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清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3-08-26 10:07:35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决策部署,提出“三个开路、四个高标准高质量”工作思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水平。2022年度,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评估得分91.10分,在全省属于“高”水平,相较上一年度进步明显。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一是持续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引导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累计集中学习13次,参  与党员134人次,交流研讨3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2次,主题宣讲1次。二是夯实队伍建设。完成局机关支部、中心支部换届选举,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按时按标准做好党费收缴工作,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64人次。积极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创  造力和战斗力。今年上半年,2人提拔到处级领导岗位,1人晋级为四级调研员。9人次进行跟班学习交流。今年4月在市委党校举办全省首个地市级的“数字政府”建设专题研讨班,全市数字政府建设相关领导干部50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参与培训,为搭建市级数字政府常态化培训机制探路。三是高质量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结合“抓廉政建设开路”完成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廉政党课,完成全体干部职工廉政风险点排查,得到省、市教育整顿办高度肯定,推荐接受中央教育整顿办督导检查的两个单位之一。牵头5项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均正常推进。

    (二)稳步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线下实体大厅建设。市民中心项目经多次深调研及组织召开现场会和审议会,按照“外看朴实大方,内涵科技智慧”的建设思路,压减面积1.6万平方米,压减建安工程费2.1亿元,可用于商业出租3722平方米。搬迁后将实现市直和清城区(高新区)21个不同分类服务大厅整合为1个综合服务大厅,354个分类窗口整合为264个窗口,进驻事项由47个部门1340项拓展至80个部门3136项。目前已完成初设,并移交给市德晟集团做好EPC等工作,确保9月1日前动工。

      二是探索“一网统管”业务协同新格局,打造清远市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指挥平台,目前已初步完成大、中、小屏建设,涵盖统一门户、数字驾驶舱、数据中台、城市级视频云平台等核心建设内容,可为“市、区、县、镇街”四级管理部门提供数字化赋能。平台横向拉通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纵向与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省一网共享平台”和“粤治慧”对接,已汇聚3.04亿条城市运行数据,打造清远市数字政府中枢底座。数字驾驶舱建设包含政务服务、工程建设、12345热线、粤智助、数据共享交换在内的16大专题应用,已归集城市运行21大类,2163个核心指标数据,覆盖5大核心领域。城市级视频云平台,实现全市视频资源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阅、统一共享,形成全时全量的城市视频资源池。共汇聚全市53092路视频,在线率96.1%,跨接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公安专网等不同网络环境。截至2023年6月底,我市“一网统管”用户量已达2490,排名全省第七;大屏专题已上线7个,排名全省第四;中屏专题已上线6个,排名全省第十;小屏专题已上线7个,排名全省第八;指标录入数1838,排名全省第五。

       三是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项目。今年省财政支持我市专项资金2258万元,涵盖19个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建设项目,大部分可供各县(市、区)直接应用,避免重复建设。经省政数局初步评估,2022年我市得分达到53.4分,超额完成任务;截至2023年6月,我市均衡化发展指标得分已达65.97分,预期达到80.93分。截至2023年7月18日,我市已储备入库的均衡化发展项目共18个,全部完成立项;已向市财政局请款15个项目省级资金款项合计1846.39万元,占2023年均衡化发展省级资金81.89%,其中8个项目已完成2023年省级资金支出,资金支出总额780.3816万元,完成34.61%的省级资金支出。余下资金继续向市财政局沟通解决。

       四是打造清远本地智慧便民服务品牌。今年5月初,同步上线“清易办”智慧便民综合服务小程序和粤省事“清易办”专版,标志着清远市政府由“多部门多平台”向“整体政府一体化平台”转变。目前,已有882个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清易办”专版,“清易办”智慧便民综合服务小程序可预约事项471个,指尖办服务事项904个,群众只需登录小程序便可在线享受由清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专属代办、找工作、办事预约、办件查询、证书领取、看资讯、提意见等一站式贴心服务。上线一个多月以来,已有381个政数持有人通过“清易办”小程序进行领取。

