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审计局

市审计局:扎实做好投资审计 让工程建设更惠民生

来源:连州市审计局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3-03

  重大工程建设是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设施,每一分财政资金的使用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投资审计既是公共资金的“守门人”,更是民生工程的“质检员”,市审计局立足职能定位,扎实做好投资审计,通过审前精准谋划、审中严格把控、审后跟踪问效的精准监督,推动工程建设提质增效,确保工程建设真正服务于民、造福于民,让工程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利民、安民的民心工程。

  一、找准靶心定方向

  市审计局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审计计划。通过梳理政策法规、分析历史数据、对接行业动态,明确年度审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根据民生工程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进行项目调查了解,优先将群众关注度高、财政投入大的项目纳入审计范围,确保监督资源精准投放。审计方案是实施监督的“路线图”。根据项目类型和风险等级,分类制定差异化审计策略。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核查立项审批、招投标管理等前端环节;对民生保障类项目,侧重跟踪资金拨付、质量验收等末端执行。通过数据比对、趋势分析,快速识别异常资金流动和项目风险点,实现精准定位、靶向发力,为现场审计提供精准指引。

  二、穿透监督提质效

  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潜藏着风险隐患。市审计局注重防范管理漏洞,将审计触角延伸至规划论证、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环节。通过严查会议纪要,可以发现决策失误导致的资源浪费;通过规范招投标程序、严控合同履行、规范转包分包,有效遏制违规操作和权力寻租;通过严控施工过程,能够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通过把好验收关口,确保工程成果符合设计标准。实施阶段坚持“资金流向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运用“线上筛查+线下验证”模式,线上通过比对工程量清单、合同约定与实际支付数据,核查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问题;线下对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节点等开展现场勘验、数据核验,筑牢工程质量防线。

  三、标本兼治促长效

  市审计局严格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建立“问题反馈—整改落实—效果评估”闭环机制。对工程质量缺陷、资金管理漏洞等具体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和验收标准,通过公开典型案例、通报整改进度等方式,倒逼责任单位增强规范意识。同时,建立整改“回头看”机制,对重大民生工程实施跨年度跟踪,重点关注整改措施落地情况和长效管理机制运行效果,确保审计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投资审计的本质是守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市审计局始终聚焦惠民导向,持续优化监督模式,既要做实查错纠弊的“显功”,更要练好源头治理的“内功”。通过前移监督关口、创新技术手段、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工程建设全流程规范管理,让每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让每笔资金都化作惠民实效,在服务连州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审计担当。(撰稿人:全凌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