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2014年清远批零住餐业发展现状,指出全市批零住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批零住餐 现状 调研
为促进我市批零住餐业的发展,根据市领导要求,我们对全市批零住餐业进行了调研分析,调研情况如下:
一、2014年批零住餐业情况
(一)2014年清远市批零住餐业统计数据基本情况
2014年商品销售额实现790.2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2013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207.8亿元,同比增长7.7%;零售业515.1亿元,同比增长12.9%;住宿业17.4亿元,同比增长2.9%;餐饮业50.0亿元,同比增长10.2%。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销售额209.5亿元,同比增长7.7%,占总计26.5%。销售额全年走势呈逐步回升态势,详见下图: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0.3亿元,同比增长11.5%,位列全省第11位,在粤北山区5市中排第3位,增速比2013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78.4亿元,同比增长17.6%;零售业447.4亿元,同比增长11.0%;住宿业5.5亿元,同比增长0.1%;餐饮业39.0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乡村,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2.3亿元,同比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10.5%,城镇比乡村高1.2个百分点,批零住餐业完成情况详见下表:
2014年清远市销售额、零售额情况表 计量单位:亿元、% |
||||||
指标名称 |
销售额 |
2014年同比增速 |
2013年同比增速 |
零售额 |
2014年同比增速 |
2013年同比增速 |
批发业 |
207.8 |
7.7 |
3.7 |
78.4 |
17.6 |
15.7 |
零售业 |
515.1 |
12.9 |
11.0 |
447.4 |
11.0 |
10.5 |
住宿业 |
17.4 |
2.9 |
0.3 |
5.5 |
0.1 |
-11.2 |
餐饮业 |
50.0 |
10.2 |
7.7 |
39.0 |
7.3 |
6.2 |
合计 |
790.3 |
11.1 |
8.4 |
570.3 |
11.5 |
10.7 |
(二)批零住餐业2014年运行特点:
1、批零业是拉动全市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动力。销售总额中批发业占全市26%、零售业占65%,两大行业占全市91%,住宿业和餐饮业只占总计2% 和7%。批发业对全市销售额增长贡献2.1个百分点,零售业贡献8.3个百分点,住宿业贡献0.1个百分点,餐饮业贡献0.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两大行业增长速度分别比2013年高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销售总额增长的主要支柱。
2、支柱商品集中在三大类。在批零业中三大类商品是拉动全市销售额增长的主要骨干力量,一直以来我市限上销售以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烟草类和汽车类三大类为主。2014年,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销售额73.7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减少1.7个百分点,占批零业限上销售总额的37.5%;粮油、食品、饮料、烟草类实现销售额46.4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占限上销售总额23.6%,汽车类实现销售额34亿元,同比增长20.4%,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占限上销售总额17.3%。以上三大类商品销售额共154.1亿元,占限上销售总额78.4%,2014年由于汽车、粮油食品烟草类销售额有较大增幅,全市贡献明显增大,三大类商品拉动全市限上销售总额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2013年拉动2.3个百分点)。批零、住餐业比重见下图。
3、住餐业发展缓慢,限上单位呈现负增长。全年住餐业营业额完成67.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住宿业营业额17.4亿元,同比增2.9%,限上单位营业额7.4亿元,同比下降9.2%,占全部营业额的42.3%,限下单位营业额占57.7%,由于限上单位营业额大面积下降拉低了全市住宿业增长速度。全市52个限上住宿业单位,营业额同比下降的有33个,占63.5%,下降营业额达1.1亿元,降幅超过20%的有15个,如清新温泉旅游度假村、清远市好来登酒店、华冠大酒店、清远碧桂园假日半岛酒店、广东森波拉度假山庄等5家比较大型的酒店全年营业额下降幅度超过20%,拉低全市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2014年餐饮业营业额完成50亿元,同比增10.2%,限上单位营业额5.5亿元(占餐饮业11%),同比下降5.5%,主要是受限上大个体下降影响,限上32个大个体,68.8%的大个体同比下降,拖累了餐饮业营业额增速。
