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钢潮带队到龙塘镇实地调研电子拆解行业存在的污染问题,为即将开展的环保专题询问做准备。
当天,陈钢潮一行走访了龙塘镇泗合村、民平村、长冲村等地,听取了龙塘镇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与市、区人大代表及企业、群众代表座谈,倾听他们就环保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助力龙塘破解污染难题。
就电子拆解行业存在的污染问题,龙塘镇已进行多次专项整治,目前已基本杜绝焚烧工业垃圾(电线)、酸洗有色金属,冶炼金属等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9月30日前,龙塘镇将督促无牌无证的家庭作坊式拆解场入园经营。
溯源:废旧物资回收存在污染环境隐患
龙塘镇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该行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该镇定安、办冲、民平、长冲、沙溪、泗合、云路等村委会辖区内,大部分经营模式以零散家庭作坊为主,包括有从事电子废弃物拆解、废旧电线(缆)及电机拆解、工业垃圾分拣以及酸洗、炖铝(铝灰)、沙机摇床、废旧塑料加工等厂(场)。
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废旧物资加工行业缺乏集约规模,过于分散,发展水平档次较低,经营状况落后,加上广大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利益的驱使下,非法焚烧、弃置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有16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环保定点厂,各类大、小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厂(场)、作坊约1000多间,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湖南、河南、四川、江西等地的外来人口,由于大部分厂(场)、作坊生产经营方式是以简单人工拆解或物理拆解机器进行分解回收,生产技术落后,存在污染环境隐患。
现状:专项整治杜绝焚烧工业垃圾
就废旧物资回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龙塘镇政府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该镇对露天非法焚烧工业垃圾(电线)、酸洗有色金属等行为进行严惩重罚,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严整治。
据统计,2000年至今,龙塘镇共投入近3000万元,组织开展大小专项整治行动共计200多次,累计拆除违法污染厂(场)近2000间,其他污染厂(场)900多间,依法关闭、取缔或引导入园经营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塑料加工场(厂)近800间。
目前,龙塘镇已基本杜绝焚烧工业垃圾(电线)、酸洗有色金属,冶炼金属等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龙塘镇对于无牌无证的家庭作坊式拆解场,符合入园经营要求的,督促入园规范经营,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实施关闭、取缔。与此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科学整治,修复受污染土壤。
建议:加大政策和专项整治资金的支持和帮扶力度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整治,但龙塘镇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历史遗留问题仍较多且棘手。据龙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历史堆积废弃物量大,处理耗资巨大。加上全镇废旧五金拆解行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南、河南、四川、江西等地,废旧五金产业搬迁转移带来的社会维稳压力较大。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仍显薄弱。
针对存在问题,龙塘镇政府将继续下功夫做好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强化巡查监管等工作,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焚烧、倾倒固体废弃物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希望省、市政府能加大政策和专项整治资金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促使龙塘重金属土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整治清理工作全面开展。“建议上级环保部门加强对现时有牌有证的定点拆解厂、塑料厂执法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如改造后还不达标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钢潮: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搞好环保
就企业反映的“环保设备投入大,煤转气成本高,面对高额的环保投入,企业难以承受”的情况,陈钢潮表示,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发展,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细,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搞好环保。“企业面对环保投入,开始会有困难,过了阵痛期必有重大发展,最后达到双赢。”
市人大代表蔡得春:参考佛山等地设立环保公安分局
“由于电镀厂、冶炼厂等工厂进行不规范的排污行为,导致废水流入农田,种出的农作物无法食用,而近年推行的煤转气设备效益与成本差得远,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对此,蔡得春建议,政府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尽快推进废旧五金拆解行业入园工作,同时,参考佛山等地设立环保公安分局,加大整治力度。
区人大代表郭海添:希望政府尽快建成污水排放处理厂
“企业在夜晚或者周六日偷排工业污水入河,不但造成水质污染,还会导致农田土壤黑化。”郭海添表示,希望政府尽快建成污水排放处理厂,让工业污水排入污水管,规范排污行为。
群众代表陈汉文:有货场将工业垃圾偷倒到生活垃圾回收点
陈汉文表示,现在每个村都有定点回收生活垃圾,但时常会发现周边的货场把工业垃圾偷倒到生活垃圾回收点,导致清洁公司极难清运,希望政府能想办法解决。
