效推动乡村民宿装备和管理运营标准化建设,加速清远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激活”创新创业热情,增强乡村民宿发展动能。积极搭建返乡创业项目落地载体平台,实行返乡下乡创业资金补助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建有公益性创业孵化基地2个、市级返乡创业孵化基地5个。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对乡村经营驿道客栈、民宿、农家乐的创业者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多措并举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旅游。如,深圳市前海梧桐文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在清远市三坑镇建设清远米墅稻田野舍温泉共享营地项目,发展乡村民宿的升级版——“清远米墅共享营地”模式,由“米墅、土地主、米墅会员、第三方金融”合作共建、共同经营,通过米云平台实现共享换住,使城市的人才、技术、资金和品牌有序入乡,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清远米墅农旅+”的新模式。英德市九龙镇通过引进英德市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引导41个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全镇现已发展乡村民宿200多家,农家乐9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九龙镇在2016年沙糖桔黄龙病影响后外出务工近2万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民宿等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已有1万多人回乡创业、就业。
(六)“带活”农特产品销售,拓展乡村民宿营收渠道。清远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随着乡村民宿的兴旺发展,不少农产品上榜“必吃榜”或成为“手信”“伴手礼”,乡村民宿成为了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平台、直播平台、带货平台和销售场地。如,连山县太保镇黑山村充分利用梯田层叠,自然风光条件优越的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民宿,现已发展农家乐及民宿35家,可提供床位250多个,可同时接待1000人用餐,村庄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收入500多万元。村庄特产黑山清水鸭售价从15元/斤涨到25元/斤,一只鸭可多赚50元,全村村民仅此一项可增收5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7500元增至13.5万元,人均收入由8000元增加至17500元。
二、加强“六支”保障措施,形成乡村民宿发展长效机制
(一)加强统筹支撑。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要求,高位驱动、高标准统筹推进。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批示清远举办乡村旅游(民宿)招商推介会是一个重大创新举措,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寄望清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广东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新路径、开创广东乡村建设行动的新样式。清远市委书记殷昭举对民宿发展专门作批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楚旋多次组织对乡村民宿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副市长雷玉春带队进行乡村旅游(民宿)招商推介。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对发展民宿工作进行部署,将发展乡村民宿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行动方案,探索制定《清远市促进乡村民宿发展指导意见》,为推进乡村民宿发展提供指引。此外,还推出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支持民宿经济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如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等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发展乡村旅游、开展乡村民宿项目建设提供支持;支持各县(市、区)整合资源创建一批民宿(农家乐)集中村,在美丽乡村精品路线规划建设乡村民宿项目等。
(二)加强财政支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利用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项目加大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和配套建设。如优先支持建设和运营成效良好、联农带农作用明显的乡村旅游(民宿)项目所在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给予财政资金奖补,扶持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健全鼓励“资本下乡”的政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民宿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加强金融支撑。设立规模2亿元的清远市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资金池,重点扶持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农业及旅游业等行业做大做强。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市农业农村局与清远农商银行研究出台“金融民宿贷”、“美丽乡村贷”、“乡村风貌贷”等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民宿发展。
(四)加强用地支撑。鼓励支持各地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用于发展乡村民宿,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市级每年将安排不少于30%的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指标以及“点状”供地项目用地指标用于支持发展乡村民宿项目,后续将进一步加大指标供应。
(五)加强人才支撑。积极实施人才政策促进农旅人才的引进培育,建设“清远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包括乡村旅游、涉旅新媒体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市农业农村局促成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深圳市前海梧桐文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乡村民宿培训学院,着力培训乡村旅游人才,培育高素质农民关注、支持和投身发展乡村民宿,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
(六)加强宣传支撑。充分运用各种平台对乡村民宿建设成果进行宣传推介,先后举办清远市乡村旅游(民宿)招商推介会、清远市乡村旅游“民宿”行、“湾区青年民宿行——首届清远青年民宿节”等活动,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自媒体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如,清新区建立“清新民宿创客空间”孵化推广平台。该平台由乡村旅游规划展示馆、民宿学校、民宿体验中心三大部分构成,为广大民宿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集展示、培训、交流、体验、招商等五个功能于一体的孵化和推广服务,经过培训后有创业意向的可在民宿体验中心做实习经理一至两个月,期间有专门团队进行全程协助,使其全面了解民宿规划和经营。同时,清远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挖掘各地发展乡村民宿的好做法、好典型进行总结推广,为全市提供经验借鉴,全面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合作指导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