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147号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2022-07-08 10:37:4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姚建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连南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试点的建议》(第2022147号)收悉,经综合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林业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连南开展全省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建设的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对“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出明确要求。《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北部生态发展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等工作任务。连南县地处粤北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2020年成功申报全国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1年印发《连南瑶族自治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具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探索的优势条件。目前,连南县已编制印发《连南瑶族自治县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我局已将该方案呈报省发改委,请求省发改委对我市连南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建设给予大力指导和支持。由于该项工作省、市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有相关工作指引和经验借鉴。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会同各有关单位,密切跟踪对接省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

二、关于支持连南县开展林业碳普惠项目开发的建议

    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恢复受理省级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备案申请的通知》(粤环函〔2019〕977号),省生态环境厅于2019年6月恢复受理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备案,并明确在原有6个地级市试点外,鼓励在全省生态保护区、贫困地区开展包括林业碳普惠在内的项目申报,我市作为非试点城市首次纳入该政策的实施范围。2020年4月,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前锋村成功申报CO2当量近5100吨,成交总额约18.37万元,为我市首批完成交易碳普惠项目。2020年11月,阳山县14个林业碳普惠项目(13个省定贫困村和1个少数民族地区)成功申报CO2当量近5.3万吨,成交总额约180万元。

    由于《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于2020年底过期失效,全省暂停有关项目申报。2022年4月,省生态环境厅重新制定印发该办法,并于5月6日起正式施行。目前,因《管理办法》配套的省级林业碳普惠方法学仍在修订,故碳普惠项目申报暂未能重启。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支持连南县开展林业碳普惠项目申报,为贫困地区搭建新的绿色增长点,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三、关于支持连南项目申报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支持连南、连山等生态发展区项目纳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一是降低连阳地区项目申报门槛。《清远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对于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年度投资额规模实行差异化管理,原则要求连阳地区社会投资项目年度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该原则对于社会投资中交通、能源类项目年度投资额要求与非连阳地区相比低7000万元、产业类项目相比低2000万元,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额要求相比低1000万元。根据这一原则,2022年连南县共有17个项目(正式项目、预备项目)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其中1个正式项目成功申报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二是争取资源要素统筹保障。在编制2022年重点项目资源要素配置表中,连南县8个项目(用地指标需求约279亩)均纳入市级统筹配置资源要素项目。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会同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根据连南县谋划推动项目的实际情况,将符合条件项目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并向上争取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在资源要素保障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建议积极申报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清单,争取使用市级统筹指标满足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

四、关于支持连南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

(一)推动连南县生态农业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成功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我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其中连南县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分别是连南瑶族自治县稻鱼茶产业园和连南瑶族自治县茶药菌产业园。目前稻田鱼养殖面积2.3万亩,年产721吨,产值0.36 亿元,已建成日加工能力80吨的大米加工厂和日加工能力超万斤的茶叶加工厂。二是积极打造优质农业品牌。利用连南少数民族文化与高山地区生态优势特点,着力推广连南名特优农产品。目前,连南大叶茶、连南瑶山香菇、连南无花果、连南稻田鲤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南大叶茶入选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连南瑶族自治县绿源优质米加工厂的稻田鱼有机米、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特农发展有限公司的单贵红茶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绿茶入库“粤字号”农业品牌。连南稻田鱼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目前申报资料已上报到国家主管部门。三是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申请续展。全力支持连南县做好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申请续展相关工作。截止2021年12月,连南县在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含有机转换认证)总数1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有机产品认证7个、有机转换认证3个、绿色食品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四是有力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连南县2019年至2021年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14个,共下达财政资金1206元。寨岗镇山心村、社墩村已带动农民连片发展种植柑橘2000多亩,三江镇城西村、香坪镇发展蔬菜种植700多亩,大坪镇、大麦山镇规模化发展有机稻特色品种示范推广1160亩、改造老茶园335亩等项目,有效推进连南县特色产业发展。连南县寨岗镇社墩村、山心村、安田村、大麦山镇黄莲村、三江镇大龙村、大坪镇军寮村共6个村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专业村。据统计,两年来连南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共带动农户694人,其中带动贫困户513人,参与项目农民同比未参与增收10%。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严格按照省产业园办要求推进连南茶药菌产业园建设。同时鼓励当地企业申请续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做好“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大对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奖励力度。

(二)发挥生态资源禀赋,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连南稻鱼茶产业园植入瑶族文化元素和稻田养鱼等农耕文化,打造“农旅双链”亮点模式,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成为清远市对外宣传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其中连南稻田鱼成为全国十大休闲渔业节庆,每年吸引超过100万人到现场参加稻田抓鱼、现场烤鱼、瑶族文化等休闲旅游活动。二是推动连南“两园”项目建设。着力将“两园”打造成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打卡点,成为展示连南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历史的国家级实物名片,也是连南对外的生态客厅、文化客厅。目前,广东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示范园,作为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首期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464亿元,已成功争取省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专项资金5700万元,用于科普宣教馆主体工程基础设施和室内布展,现已建设完成竣工。目前正在开展封山育林、科普宣教中心、门楼及停车场、园区防火道、步道、绿道改造提升、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引鸟工程、“1314”廊桥建设等项目。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已成功申请中央林业资金980万,省级湿地修复资金500万,主要在公园内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现已完成湿地公园动植物监测、湿地恢复项目、湿地科普宣教中心以及湿地标识标牌系统等项目建设。下一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会同有关单位积极支持连南县政府引进大型文旅企业投资开发,以“两园”为基础,进一步开发集森林康养、生态观光游览、体育运动参与、自然教育研学基地和地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生态示范园。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对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村落逐步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对村落中濒危的古建筑、传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对村落环境进行整治,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利用传统古建筑,推动连南县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


清远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6月27日   

(联系人:盘昌杰,联系电话:3867365)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