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2022年清远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3-03-03 09:52:31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推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省生态环境厅的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得到有效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是大气稳步改善。2022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8,全省排名并列第12,继2021年同比进步3位的基础上前进5位,实现全省排名的历史新高;改善率为10.60%,全省排名第2。二是水质保持良好。北江干流水质长期保持Ⅱ类以上,2022年,全市7个国考断面和22个省考断面全部达到考核要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3.1969,全省排名第5,同比提升1位,水质在稳定保持优良的基础上持续改善。三是土壤安全可控。全市耕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保障。主要工作举措有:

  (一)高位谋划,一以贯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委明确提出,清远经济发展必须严守“安全、环保、效益”三条底线,持续将“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推动清远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纳入大力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之一;市政府提出建设北江生态经济带,探索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定期排查并滚动制定生态环境领域重点攻坚任务整改措施清单,明确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措施与时限要求,并定期调度与通报进展情况,做到生态环境工作“一张清单干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

  (二)科学精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方面一是突出优良水体保护,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清远区域禾洞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4个重点饮用水源地在线监控预警能力建设;对全市北江、连江、飞来峡水库等15个重点江河湖库开展全面水生态调查。二是强化重点流域达标攻坚,持续推进乐排河整治,完成20公里河涌及排口巡查整治。三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印发实施《清远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稳步提升。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一是坚持并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一个领域一个市领导包干一个市直部门牵头的“三个一包干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推动各领域牵头部门履行统筹协调职责和工作落实。二是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在省下达VOCs分级管控重点企业清单基础上,从原辅材料、生产及治污工艺、环保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要求,提升产业清洁生产水平。三是抓实城市精细化管控。建立施工工地分级管控制度,坚持每日巡查,做到常规工作常态抓,发现问题闭环管。四是强化移动源治理。持续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能力建设。五是强化不良天气应对,有效遏制“微超标”污染天气。

  在深入打好净土防御战方面。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组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状摸查,不断完善建设用地污染地块信息系统。二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地下水“双源”调查评估和重点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持续推进固废安全处置。组织开展矿区历史遗留固废排查和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三)创新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借助“智库外脑”提升科学保护与治理水平。持续加强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环保职业技术学院等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工作室,聘请中国环境科学院等权威专家学者担任政府顾问,指导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加强两法衔接高压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公检法司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机制,大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探索信访化解新机制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梳理建立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案件台账,建立领导包案机制推进矛盾化解,确保社会稳定总体可控。邀请专家团队对重点涉气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方案,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四)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一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印发实施《清远市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简化环评管理、环评豁免、告知承诺制、环评与排污许可融合等8条措施。二是持续优化环境监管。印发实施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减少企业现场检查。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帮扶、靠前服务。邀请省、市专家,开展送服务送技术进企业活动和专项业务培训、政策宣贯;在清城区27个标准厂房园区创新设立环保帮扶联络点,免费为园区及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强化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提前介入、全程指导,高质量做好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保障优质项目顺利落地。四是积极服务“双碳”工作。加强碳普惠项目申报,进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五)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涉及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积存渗滤液已实现“动态清零”;利维石场、九腌村固废倾倒点已完成整治。

  (六)强化防范,全力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坚持重点时间节点全体领导班子带队检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最强“龙舟水”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发现并督促整改环境风险问题。

  (七)党建赋能,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组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印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计划以及局党组、班子成员2022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党组(支部)书记述职述廉制度,配强配齐党务工作者。深入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以“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进纯洁”为主题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组织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并在重大节假日前发送廉政提醒短信,提升党员干部廉洁意识,铸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二、2023年工作安排

  清远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市委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等重大战略,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主动加强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和跟踪服务。优化并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推动南部片区产业生态化、北部片区生态产业化,促进产业绿色转型。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安全向好。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臭氧治理为重点,强化污染源精准溯源治理,开展臭氧削峰行动,持续深化涉VOCs企业分级管控和深度治理,推动工业炉窑升级整治,推进钢铁、水泥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落实领导包干制,强化属地和部门责任,加强路面保洁保湿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不良天气应急应对,切实减少污染天数。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重点流域攻坚,推进漫水河流域水产养殖方式调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实施总磷削峰行动;强化乐排河流域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企业监管,深入开展滃江流域稀土盗采历史遗留问题生态修复治理;加快推进水生态调查评估工作,继续强化长江流域(连山段)和北江干流等优良水体生态保护;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设施有效运行率。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继续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继续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持续加强危险废物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四是深入打好环境安全保卫战,全面加强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防范和应急管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环保工作,坚决守好环境安全底线。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擦亮生态文明底色。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继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强化对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检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系统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长江流域(连山段)生态保护和漫水河综合整治等,谋划建设一批美丽矿山、美丽水源、美丽河流、美丽鱼塘等。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深化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利用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促进企业实现减污降碳。积极推进碳汇林建设,支持更多碳汇林项目纳入碳排放市场交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支持一批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蓄能等节能降碳项目加快落地,大力实施锅炉、工业炉窑改气、改电。持续优化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能力结构,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五)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按照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我市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持续做好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理,落实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定期开展“回头看”,高质量推进案件处理。同时,举一反三,持续查摆并推动问题整改。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铁军队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大学习、优服务、重务实”为主线,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全面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改进作风,强化纪律教育,努力打造一支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适应的生态环境铁军队伍。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