当天,陈钢潮一行走访了龙塘镇泗合村、民平村、长冲村等地,听取了龙塘镇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与市、区人大代表及企业、群众代表座谈,倾听他们就环保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助力龙塘破解污染难题。
就电子拆解行业存在的污染问题,龙塘镇已进行多次专项整治,目前已基本杜绝焚烧工业垃圾(电线)、酸洗有色金属,冶炼金属等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9月30日前,龙塘镇将督促无牌无证的家庭作坊式拆解场入园经营。
溯源:废旧物资回收存在污染环境隐患
龙塘镇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该行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该镇定安、办冲、民平、长冲、沙溪、泗合、云路等村委会辖区内,大部分经营模式以零散家庭作坊为主,包括有从事电子废弃物拆解、废旧电线(缆)及电机拆解、工业垃圾分拣以及酸洗、炖铝(铝灰)、沙机摇床、废旧塑料加工等厂(场)。
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管理,废旧物资加工行业缺乏集约规模,过于分散,发展水平档次较低,经营状况落后,加上广大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利益的驱使下,非法焚烧、弃置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有16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环保定点厂,各类大、小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厂(场)、作坊约1000多间,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湖南、河南、四川、江西等地的外来人口,由于大部分厂(场)、作坊生产经营方式是以简单人工拆解或物理拆解机器进行分解回收,生产技术落后,存在污染环境隐患。
现状:专项整治杜绝焚烧工业垃圾
就废旧物资回收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龙塘镇政府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该镇对露天非法焚烧工业垃圾(电线)、酸洗有色金属等行为进行严惩重罚,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严整治。
据统计,2000年至今,龙塘镇共投入近3000万元,组织开展大小专项整治行动共计200多次,累计拆除违法污染厂(场)近2000间,其他污染厂(场)900多间,依法关闭、取缔或引导入园经营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塑料加工场(厂)近800间。
目前,龙塘镇已基本杜绝焚烧工业垃圾(电线)、酸洗有色金属,冶炼金属等环境违法行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龙塘镇对于无牌无证的家庭作坊式拆解场,符合入园经营要求的,督促入园规范经营,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实施关闭、取缔。与此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科学整治,修复受污染土壤。
建议:加大政策和专项整治资金的支持和帮扶力度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整治,但龙塘镇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历史遗留问题仍较多且棘手。据龙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历史堆积废弃物量大,处理耗资巨大。加上全镇废旧五金拆解行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南、河南、四川、江西等地,废旧五金产业搬迁转移带来的社会维稳压力较大。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仍显薄弱。
针对存在问题,龙塘镇政府将继续下功夫做好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强化巡查监管等工作,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焚烧、倾倒固体废弃物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希望省、市政府能加大政策和专项整治资金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促使龙塘重金属土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整治清理工作全面开展。“建议上级环保部门加强对现时有牌有证的定点拆解厂、塑料厂执法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如改造后还不达标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钢潮: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搞好环保
就企业反映的“环保设备投入大,煤转气成本高,面对高额的环保投入,企业难以承受”的情况,陈钢潮表示,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发展,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细,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搞好环保。“企业面对环保投入,开始会有困难,过了阵痛期必有重大发展,最后达到双赢。”
市人大代表蔡得春:参考佛山等地设立环保公安分局
“由于电镀厂、冶炼厂等工厂进行不规范的排污行为,导致废水流入农田,种出的农作物无法食用,而近年推行的煤转气设备效益与成本差得远,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对此,蔡得春建议,政府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尽快推进废旧五金拆解行业入园工作,同时,参考佛山等地设立环保公安分局,加大整治力度。
区人大代表郭海添:希望政府尽快建成污水排放处理厂
“企业在夜晚或者周六日偷排工业污水入河,不但造成水质污染,还会导致农田土壤黑化。”郭海添表示,希望政府尽快建成污水排放处理厂,让工业污水排入污水管,规范排污行为。
群众代表陈汉文:有货场将工业垃圾偷倒到生活垃圾回收点
陈汉文表示,现在每个村都有定点回收生活垃圾,但时常会发现周边的货场把工业垃圾偷倒到生活垃圾回收点,导致清洁公司极难清运,希望政府能想办法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