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76号代表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时间:2021-05-14 10:42:13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文化和旅游厅: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次会议期间,房玉红(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大对瑶族博物馆政策倾斜支持力度的建议,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擦亮少数民族博物馆特色品牌

广东瑶族博物馆我市积极响应党中央“文化强国”和省委“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而实施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瑶族乃至世界瑶族文化历史的一个缩影,广东瑶族博物馆的建成,为进一步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瑶族传统优秀文化发挥了推动作用,目前是全国瑶族文物最多、最系统、最齐全的瑶族专业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广东乃至全国瑶族的藏品文物。为推动瑶族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我市积极擦亮瑶族特色博物馆品牌,2014年至2020年间,广东瑶族博物馆先后被授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传承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第二批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文明单位、清远市文明单位;2020年,连南瑶族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连南瑶族博物馆从2013年正式开馆以来,得到各级财政的资金扶持,现省财政每年拨给免费开放资金60万元用于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并先后拨付资金完成了藏品修复、藏品消毒设施添置等项目,目前博物馆正编制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拟向上级文博管理部门申请文物库房和展厅设备升级改造资金。

    三、进数字博物馆建设

    瑶族博物馆从2020年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完成了AR换装体验设施设备的安装试行,高清数字投影复原瑶族生活场景、手工工艺、非遗文化等内容的设备安装及试行,各项触控设备的安装及试行等。通过数字化升级,打造瑶博智慧导览服务平台,为不同观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基于位置的导览服务,使博物馆更具智能化,人性化,信息化,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广为传播增添新的活力和光彩。

    四、大力开发旅游文创产品

近年来,瑶族博物馆以瑶族刺绣传承基地之名,深入挖掘瑶绣、瑶银的发展潜力,采取“公司+基地+绣娘”的模式,走“品牌化运作”的生产经营之路,打造瑶族文创品牌。文创产品创作以连南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创作源泉,以自然风光、建筑、人物、瑶绣、博物馆文物等为创作内容,根据现代审美的要求,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创新工艺技术,开发一些适应市场,符合当下消费观的实用型瑶绣产品,不断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瑶族文化产业的链条向前延伸。2016年至今,瑶族博物馆共设计、开发、生产了2032550件文创产品

五、打造景区互动体验项目及景区升级工作

目前,在博物馆内建立了瑶族文化传承基地,邀请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在基地现场展示瑶绣制作技艺、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给游客提供交流互动和学习。在稻鱼茶体验馆引进非遗项目展示:舂糍粑、酿米酒、牛皮酥制作、银饰制作、长鼓制作等,同时加入文创产品的展示,丰富了博物馆展览内涵。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粤发 [2019]18号)和《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清发[2019]5号),提出的要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快推进2个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建设,目前我市正全力推动相关事项落实落地。

(二)进一步加大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继续争取在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分配上给予瑶族博物馆优先支持,确保瑶族博物馆的日常运作和维护经费,同时连南瑶族自治县级财政对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做好资金统筹分配,给予瑶族博物馆适当倾斜支持。

(三)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一是进一步推动落实我市“人才新政30条”,做好民族地区高端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补助工作,优先支持民族地区人才引进,积极争取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选派相关专业人员到瑶族博物馆开展陈列展览、文物库房、科研和宣教人员的专业技术援助工作,切实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清远市人民政府       

                     2021年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