4、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我市商贸流通以南部中心区域为主,特别是市辖区作为全市商业文化活动中心,商贸流通、市场消费能力相对比其他地区较强,2014年市辖区实现销售额422.3亿元,占全市销售总额54.8%,同比增长10.7%,拉动全市销售总额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北部地区由于限上单位少,销售额限上占总计不到10个百分点,特别是阳山限上销售额只占3.8%,连山、连州只占4.1%,南北部地区人均销售差异较大。清城区由于有中石油、中石化、烟草、盐业等批发行业总部效应带动,人均销售最高,剔除清城区,中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对比,最高的英德市与最低的连山县人均销售相差1542.4元/人。各地销售总额增长速度和限上限下与人均销售情况详见下表。
2014年清远市各县(市、区)商品销售总额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地 区 |
销售额 |
同比增长(%) |
占比重% |
|
本 年 |
上年同期 |
|||
全 市 |
7902988.1 |
7114903.7 |
11.1 |
100 |
市辖区 |
4332322.6 |
3913702.5 |
10.7 |
54.8 |
高新区 |
164307.4 |
149262 |
10.1 |
2.1 |
清城区 |
3309067.8 |
3020129.7 |
9.6 |
41.9 |
清新区 |
858947.4 |
744310.8 |
15.4 |
10.9 |
英德市 |
1568756.1 |
1406858.5 |
11.5 |
19.8 |
佛冈县 |
505255 |
464966.1 |
8.7 |
6.4 |
连山县 |
74371 |
67439.5 |
10.3 |
0.9 |
连南县 |
84400.1 |
69714.7 |
21.1 |
1.1 |
连州市 |
708273.9 |
620530.3 |
14.1 |
9.0 |
阳山县 |
629609.4 |
571692.1 |
10.1 |
7.9 |
2014年清远市各县(市、区)商品销售额限上限下情况表
单位:万元、元/人 |
||||
地 区 |
限上总量 |
限下总量 |
比 例 % |
人均限上销售额 |
全 市 |
2094948 |
5807440 |
26.5:73.5 |
5485.4 |
市辖区 |
1795489 |
2536834 |
41.4:58.6 |
11511.0 |
高新区 |
7987.8 |
156319.6 |
4.9:95.1 |
1147.7 |
清城区 |
1683670 |
1625398 |
50.9:49.1 |
21908.5 |
清新区 |
103831 |
755116.4 |
12.1:87.9 |
1438.7 |
英德市 |
181505.9 |
1387250 |
11.6:88.4 |
1865.6 |
佛冈县 |
53616.5 |
451638.5 |
10.6:89.4 |
1714.1 |
连山县 |
3018.5 |
71352.5 |
4.1:95.9 |
323.2 |
连南县 |
8391.7 |
76008.4 |
9.9:90.1 |
629.5 |
连州市 |
28987.6 |
679286.3 |
4.1:95.9 |
763.6 |
阳山县 |
23939 |
605670.4 |
3.8:96.2 |
651.8 |
(三)粤北山区五市2014年统计数据对比情况
与粤北山区韶关、梅州、河源、云浮对比,我市销售额总量排第三、人均销售排第二、但增长速度排最后。 2014年粤北山区市中销售额总量最大的是韶关904亿元,其次是梅州835.4亿元,清远排第三位790.2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云浮市同比增15.6%,其次是韶关市15.4%,增速最低的是清远市11.1%,与增速最高的云浮市相差4.5个百分点。从零售额同比增长速度来看,清远增速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他各市零售额增幅均比2013年收窄。从人均销售额情况来看,人均销售额最高的是韶关31077.9元/人,其次是清远20690.7元/人,最低是河源12849.3元/人。人均零售额韶关也是排第一位17969元/人,清远排名第二14932.8元/人,河源排最后8651.1元/人。粤北山区五市销售额、零售人均情况详见下表。
2014年1-12月粤北山区五市人均情况对比
计量单位:亿元、万人、元/人 |
|||||
指标名称 |
清远市 |
韶关市 |
梅州市 |
河源市 |
云浮市 |
销售额总量 |
790.2 |
904.0 |
835.4 |
393.6 |
440.0 |
同比增速 |
11.1 |
15.4 |
11.6 |
11.5 |
15.6 |
零售额总量 |
570.3 |
522.7 |
500.0 |
265.0 |
228.5 |
同比增速% |
11.5 |
11.0 |
11.1 |
11.8 |
12.0 |
常住人口数 |
381.91 |
290.89 |
432.33 |
306.32 |
244.46 |
人均销售额 |
20690.7 |
31077.0 |
19323.2 |
12849.3 |
17998.9 |
人均零售额 |
14932.8 |
17969.0 |
11565.2 |
8651.1 |
9347.1 |
为寻找差距原因,剖析问题根源,我们将从2014年1-10月粤北山区五市各类资料为依据,从各行业、各类值商品、限上、限下比重等与清远对比。
1、从批发业情况来看:
批发业销售额总量我市排行第三,增长速度排最后。1-10月累计批发业销售额总量最大的是韶关市250.1亿元,其次是梅州市219.4亿元,清远市排名第三169.1亿元,最后是云浮和河源,分别是157.7亿元、84.6亿元,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云浮,同比增长23.8%,其次是韶关增15.8%、梅州增8.2%、清远增6.8%。粤北山区五市批发业销售额占比情况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份粤北山区五市批发业情况对比
