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 访谈直播回顾

清远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岐贤接受清远日报社访谈

时间:2018-07-02 07:56:29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字体:
 

33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外圈层的清远高新区,在国家战略布局下,也将迎来新的重大机遇。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清远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岐贤,他表示,清远高新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为指引,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园区,全方位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记者:当前,全市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请您结合高新区的实际,谈谈对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周岐贤: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是对包括清远高新区在内的全省党员干部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完全符合广东实际,完全符合清远和高新区的实际,极大增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新区一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持续升温,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奋力开创高新区新时代改革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广东和清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力量。

  记者:高新区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新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有何思路举措?

  周岐贤: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区一切工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自觉把辖区的发展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局中来谋划,重点强化四方面工作。

  一是以广清一体化为抓手,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加强与广州交通、产业、功能配套等方面的紧密对接和长远谋划,率先融入珠三角城市群。重点依托清远市“五纵四横”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铁路+三城际+磁浮”轨道交通网络,立足临近广州空港经济区的区位条件,通过高速公路、广清城轨、京广高铁、白云国际机场、口岸港等海陆空立体交通干线,无缝对接珠三角地区交通网络,打造连通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腹地的重要通道。

  二是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推进产业共建共融。锁定“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和转板企业、需转移扩大生产规模的科技企业、从孵化器毕业需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等目标,发挥自身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成本、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整合园区发展空间,大胆创新招商模式,积极对接广深科技走廊,全面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和要素流动,构建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5+1”产业体系。同时,积极倡导并大力支持区内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平台、龙头企业等开展交流合作,探索科技攻关、市场开拓、人才引育、资源共享等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企业互促共荣的发展态势。

  三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清远高新区在广东首创“审管分离”新型审批模式,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地区”,并成立了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行政审批局。为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清远高新区将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提高行政审批质效。同时,积极对接大湾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借鉴学习自贸区的改革发展新举措,复制移植发达地区在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四是以培育新动能为主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紧邻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借力广州的科教资源,校地合作,积极对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加大引智和引技力度,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区内企业加大能源、环保、研发、技改等方面的升级改造力度。通过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等方式,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创新,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等为战略重点的企业生态群落,加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链条,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