       五是推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改革创新。制定清远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推进市热线平台与粤省心数据的对接,数据规范上传、话务对接,实现省市两级12345平台话务互转。制定清远市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服务工作方案,初步建立我市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服务工作机制。上半年共受理企业群众各类诉求35.48万件,同比增长7.8%,下派工单13.24万件,同比增长21.25%。全市工单平均处理时长为5.48个工作日,工单按时回复率99.97%,工单满意度92%。

       六是推进“自助办”“就近办”向基层覆盖。在完成1031个行政村全面覆盖“粤智助”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市85个镇街“粤智助”全覆盖。累计万人业务量17059笔,全省排名第三;新增服务群众人数(去重)占比35.8%,全省排名第三。已上线服务事项412项,其中城乡居民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累计374819笔)、身份证复印件打印(累计294368笔)等事项大受群众欢迎。在全省首创推出“粤智助”电视频道清远试点项目内设4个栏目,可查询户口本信息、结婚证信息等5项政府服务功能,累计点击量超30万次,惠及人口超百万。

      (一)高质量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牵头组建清远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信息化建设工作专班,起草《清远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数字化支撑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预计近期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批准后印发实施。在全省率先推动、梳理反映我市“百千万工程”成效的政法“雪亮工程”、政务大厅、道路交通、村镇面貌、文体设施等方面共22500路优质视频资源挂接到省“百千万工程”视频数据共享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清城区无人机空中监管平台及其它区域的无人机平台视频资源接入“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我市的“百千万工程”视频数据资源接入路数、视频质量、视频经纬度错漏及在线率受到省信息建设工作专班的充分肯定。

      (二)夯实“云、网、数、安”数字集约化“大底座”。一是推进政务云服务纵深发展,截至6月底,政务云清远节点建设规模已达25216核VCPU,71066GB内存,1113TB存储,云资源使用数量和上云系统平台数量在粤东西北14个地市中排名第一,为全市141个单位275套系统提供服务。二是强化政务外网建设。完成省市广域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形成主备负载均衡双千兆架构,省政务出口带宽提升到4G,市到县的带宽由100兆提升到300兆。三是加快数据共享对接。目前共享平台编制目录3238个,数据总量约5.8亿条。存储管理省回流数据136个目录共计3.6亿条,涵盖法人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及疫情防控等数据。四是筑牢数据安全体系。本年5月开展为期5天的“清盾”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摸清我市网络安全潜在风险。完成62个市直单位、2524个终端和121个市直事业单位、1851个终端国产替代,市财政总投资约1.6亿元。建成信创云,在全省率先实现信创集约化OA系统对接。信创适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顺利通过省验收并于6月30日授牌。

     (三)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一是建成政务涉税大数据平台。实现涉税数据跨系统、跨业务的深度融合,自去年7月份上线运行以来,助力相关税款入库超16亿元(其中查补税款7600多万元)。二是加快“粤经济”市级平台建设推广。我市以省经济态势感知研判平台为基础,建设市级平台,提升经济运行调节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市“粤经济”指标达121个,排名全省第一。三是推进与省招商引资平台对接落地。通过平台打造动态更新的招商数据库,变革传统线下招商业务模式。目前以阳山县为试点,开展平台对接落地及应用工作。四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我市作为全省2个与国家平台对接试点地市之一,累计20709个项目通过工建项目“一网通办”报建,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四)持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质增效。以开展标杆镇街级大厅参评工作为载体,推进街镇级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目前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比率达99.86%,时限压缩比95.41%;县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比率达99.66%,时限压缩比95.52%。全市50%以上事项实现“四免”优化,材料少报率18.31%。引进“政务晓屋”服务业态,可咨询导办省外6655项、省内29011项服务事项。推进省“视频办”试点工作,上线40个“视频办”事项。完成451个“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上架。初步梳理28个高频事项作为我市“一网通办2.0”试点事项。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二次统筹工作,统筹后平均材料份数为3.09份,平均跑动次数为0.15次,平均办理时间为17.08天(统筹前为21.59天,压缩20.89%),515个事项通过关联电子证照,实现931个材料免提交;43个事项支持容缺受理,73个材料通过容缺实现免提交。