计量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
销售额 |
其中:限额以上法人 |
限 上 占总计比重 |
限上法人单位(个) |
||
总 量 |
同比增速 |
总 量 |
同比增速 |
|||
清远市 |
1691033 |
6.8 |
1118116 |
5.2 |
66.1 |
44 |
韶关市 |
2501032 |
15.8 |
1845181 |
17.8 |
73.8 |
130 |
梅州市 |
2194304 |
11.6 |
985678 |
13.6 |
44.9 |
51 |
河源市 |
846128 |
8.2 |
388052 |
6.2 |
45.9 |
20 |
云浮市 |
1576650 |
23.8 |
1508430 |
24.8 |
95.7 |
40 |
批发业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类。在统计的25大类商品中清远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类:石油及制品类占限上批发业的47.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占31.6%,中西药类占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占4.8%。韶关主要分布在金属材料类占31.4%、石油及制品类占28.4%、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占23.2%、中西药类占4.3%。云浮主要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占75.2%、种子饲料类占1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占3.4%。河源市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占78.3%、中西药类占7.3%、金属材料类占5.1%、其他类占4.6%。梅州市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占49.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占22.1%、煤炭及制品类占10.5%,中西药类占5.1%。我市批发业需加大力度发展多种类别的企业,改善目前类别单一现状,如韶关市的金属材料类行业,梅州市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行业。1-10月粤北山区市商品分类限上批发业结构对比详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粤北山区市按商品类值分限上批发业结构对比
计量单位:%
指标名称 |
清远 |
韶关 |
云 浮 |
河 源 |
梅 州 |
批发业 |
批发业 |
批发业 |
批发业 |
批发业 |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
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
31.6 |
23.2 |
75.2 |
78.3 |
49.4 |
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0.7 |
0.0 |
0.0 |
0.0 |
0.8 |
5.日用品类 |
0.3 |
0.4 |
3.2 |
0.0 |
1.1 |
6.五金、电料类 |
0.4 |
0.1 |
0.0 |
0.0 |
0.0 |
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0.2 |
0.4 |
0.0 |
0.0 |
1.6 |
11.中西药品类 |
5.0 |
4.3 |
0.9 |
7.3 |
5.1 |
14.通讯器材类 |
0.0 |
0.0 |
0.0 |
0.9 |
1.1 |
15.煤炭及制品类 |
0.0 |
3.3 |
2.9 |
0.9 |
10.5 |
16.木材及制品类 |
0.0 |
0.9 |
0.0 |
0.0 |
0.0 |
17.石油及制品类 |
47.9 |
28.4 |
0.8 |
0.4 |
0.0 |
18.化工材料及制品类 |
3.2 |
2.0 |
0.8 |
2.4 |
1.2 |
19.金属材料类 |
2.0 |
31.4 |
1.9 |
5.1 |
4.8 |
2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4.8 |
1.1 |
3.4 |
0.0 |
22.1 |
2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0.8 |
0.1 |
0.0 |
0.0 |
0.5 |
22.汽车类 |
0.6 |
0.0 |
0.0 |
0.0 |
0.0 |
23.种子饲料类 |
0.0 |
0.0 |
10.0 |
0.0 |
0.0 |
25.其他类 |
2.5 |
4.3 |
0.0 |
4.6 |
1.7 |
批发业我市增速低于其他山区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限上法人单位增长慢,限上法人批发业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云浮、韶关、梅州、河源限上法人批发业销售额分别增长达到24.8%、17.8%、13.6%、6.2%,比我市高出19.6、12.6、8.4、1.0个百分点;二是我市批发业过于依赖石油及制品类,2014年石油制品连续10次价格下调,严重制约我市批发业增速,是影响我市增速低于其他山区市的主要原因。教唆
2、从零售业来看
