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访谈直播回顾

清远市清新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局局长、预防腐败局局长唐宝通上线@清远发布 、@清远廉博

时间:2016-05-03 02:31:00 来源:市委宣传部 访问量: -
【字体:

 

清远廉政大家谈 | 清新住建系统腐败窝案为何频发?

 

来源:清远日报   
 
摘要:清新监察局长回应:原因是权力过于集中且得不到有效制约。
 

     清远日报讯 记者樊乾 通讯员新纪宣 “清新住建系统腐败案多发的原因是什么?”近日上午,清新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唐宝通做客廉政微访谈,围绕“全程监督,让权力运行无暗箱”这一主题,回应了系统窝案的成因与防控、反腐压力如何向基层传导、农村“三资”腐败治理等12个问题。

清新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唐宝通做客廉政微访谈。

 

   网友:腐败窝案为何频发?

    一位叫“高原雄鹰”的网友提问,“清新近年来查处了住建、教育系统的腐败案件,案件多发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防控?”

   唐宝通回应称,近年来,清新住建、教育系统在内的多位领导干部落马,其中有三人曾担任区委委员,这些腐败窝案造成了不小的震动。他认为,除了腐败分子心存侥幸、部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外,监督不到位是导致腐败窝案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且又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使得少数领导干部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也在不断的反思预防措施。”据唐宝通介绍,一方面,纪委在查处腐败案件中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去年全区对72名违纪人员进行了立案查处,追缴违纪金额11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61万元,对心存歪念的党员干部起到了有效震慑。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预防腐败及廉政教育,落实纪委书记对重点部门单位“一把手”约谈提醒机制。有数据显示,去年清新累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85次,个人谈话501人次,起到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作用。

   乡镇立案数占全年总数的一半

    2015年,清新区纪检监察机关全年立案72件,其中乡镇立案39件,占全年总数的54.17%。对于网友关心的“蝇贪蚁腐”问题,唐宝通坦承,“就数据显示来看,村官的违纪违法行为占比较多。”

  

    为加强对村官的监管,清新区从健全民主监督机构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宣传教育、规范规章制度等基础工作出发,采取系列措施全力推进村(居)干部的廉洁自律。据唐宝通介绍,目前全区208个村(居)委全部建立健全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权限、工作规则、村务监督、财务监督、工作纪律等相关制度进行统一规范。

    “狠抓思想教育也是增强村干党纪法纪意识的具体措施。”唐宝通强调,今年累计在村(居)两委书记、主任、村干部培训班开展廉政教育课15期,授课人数达 952人。同时,在各村(居)委,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摘要)上墙公布,时刻警醒农村基层干部可为不可为。

   电子转账优化农村“三资”监管

   有网友反映,“部分村官将黑手伸向集体资金,纪委应如何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面对该问题,唐宝通回应称,全区已推行的“村财通”业务,通过逐步取缔传统现金收交模式,从而优化对农村“三资”的监管。

   目前,清新正对农村“三资”进行清理登记,“初步估算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约1.58亿元,”唐宝通说,在登记的过程中,发现存有收支单据未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验、账目透明度不高等问题。此外,由于村集体无法开设对公账户,在村集体的资金管理中,或维持传统的现金收交模式,或暂将资金转入私人账户,容易引发基层贪腐问题。

   唐宝通说,“村财通”利用在村(居)委安装POS机具,并结合短信通知等银行业务功能,为村(居)民提供助农取款、助农缴款、助农缴费、助农转账等金融服务。关键是该业务与村委会经济联合社账户联网挂钩,要求村级账务通过电子金融渠道走账,彻底改变了农村财务管理传统的现金交收模式,“起到全程监管农村集体财务的作用,”唐宝通强调。

   目前,清新区结合农村金融改革,以“村财通”工程为抓手,对现行农村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区委、区政府组织纪委、财政、农办、农信社等部门进行尝试,在全区206个村居委会推行村财通业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