     (五)扎实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步入“不见面开标+跨市域远程异地评标”的新阶段,大大缩短交易时长,降低交易成本。1-6月全市累计完成公共资源交易713宗,成交金额97.484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7035亿元,实现国有资产溢价1.1923亿元。全市使用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系统完成项目2681宗,其中市中心完成项目1387宗。

       二、存在问题与差距

     (一)数字化意识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个别领导干部数字化思维跟不上、信息化知识储备不够,缺少“敢想敢干敢闯”的精神。同时,我市与珠三角及江浙先进地区数字化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市内南北部地区差距也较明显。个别指标考核排名靠后,影响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国垂、省垂政务数据归集难、共享难,部门之间总有各种理由不共享。

    (二)信息化资源各自为政现象仍然存在。目前仍有47个大小机房分布于30个市直单位中(共计711个机架及1748台服务器)。各部门信息化运维人员也是五花八门(79个市直部门共使用391个单位的服务外包人员768人)。基层普遍反映不同业务领域的平台及移动端小程序较多,没有统一入口,眼花缭乱。

    (三)全市政务外网缺乏统一规划设计。各县(市、区)分段建设管理,网络结构较乱,安全隐患较多。有些部门存在自建市县镇村多级专网现象,造成村级接入专线较多,有些村多达十多条,运营成本高,基层负担重。

    (四)资金和人才投入存在较大缺口。财政资金压力大,一些专项资金被占用,到期合同款未能得到及时安排支付。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紧缺,市、县政数系统公务员编制偏少,市局编制数全省倒数第二,大部分县局仅有5到6个行政编制。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坚持数字政府建设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主线不动摇,以市民中心建设搬迁为工作主线,串联起各项工作,让数字政府更好发挥对全面数字化发展的牵引作用。

     (一)创新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应用,赋能服务“百千万工程”和实体经济制造业。将提升“百千万工程”及涉企服务能力作为今年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工作,建强市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指挥平台,强化数据归集和共享,推进公共数据、产业数据深度融合利用。加快“粤经济”市级平台应用推广、市涉税大数据平台应用深化以及“粤商通”清远专区建设。发挥省招商引资对接平台效能,赋能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等园区,助推企业项目加速对接、洽谈、落地、建设。

     (二)抓实线上线下大厅建设,构建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按照“一个中心、一张网,两件大事”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市民中心建设搬迁是今年下半年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在今年9月1日前动工,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市、县、镇、村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深化网上办事大厅流程再造,统筹解决基层二次录入问题。进一步发挥“粤智助”作用,进驻更多便民利企特色服务。推广应用“清易办”,大力推进“一网通办”。

    (三)扎实推动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建设,全面激活数据新动能。按照我省数据交易“一所多基地多平台”体系架构,围绕我市五大百亿产业、纺织、陶瓷、水泥、再生金属等重点和传统支柱产业,及金融机构、国企以及行业协会等数据需求及进场意向,开展深入调研工作。结合本地优势产业,申报广州数据交易所清远服务基地,力争年实现“三个三”(利用3个月时间,上架30个数据产品,实现交易额3000万元)。指导组建数字政府发展联盟,通过联盟发挥供需对接、市场培育、交易撮合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形成推动数据要素集聚、助力数字强市建设的良性态势。

    (四)加强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建设,夯实数字政府“底座”。加快今明两年我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项目落地建设,提升政务云、政务网、公共支撑能力的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通新型基础设施的网络大动脉,形成四通八达、地空一体的“一张网”数字高速公路。下大气力抓好本地区各部门的现有数据,真正实现“一点通览”(“一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全市数据”)的奋斗目标。健全完善安全工作机制,从软硬件方面进一步谋划实施全市数字政府安全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数字政府安全防护能力。抢抓新一轮信创工程建设机遇,抓实信创适配中心建设。

    (五)推动高素质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数字人才队伍。以国家组建数据局及省政数局优化新“三定”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市县政数系统职能,强化队伍建设。深化内部“一件事”集成办理,常态化组织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数字化思维和应用能力,实施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全面推进全市数字政府2.0建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