零售业销售额总量排第一、增速排第四。1-10月累计,清远零售业销售额实现422.8亿元,同比增长11.1%,在粤北山区五市中总量排名第一,增速排名第四,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实现销售额49.3亿元,同比增长20.3%,限额以上大个体0.5亿元,同比下降2.3%。详细情况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粤北山区市零售业销售额情况对比
计量单位:万元、% |
||||||
指标名称 |
销售额 |
限额以上法人 |
限额以上个体 |
|||
总 量 |
同比增速 |
总 量 |
同比增速 |
总 量 |
同比增速 |
|
清远市 |
4227615 |
11.1 |
492846 |
20.3 |
5209 |
-2.3 |
韶关市 |
4091184 |
12.3 |
451840 |
19.3 |
7602 |
12.7 |
梅州市 |
4190036 |
11.0 |
828991 |
15.0 |
38360 |
17.6 |
河源市 |
2173281 |
11.7 |
697245 |
14.9 |
19667 |
34.0 |
云浮市 |
1821788 |
12.1 |
563871 |
16.0 |
74954 |
16.6 |
零售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石油及制品、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和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没有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从行业结构分析,各山区市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均有限上单位,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我市限上一个都没有,这反映出我市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市场,培育、挖掘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限上企业。
2014年前10月粤北山区五市按商品类值分限上零售业结构对比
计量单位:%
指标名称 |
清远 |
韶关 |
云浮 |
河源 |
梅州 |
零售业 |
零售业 |
零售业 |
零售业 |
零售业 |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占限上比例 |
|
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
7.3 |
20.8 |
9.1 |
2.7 |
8.2 |
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2 |
4.9 |
0.1 |
1.2 |
1.8 |
3.化妆品类 |
0.7 |
0.7 |
0.2 |
0.3 |
0.4 |
4.金银珠宝类 |
0.5 |
0.5 |
1.4 |
1.4 |
0 |
5.日用品类 |
2.2 |
4 |
3.4 |
1.1 |
1.8 |
6.五金、电料类 |
0.6 |
0.4 |
0 |
0.5 |
0 |
7.体育、娱乐用品类 |
0.2 |
0.5 |
0 |
0 |
0 |
8.书报杂志类 |
0 |
0.8 |
0 |
0 |
0.2 |
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0.3 |
12.6 |
4.8 |
6.2 |
3.1 |
11.中西药品类 |
4.1 |
5.6 |
2.7 |
3.2 |
3.2 |
12.文化办公用品类 |
0.2 |
6.4 |
0.5 |
0.9 |
1.9 |
13.家具类 |
0.4 |
0.4 |
0 |
0.1 |
0.1 |
14.通讯器材类 |
0.5 |
1.3 |
0 |
0.7 |
0 |
15.煤炭及制品类 |
0 |
0.3 |
0.4 |
0 |
0 |
17.石油及制品类 |
15.1 |
4.6 |
56.1 |
57.8 |
44.7 |
18.化工材料及制品类 |
0.2 |
0 |
0 |
0 |
0 |
2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0 |
0.2 |
1.6 |
1.8 |
4.6 |
2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
0.4 |
0.1 |
3.7 |
0.6 |
1.1 |
22.汽车类 |
52 |
34.7 |
14.1 |
21.2 |
28.6 |
25.其他类 |
3.3 |
1.1 |
1.9 |
0.2 |
0.2 |
零售业中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速最高,但由于限上销售额占比低,而且限上大个体单位负增长,拖累零售业快速增长。清远限上只占11.8%,略高于韶关占0.6个点,比云浮、河源、梅州分别低23.3、21.2、8.9个百分点,由于限下占88.2%,限下速度规定不能高于10%,所以占11.8%的限上单位难以拉动整个零售业总量高速增长。限上大个体下降2.3%,是粤北山区中唯一下降的市,拖累零售业增长。粤北山区限上零售业占比情况详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粤北山区市零售业销售额限上限下比例 计量单位:万元、% |
||||
指标名称 |
限额以上总量 |
限上占比 |
限额以下总量 |
限下占比 |
清远市 |
498055 |
11.8 |
3729560 |
88.2 |
韶关市 |
459442 |
11.2 |
3631742 |
88.8 |
梅州市 |
867351 |
20.7 |
3322685 |
79.3 |
河源市 |
716912 |
33.0 |
1456369 |
67.0 |
云浮市 |
638825 |
35.1 |
1182963 |
64.9 |
3、从住宿业来看
