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 按照国家标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的定义,青少年是指年龄范围为6-35周岁的人。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儿童(0-18岁)社会工作有服务人群交叉。 总体来说,青少年期是由未成年人转向成年人的阶段,是一个蜕变、转折和转型期,是自我辨识和认定的重要时期。社会工作者要聚焦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在青少年自我认同、思想引导、习惯养成、职业指导、婚恋服务、社交指导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 在我国,近年来共青团系统积极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人群从早期的重点青少年(如失管、失学、失业的城市流动青少年、社区矫正青少年、刑释青少年、吸毒青少年等)扩展到一般青少年。服务内容由原来以社区“三失”青少年的就学就业服务为主,到对重点青少年的正面联系、临界预防、行为矫治、社会关护、危机干预、社会融入等服务,再到一般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服务,以及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区域化团建等基层共青团工作。 插画:张泽峰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