销售额总量第一,增速排最后,远远低于其他山区市,限上法人单位负增长是拖累住宿业增长慢的主要原因。1-10月份我市住宿业销售额实现12.9亿元,同比下降0.7%,在粤北山区五市中总量排名第一,但增速排名最后,比增速最高的梅州市相差13.3个百分点,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市。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实现销售额5.7亿元,同比下降11.7%,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占住宿业总量的45.7%,由于限上法人单位大幅下降,而限下销售额增长速度也不能超过10%,所以限上法人拖累全市住宿业销售额同比下降。住宿业销售额1-10月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粤北山区五市住宿业销售额情况对比
计量单位:万元、%、个 |
||||||||||||
指标 名称 |
销售额 |
限上 总量 |
限上占比 |
限下总量 |
限下占比 |
限额以上法人 |
限额以上个体 |
|||||
|
总量 |
增速 |
个数 |
总量 |
增速 |
个数 |
总量 |
增速 |
||||
清远市 |
129206 |
-0.7 |
59085 |
45.7 |
70121 |
54.3 |
48 |
57419 |
-11.7 |
4 |
1667 |
19.9 |
韶关市 |
105144 |
11.8 |
61241 |
58.2 |
43903 |
41.8 |
65 |
60788 |
12.9 |
1 |
453 |
42.3 |
梅州市 |
116098 |
12.6 |
53611 |
46.2 |
62487 |
53.8 |
31 |
43611 |
15.7 |
12 |
10000 |
16.0 |
河源市 |
96646 |
6.7 |
40795 |
42.2 |
55851 |
57.8 |
36 |
38883 |
1.3 |
6 |
1913 |
39.1 |
云浮市 |
50000 |
11.7 |
31221 |
62.4 |
18779 |
37.6 |
21 |
20243 |
10.0 |
34 |
10978 |
18.4 |
|
|
|
|
|
|
|
|
|
|
|
|
|
4、从餐饮业来看
餐饮业销售额总量排第二,增速排第五。限上法人增速低,限上大个体负增长是拖累餐饮业增速的主要原因。1-10月清远市餐饮业销售额实现40.8亿元,同比增长8.2%,在粤北山区五市中总量排名第二,增速排名第五,限上单位销售额占总的11.2%,其中限额以上法人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3.7%,限额以上大个体销售额0.2亿元,同比下降15.5%,是唯一一个大个体增速下降的市,由于大个体同比大幅下降,拖慢全市餐饮业增速。1-10月餐饮业销售额对比情况详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粤北山区五市餐饮业销售额情况对比
计量单位:万元、%、个 |
||||||||||||
指标 名称 |
销售额 |
限上 总量 |
限上占比 |
限 下总 量 |
比限下占 |
限额以上法人 |
限额以上个体 |
|||||
总量 |
增速 |
个数 |
总量 |
增速 |
个数 |
总量 |
增速 |
|||||
清远市 |
407575 |
8.2 |
45458 |
11.2 |
362117 |
88.8 |
22 |
28628 |
3.7 |
54 |
16830 |
-15.5 |
韶关市 |
483741 |
10.4 |
66912 |
13.8 |
416829 |
86.2 |
125 |
60299 |
13.9 |
16 |
6613 |
7.5 |
梅州市 |
280044 |
10.0 |
36795 |
13.1 |
243249 |
86.9 |
16 |
17242 |
6.3 |
43 |
19553 |
13.5 |
河源市 |
134878 |
9.6 |
32750 |
24.3 |
102129 |
75.7 |
23 |
23560 |
5.1 |
28 |
9190 |
17.0 |
云浮市 |
185816 |
12.1 |
57119 |
30.7 |
128698 |
69.3 |
19 |
14934 |
14.7 |
118 |
42185 |
18.1 |
5、从贡献率来看
我市批发业和住宿业对全社会的贡献率与拉动率都是最低的,并且远低于粤北山区五市平均水平,这是导致我市销售额增速排名最后的主要原因。1-10月,我市批发业对销售总额增长拉动率1.8个百分点,与最高的云浮相差7.9个点,比粤北山区平均水平还低2.8个百分点。住宿业拉动率为0,其他各山区市均为0.2个百分点。粤北山区五市四大行业贡献率与拉动率对比详见下表。
2014年前10月份粤北山区五市四大行业贡献率与拉动率对比表 单位:% |
||||||||||||
行业 分类 |
清远市 |
韶关市 |
梅州市 |
河源市 |
云浮市 |
五市平均水平 |
||||||
贡献率 |
拉动率 |
贡献率 |
拉动率 |
贡献率 |
拉动率 |
贡献率 |
拉动率 |
贡献率 |
拉动率 |
贡献率 |
拉动率 |
|
批发业 |
19.2 |
1.8 |
40.3 |
5.4 |
33.5 |
3.7 |
20.7 |
2.2 |
57.7 |
9.7 |
34.3 |
4.6 |
零售业 |
75.4 |
7.2 |
53.0 |
7.1 |
60.9 |
6.8 |
73.5 |
7.7 |
37.5 |
6.3 |
60.1 |
7.0 |
住宿业 |
-0.2 |
0.0 |
1.3 |
0.2 |
1.9 |
0.2 |
2.0 |
0.2 |
1.0 |
0.2 |
1.2 |
0.1 |
餐饮业 |
5.5 |
0.5 |
5.4 |
0.7 |
3.7 |
0.4 |
3.8 |
0.4 |
3.8 |
0.6 |
4.5 |
0.5 |
二、存在问题
(一)批零住餐业发展重视不够,发展速度较慢。由于批零住餐业对GDP增长拉动作用较小,对经济发展难以短期见效等原因,各县(市、区)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商业”的情况,对促进批零住餐业发展不够重视,规划欠缺,措施不足,导致批零住餐业发展缓慢。
(二)限额以上企业偏少,限上商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比例偏低。清远限上销售额占比26.7%,远远低于邻近山区市,比韶关、河源都低出7.9个百分点。2014年纳入限上统计只有303个单位,同比减少13个。2013年经普核查批零住餐业达到限上标准的有90家,2014年底下转限上的只有59家,一些县(市、区)当年退出一些不达标单位,没有及时补充新单位纳入限上统计,新开业单位也没有做好培育,造成增长来源少、增长乏力。
(三)支柱行业过于集中、结构单一,易受个别行业大幅度起伏影响。我市批发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及制品类和粮油食品饮料烟草类,分别占47.9%、31.6%。零售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家用电器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分别占52%、15.1%、10.3%、7.3%。2014年受石油、烟酒价格下降影响,销售增长放缓。
(四)缺乏清远本地的批零住餐龙头企业,外地产业活动单位占据销售市场,造成数据缺失。由于缺乏清远本地的批零住餐龙头企业,外市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冲占本地市场,未在清远注册为法人单位,造成数据缺失。根据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在我市的外市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如华润万家、7天连锁店、屈臣氏、麦当劳、肯德基等发生的销售额,每月由总部反馈数据,但增长速度与总部同步,掩盖了本地销售实际情况。2014年外市的产业单位法人总部每月反馈数据同比都出现下降,也是拉低我市销售额增速的原因之一。
(五)缺乏对批零住餐企业的有效监管机制,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难以核实和保证。各县(市、区)由于缺乏行政手段,对批零住餐企业没有任何措施,据调查,各县(市、区)对于批零住餐企业进行监管的只有加油站,其他管理有所缺失,没有形成有效管理机制,而我市批零住餐企业绝大部分都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单位,存在怕麻烦、怕露富、怕增加税收等顾虑,上报营业额数据非常敏感,上报数据准确性难以核实和保证。据了解长途汽车驾照考试在连南、阳山考试,每天有1000个左右的学员到连南与阳山签证过夜,但考试学员吃住被分配到限额以下几家不同住餐企业及个体,也影响了我市住餐业限上比重。另外旅游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数安排游客到限额以下单位或连锁酒店消费,该部分数据也难以纳入统计。
三、建议与意见
(一)大力发展批零住餐业。高度重视批零住餐业发展,将发展批零住餐业列入经济发展战略中,做好近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发展的优惠办法,实施有效的工作措施,制定考核方案,督促各县(市、区)抓好落实,注重发展多类别的批零业,不断满足企业生产、群众生活需求的同时,改善批零业类别单一的结构问题。
(二)建立促进批零住餐业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安排好职责分工,实现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由商务局牵头,联合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安监局、消防局、国税、地税、财政、旅游、统计等职能部门,定期研究促进商贸住餐业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定期到限上单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向市政府汇报批零住餐业发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形成对比批零住餐业的监管机制,促进批零住餐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注重新增企业的培育和做好“两转”工作。新增限上企业是拉动批零住餐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求各县(市、区)每年都有计划的培育一批新开业限额以上单位,或限下转限上的新企业,明确任务,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市政府县(市、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定期通报各县(市、区)。
(四)引导和支持限额以下批零企业向限上单位发展或进行整合。根据目前统计制度规定,批零住餐业由限上和限下两部分构成,限下增长速度有国家规定不能超过10%,限上增速高低是造成地区增速不同的唯一原因,而限上单位多少直接影响限上增速。建议市财政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政府定点采购应选择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政府各部门会议、接待酒店应定点在限上住餐单位;公安、交警部门要采取措施,将长途车驾照考试人员的食宿安排到限上在统单位;旅游局牵头跟踪各大旅游公司定点接待酒店选在在统限上单位,以保障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不漏统,提高限上单位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
(五)逐步发展总部经济。近期可从各县(市、区)本地龙头生产企业为主,水泥、陶瓷等大宗商品企业成立相应销售公司,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做大销售市场;以各县(市、区)特色产品为主,成立批发销售总部,如清远鸡、乌棕鹅、英德红茶、英石、清远骆坑笋等,做旺特色产品市场的同时,也可以建立清远本地批零龙头企业。远期可吸引国际或国内知名上市销售企业将总部搬到清远。
(六)加强对商场及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商场建设力度,吸引上规模的知名度高,商品齐全的企业到清远,并在清远注册为法人企业,留住清远人在清远本地消费。加大对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集中同类产品在同一市场,做大做强专业市场,同时做到专业市场的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便于纳入限上企业统计。规范医药批发市场,规模较大的医院药品与医疗器材采购应在清远本地医药批发公司招投标订购,以保障我市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做大做强。
(七)加大旅游业发展。充分借助清远靠近广州、珠三角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重点发展两天及以上旅游项目或线路,加快长隆项目的建设步伐,留住外地游客在清远住宿、消费,以带动清远批零住餐业的发展。
(八)建立批零住餐业发展考核制度。对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考核是指挥棒,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改变被动动局面,考核必不可少,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并抓好落实是促进批零住餐业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
附:指标解释
附件:指标解释
批零住餐业 是指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
批发业 指向其他批发或零售单位(含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批量销售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包括拥有货物所有权,并以本单位(公司)的名义进行交易活动,也包括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收取佣金的商品代理、商品代售活动;本类还包括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中固定摊位的批发活动,以及以销售为目的的收购活动。
零售业 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以互联网、邮政、电话、售货机等方式的销售活动,还包括在同一地点,后面加工生产,前面销售的店铺(如面包房);谷物、种子、饲料、牲畜、矿产品、生产用原料、化工原料、农用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乘用车、计算机及通信设备除外)等生产资料的销售不作为零售活动;多数零售商对其销售的货物拥有所有权,但有些则是充当委托人的代理人,进行委托销售或以收取佣金的方式进行销售。
住宿业 指为旅行者提供短期留宿场所的活动,有些单位只提供住宿,也有些单位提供住宿、饮食、商务、娱乐一体的服务,本类不包括主要按月或按年长期出租房屋住所的活动。
餐饮业 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
商品销售额 指对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金额(包括售给本单位消费用的商品,含增值税),在批发和零售业中,本指标反映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总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零售商品不包括:(1)售给城乡居民已确知是用于生产、经营的商品;(2)售给各类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资料类商品,如农机、农药化肥、农膜、种子饲料等商品;(3)售给企业单位生产用具及生产上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是指:
(1)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2)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3)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下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指:
(1)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2)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3)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以下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限额以下销售额 是运用抽样调查方法获取推估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下部分的基础数据,从2013年开始,国家规定直接按照去年基数*10%计算限额以下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